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京東東路密州
密州,傳說軒轅黃帝八世孫,華夏民族共同始祖之一,三皇五帝之一,也就是舜帝出生于城北的諸馮村,故又被稱作“龍城”。
宋與日本、高麗等海外邦國的貿易,主要就集中在瑯琊、密州、登州等海港城池,而宋京東東路最大的海港就是密州板橋鎮,宋密州市舶司的治所也在板橋鎮。
宋靖康之前,板橋鎮是異常的繁榮,每日里來自海外的客商及來自內地的宋商是絡繹不絕,客舟、商船等等也是往來頻繁,川流不息的。
可靖康之后,密州極其板橋鎮就逐漸變得蕭條凄涼起來,原因是不言而喻的,金軍南侵,使得宋江北諸地是一片大亂,而戰亂之中,還有何人敢來做買賣?
宋建武元年,金軍再次南下飲馬,大軍直趨兩淮、大江,兵鋒直指江南,宋新立朝廷南遷,江北諸地也相繼落入了金人手中。
江北諸地落入了金人手中,但并非就是說江北的每一座城池都控制在金人手中,并非就是江北的每一名大宋軍民都屈服在金人的淫威之下,仍是有許許多多不屈的大宋官吏、軍民在與金軍奮戰,如活躍在太行山一帶的王彥的八字軍,趙邦杰的五馬山義軍,顧懷恩、趙立的密州義軍等等。
顧懷恩原為徐州通判,而趙立徐州軍中的一名營指揮使,徐州被金軍攻破之后,知州王復死節,趙立領軍護著顧懷恩拼死沖出重圍,后顧懷恩、趙立帶領不屈的大宋軍民一直在密州、登州一帶抗敵,宋朝廷此時已敕封顧懷恩為密州知州,趙立為密州兵馬都監。
顧懷恩為密州知州,趙立為密州兵馬都監,其治所衙門當然應該在密州,可此時密州已失,落入了金人手中,因此顧懷恩、趙立領殘余軍民退縮至板橋鎮一帶,手下兵馬已不足一千,船不過十余條,弓箭等軍械更是異常缺乏。
宋室“南逃”,密州等敵后城池得不到任何支援,是異常的艱難,其艱難程度是可以想象的,金軍,投降金朝廷的官吏、兵士等,還有趁機作亂的賊盜等等。密州城池在堅持年余之后,因叛逆者的出賣,即告失守,顧懷恩、趙立便領殘軍退至板橋鎮一帶,與金人做最后的抗爭。
不過這也是金軍暫時騰不出手來,暫時無暇顧及顧懷恩、趙立等人,否則他們是堅持不了這么長時間的。
“船...船...顧知州、趙都監,來船了,來船了。”宋建武三年七月某日,顧懷恩、趙立剛剛巡視完于板橋鎮臨時修建的,并以此抵御金軍的軍寨后,打算暫歇片刻之時,數名兵丁便擁進了顧懷恩、趙立的住處,驚慌失措的稟報道。
“哪里來的船?”顧懷恩、趙立聞言瞌睡頓時就沒了,躍起身來,齊聲問道。
“海上來的,數目極多,俺的娘喲,黑壓壓的,一眼都望不到盡頭。”一名當地的兵丁氣喘吁吁,還有些興奮的答道。
“海船?快出去看看...”顧懷恩聞言是又驚又奇,說罷就率先向外走去,顧懷恩驚奇的是海船不知來自哪里,為何前來板橋鎮,難道是海外商船?要知道密州可是許久沒有海外商船來過了。
不過顧懷恩、趙立等人驚奇不已,但卻不擔心,原因就是金軍大都為陸師,船只極少,海船更是沒有,因此顧懷恩等人并不擔心來船為金軍的戰船。
“嗵...嗵...嗵...”
“嗚...嗚...嗚...”
