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好氣又好笑的瞪了王小小一眼,“你慢點吃嘛,看把你妹妹都嚇到了。”王小小讓妹妹跟外婆坐旁邊去吃酸酸粉,可是她不愿意,一定要在對面看著他吃飯。只好端了個高腳凳放在對面,然后抱她上去坐著,高高在上的看著王小小又把頭埋進碗里哧溜哧溜的吸了起來。
這是一個很新奇的視角,埋頭猛吃的哥哥讓她想起了小狗子在盆里吃食的樣子,想到這里,她又樂的“咯咯”笑起來。
王小小抬頭看了她一眼,懶得理她,小孩子就是難搞懂。
看到哥哥吃得香,王毛毛的眼睛又餓了。指揮著王毛毛不時的夾一根她認為好吃的面條喂她,最后還大大的喝了一口湯,剩下的被王毛毛毫不遲疑的全倒進肚子里,這才終結了這碗會吃人頭的面條。
“毛毛,看這是什么?”吃飽喝足的王小小拿出了今晚的殺手锏——綠皮青蛙。
王毛毛怯生生的看著哥哥手里的青蛙,想要又不敢碰,一只手緊緊的抓著外婆的手指,腳下遲疑著不知道該不該往前走。
王小小看她的小可憐樣,直接擰好發條,把青蛙正對著麻花蹲的位置放在地上,吧嗒,青蛙,往前跳了一步,麻花像觸電一樣猛的蹦的老高,一對驚疑不定的狗眼緊盯著青蛙不敢移開。
吧嗒,青蛙又跳了一步,麻花又是一驚。。。
隨著青蛙一直往前跳,麻花終于夾著尾巴躲到門后的窩里不敢出來了。狗日的高科技,勞資惹不起躲得起。
王毛毛終于克服了心中的恐懼,嘻嘻哈哈的撿起青蛙研究起來。
王小小手把手的教她怎么上發條,怎么放才能讓青蛙蹦起來。。。
。。。
。。。
。。。
周四的上午的榆樹中學和往常一樣,平安無事。
校長劉桂芝在帶領學生上完早操后,回到自己辦公室,泡上一杯熱茶,坐在沙發椅上舒服的看著報紙。她已年近六十,早該退休了,只是一直舍不得學校的工作,上面也沒急著安排人來接她的班,所以就這么一直干了下來。
作為一個本地婦女,能在榆樹中學校長位置上一干就是十幾年,跟她強勢的性格分不開。是她一趟趟的跑鎮政府,教育局,縣政府才要來的錢翻修了教學樓和食堂。也是她一趟趟的要支持,要人才,才會每年都有新老師能到這個鄉鎮中學來。也是她從方方面面的照顧關懷這些年輕人,他們才會留下來,干下去。
不過這兩年她已經開始將手頭的工作慢慢的轉交給其他人了,她只負責把把關,帶帶路,出問題了再出面抗一抗。畢竟現在思維已經有些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了,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也都有些落后了。她自己也明白這一點,所以工作的重心就沒放在學校發展上,而是放在學生管理上。
“叮~呤~呤!”
辦公桌上紅色的電話響起。
“你好,我是劉桂芝。”
“你好啊,老劉,我是教育局的老邢,邢育森。”
“老邢啊,你好你好,今天這太陽是打西邊起來的?老邢你這大領導咋想起我這山溝溝的窮親戚了?”
電話里的邢育森是南鄉縣教育局局長,也是劉桂芝的工農兵大學同學,都是一個地方出去的,年輕的時候還以兄妹相稱過,只是后來沒有發生故事而已,但是關系一直是頂好的。別看劉桂芝只是個鄉鎮中學的校長,但是在縣城里也是有關系的,再說教書育人這么多年,那些有出息的孩子回來也是在縣城里各個部門任職,見到她,都要尊敬的彎個腰,敬個禮,喊一聲“劉校長。”
所以她和邢育森這教育局局長說起話來才這么隨便。
“哎呀,你個老劉啊,說話還是這么不饒人,我今天打電話來呢,是跟你打聽個人,你們學校初二三班,是不是有個叫王小小同學的,往人家《同學文藝》投了篇稿子?現在人家找來了。”
一聽說人家找來了,劉桂芝心里就有些慌,她年輕的時候可是經歷過那個荒誕不經的年代的,知道因一篇文章多少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一時著急就有些恍惚,卻忘記了那個荒謬的年代早已過去。
“咋了,就按你們說的,人家娃娃也只是個初二的孩子,能懂什么事?寫了篇文章你們就找人家?我是校長,你們直接找我就行了。”
邢育森一聽她的話就知道這個老同學想差了,“哎呀呀,你這個老劉啊,這都什么年代了,你怎么還是老一套思想呢?是好事,找我的人說了,這個王小小啊,寫了一篇好文章啊,人家雜志社呢,想跟他這個小作者聊一聊,確認下情況,沒有問題就要正式出版了。恭喜你啊老劉,你們學校可飛出了個金鳳凰咯,哈哈哈。”
“哎呀,老邢你也是,說話不說清楚,看把我嚇的。是《同學文藝》吧,哎呦,這要是真出版了,你們局里得給我們學校點獎勵吧,這也是我們的教育成果不是?”劉桂芝回過神來,立馬打蛇隨棍上,轉眼就要起好處來。
“老劉啊老劉,我就不該給你這個電話報喜,這還沒發表呢。就算發表了,這一篇兩篇的能頂什么用。咱這縣里以前也有學生娃娃發表過文章,可都沒問縣里要過好處啊。行啦行啦,你先別跟我扯這些了,我給你個電話你記一下,找到那個學生后盡快給人家回過去,人家催的急,昨晚就找來了,我這今早估摸著時間給你打過來的。”劉桂芝家里還沒安電話,所以邢育森只有等到早上才往她辦公室打。整個學校也就只有兩部,教務處一部,她這校長辦公室一部。
劉桂芝掛了電話后,急急忙忙的就直奔教學樓初二三班去了。現在是上課時間,她不曉得黃粱在不在宿舍,也不好在校園里大聲的喊黃粱,怕影響了教學秩序。
小老太太的身材矮而胖,齊耳短發工工整整的別在耳后,這是她當姑娘農業學小寨那會留的發型,這么多年了一直沒變過。步子雖小,邁的卻很快,路過的老師叫“劉校長。”她也是微微點頭示意。
急沖沖趕到初二三班的教室外,里面的英語老師劉菲正在領著學生們讀課文。
“This is a pen ,This is a pencl,a pen ,a pencl.”
畢業剛半年的劉菲還保留著大學時代的青春,溫潤的鵝蛋臉展示著北方人的大方自然,水瑩瑩的雙眼好像隨時都在笑一樣,齊肩長的頭發在頭頂高高扎起,乳白色的高領毛衣外面罩著一件鵝黃色的呢子大衣,腳上的一雙矮筒皮靴更是讓她一米七的身高顯得亭亭玉立。
只看學生們認真盯著她的眼神,就知道她有多么受孩子們的歡迎。這是劉桂芝去年特意從市師專招來的,小姑娘從小在齊魯省蒙山地區長大,受夠了那里的窮山惡水,所以對留在這個山清水秀的鄉村中學教書也還能接受,選擇教師這個行業,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性格喜歡安穩。
得趕緊給她介紹個合適的對象,讓她在這里生根發芽,劉桂芝這么想著。教室里的劉菲已經從學生們的眼神里發現了外面的劉校長。
“劉校長,你找我?”小姑娘對于上課時校長在外面聽課還是有點慌張。
“哦,不是,我找一下你們班上王小小,王小小同學你出來下,劉老師你繼續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