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王友德還在頭疼著自家的這位老師傅的‘死犟’。那邊,李英英家里早就已經熱熱鬧鬧的吃完飯了。
午飯過后,周瑾蕭沒有馬上離開,而是留了下來幫李英英母女把已經凍好了的冰塊的陶制模具給拿到了位于后院的地窖里。
其實,呂明波走之前也曾提到過要幫著李英英她們把冰塊拿進去。但呂明波對李英英來說總是個外人,李英英心里頗有顧慮,就委婉的拒絕了對方的好意。
呂明波是多精明的一個人呢,聽了李英英的拒絕愣是連問都沒再問一句。清冷的好像是剛才還熱心的想要幫忙的人不是他一樣。
讓李英英以為他還會再說點什么而在心里想好了,該怎么委婉的拒絕對方好意的話一下子都哽住了。
呂明波想的明白,別看現在是冬天,這冰塊不值錢。但看這滿院子的模具里凍的都是滿滿當當的冰塊的樣子他就知道,這位李姑娘是想要在夏天的時候做點冰塊生意的。
雖然鎮子上大戶人家的家里都存有冰塊,但越是大戶人家,這冰塊用起來也就越費,反而不會像小門小戶里的人家一樣買上一塊冰全家一起用。
大戶人家家里,一家之主的書房里得擺上個冰塊吧,這當家主母的房間里也得擺上冰塊吧,這長輩的屋子里不管身子受不受用這冰塊也是得有的。
再加上就算是夏天,這家里也難免會有訪客到來,總不能在接待這些有門有臉的友人或生意伙伴的時候這待客廳里連個冰塊都沒有吧。那這個傳出去,可是會讓人笑掉大牙的。而且,這被人笑話也就罷了,要是被有心人解讀成家里資金困難,連冰都用不起了,那以后做生意可就麻煩了。
所以,在夏天家里有一個冰窖的人家,日子總是比別人家要好過許多。不但是因為他們有冰塊可以用,而是因為冰塊可以賣錢。
當今官家是個仁慈的明主,不僅輕幺姨、輕賦稅,而且還大力鼓勵民間普通百姓做點小生意掙錢。所以,其中一到了夏天的時候,街上總是時不時的就會有小攤小販的推著冰賣。那些都是民間的百姓們自己在冬天的時候在自家的地窖或者自家挖的簡易冰窖里凍的冰塊,到了夏天的時候推出去賣也能補貼一下家用。
而這些來自民間的冰,也是大戶人家家里并不夠用的時候采買的重要渠道之一。
呂明波的主子王友德就是這鎮子上的富戶之一,但因為王友德的妻子早已去世,留下了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兒子很爭氣,讀書考上了舉人,在參加科考了三次都未能上榜之后,就拿著錢給自己在臨縣謀了縣令。這也就是為什么王友德的生意做得這么好,還沒有其他人敢眼饞的原因。
無他,這這個小鎮上,他王友德也算的上是老太爺一名了。
王友德的女兒,閨名玉琪,現在已經出嫁。夫婿家里也算得上是門當戶對的人家,唯一的缺點就是婆家人口多。
這人口一多,這長輩和小輩就多。到了夏天用冰的時候,就總是不夠用的。逼得她沒辦法,只能求助娘家。王友德也是個疼愛閨女的,每年到了夏天,都從自家冰窖里拿出一半的冰來給女兒家里送去。
雖說這冰到了女兒手里,少不得也得東家分點西家分點。但大家到底都是要臉的人,知道這是王友德心疼自己女兒給女兒用的冰,所以每次王友德送來的冰,王玉琪都能留下大半來。有了這些冰,王玉琪和其夫婿夏天的日子就要好過很多。
因為這,王玉琪的丈夫對自己的這位老丈人很是感激。手里一有點好東西,就想著往自己老丈人手里送。
因為這,呂明波對這鎮子上的冰價倒是清楚。雖然呂明波不知道這位李姑娘是從哪里來的建地窖的法子,但他覺得,既然人家已經建了冰窖了。這就是人家家里以后吃飯用的秘訣,不是他一個外人可以看的,自然也就沒有追問。
其實呂明波根本不知道,在他心里冰雪聰明的這位李姑娘根本就不知道該如何建冰窖。她只是想當然的按照現代農村建地窖的方式依樣畫葫蘆的建了一個冰窖而已。而現在這滿院子的冰塊也不是為了到了夏天賣的,而是想要用來低溫儲存用的。
不過這事兒啊也說不準,畢竟到了夏天冰塊值錢的時候,說不定李英英還真就做起賣冰塊的生意呢。反正李英英的手里還握著一個硝石制冰的方子,哪怕是到了夏天也是不愁沒有冰的。
對于李英英來說,呂明波是需要回避的外人。但周瑾蕭卻不同,在李英英的心里,周瑾蕭是不一樣的。雖然不能說是家人,但在李英英的心里周瑾蕭不僅不是外人,反而是可以相信的人。而且,周瑾蕭的可信程度頗高,僅排在趙柳茵和李司群之下,甚至比連娘還要高上一些。
所以,李英英一點也不怕周瑾蕭看穿自家冰窖的秘密,也堅信就算是周瑾蕭看穿了自家冰窖的秘密也不會把這秘密到處宣揚出去。
李英英家的冰窖和別人家建的很不一樣,別人家建冰窖不說往地下深挖個十米八米的,最起碼也是要挖個五米六米的,不然可是存不住冰的。而且,除了一部分人家之外,別人家的冰窖都建的不大,就是因為大了冰就存不住了。
但李英英家的冰窖卻和別人家里的反著來的。
而李英英家的冰窖和別人家最不同的一點,就是這個冰窖很大,卻只有是挖到二三米的樣子。
倒不是挖地窖的村民們故意想要這么做的,是他們聽說這是李英英家里用來做地窖用的,所以就沒往深里挖。等到李英英想起來這茬的時候,這地窖都已經挖了一大半了。
無奈之下,李英英只能在地窖的每層和上層做足了文章。
特別是冰窖的上層,還很有迷惑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