顧懷恩、趙立等人走上寨墻,便抬眼向唐家灣海面上望去,只見有無數大大小小的海船駛進了唐家灣,海船上的船帆如垂天之云,船上的旌旗也是遮天蔽日的,一些大型戰艦就如一座座小山般的,在震天鼓號聲中,緩緩的向著板橋鎮碼頭駛來。
“顧知州、趙都監,是...是...我大宋的旗號,來船是我大宋舟師啊!”顧懷恩、趙立手下探馬早已看清楚了來船旗號,于是拼命奔回,興奮得大聲稟報道,探馬大聲呼喊,嗓子都喊啞了,眼中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帥船之上的“宋”字大旗此刻在海風之中迎風招展。
“顧知州,是我大宋舟師,是我大宋兵馬,哈哈哈哈,朝廷大軍終于來了,終于來了,我等有救了,我等有救了啊!”戰船越駛越近,趙立確認無誤后,一把揪住了顧懷恩,興奮得哈哈大笑道,四十余歲的漢子,居然如小兒一般,眼睛里亦是流下了激動、興奮的淚水。
金軍南下,兵臨開封府城下,盡掠二帝、宮妃、宮女、醫士、樂工、工匠等,盡掠各種祭天禮器、天子法駕、各種圖書典籍、大晟樂器等財物,覆滅宋室,如此奇恥大辱,就像一塊巨石壓在每一名大宋臣民心上一般,令人喘不過氣來。顧懷恩、趙立等人不甘,與金人誓死奮戰,但卻是寡不敵眾,卻是不敵金軍,眼看著就要全軍覆沒了。
此刻朝廷舟師大批戰船忽然出現在了唐家灣,料船上定是有不少兵馬,如此就表明什么?表明了大宋朝廷已經開始反擊金軍了。
顧懷恩、趙立等人又不是癡呆之人,如此想不到此處關鍵,只不過他們萬沒料到朝廷居然用這種方式反擊金軍。
密州登陸,截斷金軍退路,開辟第二戰場,在這個世上,也只有李三堅才想的出來,并付諸實施。
李三堅將金軍主力大軍誘至兩淮、大江,并于兩淮、大江與金軍決戰。李三堅不但要擊敗金軍,還要在大江、兩淮截斷金軍退路,還要在密州登陸,向西向北攻擊,克復各地州府,開辟第二戰場,再次截斷金軍退路,如此一來,金軍就算祖墳上冒青煙,運氣好得不能再好了,也不會有幾人逃回北地的。
金軍孤軍深入數次,已經習慣成自然了,可萬沒料到李三堅這次將會給予他們致命一擊。
宋、金于陜西、兩淮、大江與金軍激戰,顧懷恩、趙立等人又豈能不知?他們無時無刻不牽掛這場戰事,無時無刻不牽掛著這場生死大戰,不過顧懷恩、趙立等人估計就算是朝廷大軍戰勝金軍,再揮師反擊,克復密州,卻不知是何年何月了,而此刻大宋王師忽然抵達密州,又怎能不令顧懷恩、趙立等人狂喜過望?歡喜得心臟彷佛都要跳出胸膛一般。
“快,快,打開寨門,我等去碼頭迎接王師。”顧懷恩歡喜得連連大呼道,下寨墻之上,由于過于激動,一個踉蹌,差點栽倒在地。
“顧知州...?”趙立等人慌忙扶住了顧懷恩。
熙寧年間的進士顧懷恩已經五十余歲了,卻仍然堅持在敵后抵抗,不禁令人對其敬佩萬分。
“無礙,無礙,快出寨迎接王師。”顧懷恩笑著連連擺手道。
...........................
“池州知州顧懷恩、池州兵馬都監趙力恭迎王師!”
大宋黑旗軍武威舟師正將司馬威指揮諸船靠岸后,三萬余黑旗軍將士便陸續下船登上了碼頭。
這些黑旗軍將士便皆黑衣黑甲,幾乎個個身材魁梧,臉上還帶著一絲殺氣,神情冷冽,令人不寒而栗,并且這些黑旗軍將士還皆為騎兵,牽馬下船之時,碼頭頓時人喊馬嘶的,熱鬧非凡。
顧懷恩、趙力見到這些黑壓壓的大宋黑旗軍騎兵下了船,且兵強馬壯的,心中歡喜,連忙迎了上去。
“顧知州、趙都監...”大宋黑旗軍驃騎軍統制官閔武炎與副統制官翟進、參軍丁偉元、副將高堯輔并騎走了過來,閔武炎騎在馬上對顧懷恩、趙力二人說道:“本將驃騎軍統制閔武炎,甲胄在身,就不能全禮了,目前池州是個怎樣的狀況?城中有多少兵馬?速速道來,大軍即刻去取池州。”
“閔統制...”顧懷恩答道:“池州兵馬不多,只兩千余人,多為投敵的降卒,只少許虜賊。”
閔武炎與顧懷恩、趙力等人說話之時,連馬都沒下,言語、神情顯得有些驕橫,這在以往簡直是無法想象的,宋是“文貴武賤”的,武臣見到文臣,何時如此驕橫無禮過?
不過也許只有這些驕兵悍將才能夠打勝仗,顧懷恩又轉念想到,同時這些個驕兵悍將為大宋宰相李三堅的心腹之人,因此顧懷恩并未與閔武炎計較,將池州城防情況細細的告訴給了閔武炎等人。
“顧知州、趙都監能夠堅持抗敵,實為難能可貴也!”還是李三堅的弟子丁偉元心中有些過意不去,翻身下馬,施了一禮后對二人所道:“后學小子丁偉元奉師相命,為軍中參軍。臨行之前,師相反復叮囑,大軍此時登陸密州之目的,乃是截斷胡虜大軍后路,全殲南侵之虜軍,但僅憑我等這數萬兵馬,是遠遠不夠的,需仰仗顧知州、趙都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