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來140(11)
20181113
上帝問肖邦:你能彈出一首像中國股民對A股那般憂傷的曲子么?肖邦搖搖頭。上帝對肖邦說:這世上還有一個人可以彈奏出來,就是你兄弟肖鋼!肖邦搖搖頭說:我倆不一樣,我有譜、他沒譜!不要說你是一個只是以上市為目標的影視公司,多少公司排隊等上市都不知道子丑寅卯,因為中國股市沒譜呀。把話說太滿說明缺乏常識,缺乏常識就顯得忽悠!這是股民調侃大陸股市說的話。
一男子為博女友歡心,??盜賣其父240萬股票后揮霍,買豪車送鉆戒花天酒地而最終女友還是離他而去,??其時他手中已所剩無幾,??然而令他驚奇的是他竟然發(fā)現(xiàn)他能用手中所剩的24萬買回了其父原來份額的股票。一切又歸于正常,??像什么都沒發(fā)生過一樣。
任何對貿易戰(zhàn)或者中國經(jīng)濟前景的擔憂都可以用三根陽線解決,實在不行再加三根。中國股民是最沒有信仰的一群人。這是段子手說的。
說,財主把三個傭人叫到跟前,分別給他們1000元,然后就出門去了,過了一些時日,財主回來了,讓他們交錢。甲乙丙三個傭人分別交錢,甲交的錢超過1000,乙有虧損,丙膽子最小,把錢埋在地底下,小心看護,以免受損,原原本本分毫不差。財主一把搶過丙的錢,扔給了甲,讓甲繼續(xù)投資賺錢,并且把丙臭罵了一通。已經(jīng)很多了還要給他,已經(jīng)很少了還要拿走,這是《圣經(jīng)》中有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的現(xiàn)實意義,沈萬三清楚。之前,財主好追逐利益,唯利是圖,連古人都懂效率是什么,現(xiàn)在,銀行按揭,抵押貸款是不是跟那個財主學的?恐怕這也是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的原因之一。
有人說,政府不能夠老是圍繞富人轉。為人民服務不是為富人服務。還說,政府從來就沒有辦法把分配這個事情做好,從政治角度講,它想把分配這個事情做好,把蛋糕分好,但是在技術上它卻無能為力。什么是政治?一臺灣人說了,一個人去大陸那是經(jīng)濟問題,萬人去大陸那是政治問題。并且說,這是馬克思說的。先不管是不是馬克思說的,我們看看政府都干了些什么?2009年12月,為了趕政策優(yōu)惠的末班車,房產(chǎn)市場交易非常火爆,其實用火爆二字還不夠形容其火爆程度,應該用井噴二字。2010年1月,不少購買房產(chǎn)的人拿不到貸款,因為政策收緊。交易清談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已經(jīng)嚴重透支,把本該在后面的交易提到前面交易了,想買的人已經(jīng)提前買了,集中交易過了,未來一段時間只能交易清淡。就拿不到貸款而言,那是傷及無辜的做法,剛需想買,卻無法貸款,政策是一刀切的,不管三七二十一,不會考慮剛需不剛需。在沈萬三看來,如果房產(chǎn)價格繼續(xù)瘋狂上漲,銀行繼續(xù)按照漲上來的價格給買房人貸款,那么銀行的大股東政府就會夜不能眠,就會覺得風險太大,就不會坐視不管。換句話說,未來一段時間政府出臺的打壓政策會更加迅猛。不僅僅是行政方面的條條框框的打壓,而且還有金融,稅收等等經(jīng)濟杠桿的打壓。
在沈萬三看來,地方政府的政策比賽還沒有開始呢,中央政府想軟著陸。能不能軟著陸就看參與博弈的各方。其實,金融危機不是第一次。周期性問題,起起伏伏,高漲危機蕭條復蘇。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周期性還是要命的,殺傷力不可小覷。沈萬三的工廠賣了,算是硬邦邦,不是軟著陸。他的房產(chǎn)也賣了,賣價卻是一個歷史最高價,不應該算硬邦邦,但也不是軟著陸。從結構性看,好比一條船在大海里航行,起起伏伏的風浪好比周期性,一邊重一邊輕的傾斜好比結構性。這樣一比方,利害關系就清楚了。傾斜的船有進水沉沒葬身魚腹的危險。
沈萬三好比一條船,政府好比一條船,都是船,只是大一點小一點而已。政府在用杠桿,沈萬三也在用杠桿,只是大一點小一點的區(qū)別。沈萬三的杠桿有風險,政府的杠桿也有風險,只是抗風險能力大一點小一點而已。沈萬三有自己的利益,政府也有自己的利益,只是為誰打天下守江山不一樣而已。沈萬三沒有想過軟著陸,但是遇到過硬邦邦。沈萬三想高收入,不僅自己收入高,而且更想讓股東有高收入高回報。想把賺錢變得更主動一些,自己搭臺,人家唱戲,小勝靠朋友,大成靠敵人。政府想軟著陸,經(jīng)濟平穩(wěn),穩(wěn)中有升,于是不斷出臺政策,出臺打壓政策,出臺鼓勵政策。什么是軟著陸?低通脹高增長,就業(yè)高一些,工資高一些,物價低一些。杠桿是辦法,是手段,不是目的。
到了政府手里,杠桿分行政和經(jīng)濟,具體包括行政處罰,稅收,金融,資本市場,等等。
到了沈萬三手里,杠桿就剩下融資,換句話說,到處鉆,到處借,像無頭蒼蠅。或者說,雖敗猶榮,即使困難也要請叫花子吃飯。
除此之外,還有尊嚴,沈萬三認為尊嚴也在杠桿的范疇,具體指的是話語權參與權知情權監(jiān)督權選舉不選舉權和所有權使用權收益權處分權。
面對復雜的形勢,很多經(jīng)濟金融界人士站出來講話,表達了擔憂和關注,也提出了不少建設性的意見。但是仔細一想不對。在關鍵的時刻,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在站出來講話之前,要先問一下自己,到底有沒有發(fā)言權。
都說中國經(jīng)濟困難,但最困難的時候茅臺的業(yè)績卻創(chuàng)了新高。在困難的時候還在堅持買茅臺的人,一定沒有感受到困難吧。想到這里,就知道不是中國經(jīng)濟困難了。歸根到底,是你們自己困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