第800章 仙女的手怎么能用來下廚呢
四爺冷笑一聲,“還敢說有良心,爺這幾日一直想著怎么替福晉出氣,福晉難道就一句謝謝?”
若音:“......”
“你不說話,爺便當你默認了。”
下一刻,他不給她回答的機會,就封上女人的唇......................................
不知過了多久,兩人相擁著躺在錦被上。
男人一手攬著女人,淡淡道:“今兒皇阿瑪說了,各地知州都在京城安頓好,后日就要去皇家農場了。”
“嗯。”若音困得不行,雖是聽見了,但回答的很敷衍。
瞧著她沒力氣的樣子,四爺倒也沒說了。
拍了拍她的肩膀,便沉沉睡去。
三日后,便是四爺要去皇家農場教學的日子。
為了表現出親民,不光是四爺要去,若音也要跟著去。
而且,除去還在禁足的李氏。
鈕鈷祿氏和年氏身為側福晉,也得一同前往。
因為必要的時候,不只是四爺要下地。
若音幾個,也得跟著下地。
畢竟,光是四爺一個人在那指點,顯得沒有信服力。
況且爺們都在忙活,女人還在岸上看著,在這男尊女卑的朝代會有人說閑話的。
這一日,若音化了個淡妝,打扮得體后,就和四爺乘坐一輛馬車,前往皇家農場。
年氏和鈕鈷祿氏的馬車,在她們后頭。
到了那兒,奴才把她們帶到了先農壇。
先農壇上掛著五色彩旗,底下坐著的,全是各地而來的知州,大概有數百人。
眾人見了四爺,便紛紛行禮:“爾等叩見雍親王。”
四爺往先農壇上一站,沉聲道:“免禮。”
然后,他朝身邊的奴才做了個手勢,周圍便響起了樂曲。
樂師們還不少,司鑼、司鼓、司版、司笛、司笙、司簫每樣六個,在農壇周圍排排坐,吹的是《三十六禾詞》。
這里的人十分信奉神,也很講究規矩。
不光是耕種、教學那么簡單。
于大家而言,還有一些必要的儀式。
聲樂一響起,四爺便燒香祭祀。
若音和鈕鈷祿氏、年氏,緊跟其后燒香,叩拜。
農業一直是國家的命脈,從戰國時期獎耕戰、抑商賈的政策開始形成。
再到秦漢時期重農抑商逐漸成為國策,農本商末的觀念在之后千余年的封建社會中一直占據著國家傳統經濟思想的主調。
所以,為了體現對農業的重視,基本每一屆皇帝都會御駕親耕。
尤其是大清入關以來,滿族原來一直是北邊的游牧民族。
漢人便說滿人靠打獵吃獸,是不開化之夷狄。
順治帝為了打破這個說法,讓人在京城的東北郊,劃出一塊地,剛好一畝三分。
每年到了種田的季節,他就扛著鋤頭、擔著水桶、下地種菜耕田。
讓天下百姓看看,滿洲人當皇帝和漢人一樣,都是提倡務農的。
于是,這個習俗便一代代傳了下來。
康熙年輕的時候,就算孝莊太皇太后生病。
到了日子,也要帶著皇后和妃嬪下地親耕。
并且,他還在西苑修建了豐澤園,每年都會在那里親自耕作。
收獲的糧食一部分用來祭祀,一部分用來恩賞。
他老人家種田,肯定跟老百姓種田不一樣,有很多人圍觀的。
最多的一次,據說有上萬人觀看。
不僅如此,康熙還培育出一種新的水稻品種,叫做御稻米,結束了北方不種水稻的歷史。
這相當于現代的袁隆平了。
若音在想,四爺說是說大清第一閑人,過著田園生活。
其實就是深知康熙喜歡什么,所以他才做這些,投其所好吧。
片刻后,等到祭拜好神,點好了香,就聽一個長者高聲念了句吉祥話。
“秬秠三種黎白黃。稷粟堅好碩且香。糜芑大穗盈尺長。五菽五豆充垅場。”
然后,四爺和幾個農學士,便依次給各地知州教學。
無非就是告訴他們種各種農產品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
還有,把他們最新研究的十余種肥料,分別講解給他們聽。
并且發放給他們,還要教他們怎么做這些肥料。
既然還沒到下地的時候,若音幾個干坐著也不是事兒。
便帶著奴才,去居所歇息了。
一路上,倒是瞧見了各種各樣的瓜果蔬菜,還有家禽。
居所是一處普通四合院,奴才把她們帶到四合院后,就道:“四福晉,這便是您和四爺,以及兩位側福晉的居所了。”
“啊?我們全都住在這個院子里嗎?”年氏問道。
“回年側福晉的話,因為這次情況特殊,農場地方有限,還有不少官員也要在這住下,便委屈幾位擠一擠了。”
“哦,好吧。”年氏掃了眼院子,自覺的往右邊廂房走去,“我就住這邊了。”
見狀,鈕鈷祿氏也識趣地道:“福晉,那我就去左邊廂房了。”
若音點了點頭,淡淡的“嗯”了一聲。
于是,便只剩下正房了。
若音便帶著如霞如霜,進了正房。
至于四爺,自然是夜里宿在誰那,就在哪歇息。
快到午時的時候,若音正為吃什么發愁時,就見如霞從外頭回來了。
“福晉,剛剛奴才問過了,這里沒有廚子會給咱們專門做飯,因為那些廚子都在先農壇那里搞大鍋飯。所以,您要是用膳的話,就得跟他們吃一樣的。”
聞言,若音倒是覺得情有可原。
畢竟人家農場是以種地、種瓜果蔬菜。
以及養家禽為主,不是什么大的園子。
客房都沒多少,更別提廚子了。
剛剛看了一下,那些官員好幾百人,起碼得好幾個廚子一起燒飯做菜。
想到這,若音問道:“那四爺呢?”
“主子爺自然也是跟那些官員,農學士一起吃大鍋飯。”如霞回。
也是,四爺向來不是個擺架子的人。
聽說他跟著康熙去征戰,路上都是吃干糧的。
“福晉,您要吃大鍋飯嗎,吃的話,奴才這就幫你提回來。剛才我見兩個側福晉身邊的奴才都去了,還說那些廚子第一天掌握不好量,去晚點就沒了。”如霞急急地道。
若音沉思片刻后,道:“這樣吧,大鍋飯我就不吃了,你去找這里的管事,花銀子幫我取些食材來,反正咱們院子里有廚房,我自己做。”
“您自己做?”如霞不可思議地問。
“對啊。”
如霞撓了撓頭,訕訕地道:“不如這樣吧,福晉,您要是不嫌棄奴才,奴才小時候在家干過農活,也會燒飯,一些家常小菜還是沒有問題的。”
聽到這話,若音笑了笑,道:“沒事兒,我就心血來潮,想自己做做飯,僅此而已。”
在府上的時候,都是牛廚子做。
除了康熙那次來,她親自下了廚,還有偶爾給孩子們做點吃的,一般情況她不進廚房的。
她也不是嫌棄大鍋飯,就是覺得反正閑著無聊,就做些吃的咯。
還能想吃什么,就做什么,多好啊。
“那好吧,您寫到紙上,奴才找管事的買。”如霞道。
緊接著,若音便把要的食材,寫給了如霞。
大約一炷香后,如霞就提著一籃子菜回來了。
若音要的不多,只是一天的菜量。
籃子里頭有肥瘦相間的五花肉、雞爪子、土豆、紅白蘿卜、辣椒、蔥姜蒜、以及一些佐料。
材料齊全了,如霞就開始幫她燒火。
如霜就幫忙洗菜,削土豆皮。
主仆搭配,事半功倍。
不一會兒,柴火就燒得旺旺的了。
若音先放油,大火燒熱鍋,等到鍋里冒煙后,下腌好的肉片翻炒到表皮焦香,把肉盛出。
再把青尖椒、紅椒、蔥姜蒜、煸炒到微微皺起,撒鹽和干豆鼓。
最后,再一起翻炒,倒一點點酒,就可以起鍋了。
接著,便是炒酸辣土豆絲了。
炒土豆若音放的小米椒,還有陳醋。
不多時,兩道菜都已經炒好。
如霞如霜已經從先農壇取了大鍋飯,她們是不吃的。
所以,就若音一個人吃,她便只炒了兩個菜。
然后,若音分了些菜給如霞如霜,就一個人在堂間用膳了。
就在她感嘆自個炒的菜就是好吃時,就見門口光線一暗。
四爺來了!
若音放下碗筷,上前朝四爺行禮。
“嗯。”男人掃了眼桌上的兩道菜。
難怪他一進院子,就聞到了菜香味。
“你底下奴才做的?”他問。
“沒,我自己做的。”若音給四爺倒了杯茶,兩人一同在飯桌上坐下。
頓時,四爺的臉就黑了下來,“你的奴才都是干什么用的?”
“哎呀,她們都在幫我洗菜燒柴火呀。”若音以為四爺會覺得這個不合規矩,便如實道:“而且,她們有主動幫我炒菜,可我的胃口比較刁,擔心她們做的不合我口味,我便自己做啦。”
四爺:“......”
見他不說話,若音小心翼翼地問:“爺,你不是應該在吃飯嗎,怎么就回來了,下午還要去嗎?”
四爺:“......”
這時,一旁的蘇培盛將一個精致的鐵食盒放到桌上。
“福晉,主子爺反正吃到一半呢,聽說您底下的奴才沒給您拿飯,就帶著奴才過來了。”
還不是主子爺心疼福晉,擔心她餓著肚子啊。
誰知道她自個做了一桌香噴噴的菜,吃的津津有味。
可這也不讓四爺省心呀,瞧著那雙纖纖玉手,仙女的手怎么能用來下廚呢!
聽說四爺特意來一趟,只為了給她送飯,若音的嘴角微微抽了抽。
“謝謝爺。”她討好地笑了笑,道:“可我自個也做了菜呢,爺要不要一起嘗嘗?”
“不用。”男人冷冷地道。
見狀,蘇培盛知道四爺是個口嫌體正直的。
便笑道:“福晉,主子爺吃一半就過來了,您還是替他盛些飯菜吧,您的廚藝好,味道肯定不錯的,奴才這就去外頭替你們候著。”
此話一出,四爺惡狠狠地瞪了蘇培盛一眼。
若音賢惠地替四爺盛了一碗飯,“爺,我沒想到你會來,只炒了兩個菜,你嘗嘗吧。”
男人沒說話,但行動很誠實,接過飯碗就吃起來了。
他是夾了酸辣土豆絲,酸辣可口,倒是很下飯。
后又夾了農家小炒肉,肉質很嫩,爆香麻辣,更加下飯。
于是乎,四爺除了把碗里的飯吃完。
還打開了帶回來的大鍋飯。
因為若音沒煮兩個人的飯呀。
不過,上面的菜被他嫌棄地夾出來了。
吃到最后,兩碟子菜全部一掃而光。
吃飽喝足,兩人一起睡了個午覺。
等到若音醒來的時候,四爺已經不在身旁了。
下午,若音又做了個泡椒鳳爪。
但今兒還不能吃,得泡個一兩天才行。
等到把泡椒鳳爪做好,就黃昏了,若音便緊跟著做晚飯。
誰知道在洗菜、摘菜的時候,如霞就開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