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堅身高六尺以上,也就是身高在一米八左右,而梁師成身高在五尺之內,整整比李三堅矮了一個多頭。
矮小的梁師成緊緊盯著李三堅,圍著他轉了三圈,將李三堅看得渾身不自在,心中是納悶異常。
李三堅納悶的是面前此人顎下無須,臉皮白的像抹了層粉似的,聲音也是較為尖銳,明顯是名太監,李三堅不明白的是為何是一名太監將自己從獄中“撈”了出來?
難道是他?李三堅忽然想起一事,自己省試結束之后,有人給自己送來一張警示紙條,據事后回憶,那人應該是個宮中宦官,難道是他?面前的這看起來是狡猾如狐之人?李三堅心中暗道,可自己與他又有何關系?
不過因是梁師成將李三堅從巡檢司牢中“撈”了出來,因此李三堅仍是耐住性子,拱手對梁師成說道:“在下多。。。”
梁師成不等李三堅將話說完,打斷道:“你就是嶺南李三堅,你真的是嶺南之人嗎?”
嶺南之人一般長得較為矮小,并且因日照時間長,因此長得較黑。
可李三堅不但個頭長得高,并且還長得白白凈凈的,因而梁師成有此一問。
“家父是福建路的邵武軍人氏,家母瓊臺儋州黎人,在下自幼嶺南長大。”李三堅雖不明白他到底是何意,但還是老老實實的答道。
“這也不應該啊?”梁師成接著說道。
“什么不應該?公此言何意?”李三堅詫異的問道。
“沒什么。”梁師成擺擺手接著問道:“你與蘇公之間是怎么回事?你不是曾經是蘇公門下弟子嗎?為何被蘇公逐出師門?”
“蘇公?你是說恩師嗎?哎,此事一言難盡啊。”李三堅忽然聽到他問起蘇軾與自己之間的事情,心中疑惑是越來越重了,不過還是將自己與蘇軾之間發生的事情簡單的說了一遍。
“原來如此。”梁師成聽完之后,若有所思的說道:“大。。。大人他身體康健否?”
“學生數年未見恩師了。。。不知,大。。。大人?中官你。。。”李三堅醒悟過來,結結巴巴的問道。
“沒錯。”梁師成點頭道:“蘇公乃是某生父。”
據說蘇軾遠謫之時,曾經將家中侍婢送給了一戶梁姓人家,后此名婢女沒多久就生下了梁師成,因此梁師成可以說是蘇軾的私生子,梁師成當然也以大文豪蘇軾之子自居。
宋人均是懷疑此事的真假,但蘇軾子弟并未否認此事,因此此事多半是真的了。
怪不得啊,怪不得梁師成對自己照看有加,怪不得梁師成此時萊搭救自己,原來還有這種淵源,李三堅忽聞此等秘聞之后頓時恍然大悟,原來梁師成是看在蘇軾的份上,才行此舉的,李三堅對此是慚愧不已,慚愧的原因就是李三堅此時已不是蘇軾的門下弟子了。。。
李三堅同時為梁師成為何成為一名閹人而感到異常好奇。
“學生多謝中官相公搭救之恩。”李三堅隨后謝恩道。
“呵呵”梁師成聞言扶著李三堅笑道:“你不該謝我,你該謝公主。”
公主?李三堅聞言頓時愣在了當地。
。。。。。。。。
按說李三堅被梁師成從牢中“撈”出來之后,應當立即直奔端王府看望端王趙佶,以彰顯李三堅的忠心,可在李三堅的心中,母親是最大的,無論何人都得靠邊站,此時雖李三堅入獄不足一日,可符二娘應該知道此事了,因此李三堅為了讓母親寬心,就先回到了家中。
果不出李三堅所料,符二娘已經知道了此事,頓時就擔心不已,并求了李格非之女李清照,央求李清照搭救李三堅。
李三堅知道后心中頓時對符二娘頗有些埋怨,但又不敢表露出來。
坊間傳聞李三堅是因青樓爭風吃醋而被抓進了巡檢司大牢,如此,李三堅就丟臉之至了,被李清照知道后,更是使得李三堅在李清照面前抬不起頭來,更是使得李三堅害怕再見李清照。
于是李三堅幾乎是抱頭鼠竄,竄到了端王府。
“三郎回來了?”趙佶聽聞李三堅回到了王府,頓時大喜過望,并親自將李三堅迎進了王府之內。
“自今日起,嶺南李三堅即吾弟也!”趙佶隨后當眾宣布了李三堅即為趙佶之兄弟。
因此事并未外揚,趙佶也令王府諸人不得再提及此事,因此趙佶并未說明緣由,而是準備大擺筵席,為李三堅接風洗塵,以洗去牢獄之晦氣。
“你。。。回來了?”正在此時,一個個嬌滴滴的聲音在李三堅耳畔響起。
嬌滴滴的使得王府諸人均是驚疑異常,驚疑一向刁蠻的公主為何成了如此模樣?就像一個小媳婦盼著夫君回家般的。。。
王府諸人均吃驚的看著李三堅與公主,而趙佶除外,趙佶見狀沖李三堅眨了眨眼睛之后,哈哈大笑。
高二偷偷的用胳膊捅了李三堅一下。
在王府諸人行“注目禮”之下,李三堅渾身都不自在,李三堅恨不得找個地縫鉆下去。
真是無地自容啊,李三堅心中哀嘆,公主對自己有意,李三堅心中早已明白了,可你公主也不能如此吧?當別人呆傻嗎?生怕別人不知道嗎?
李三堅只是祈求此事不能被太妃或皇帝知道了,知道的話,決沒有李三堅什么好果子吃。
李三堅隨后白了高二一眼,無奈只好走到公主面前,深深的施了一禮道:“小的多謝公主了。”
“你。。。謝我什么?”公主紅著臉,低著頭,雙手背在身后,腳尖在地上畫著圈圈低聲問道,一副小女兒的模樣。
拜托,不要再如此模樣了好不?此時千萬匹奔馬在李三堅心頭掠過,寧可你再像從前番模樣,寧可你再將我狠揍一頓,也不要這樣好嗎?李三堅心中哀嘆道。
“謝。。。謝師傅妙招制敵。”李三堅被公主問楞住了,隨后靈機一動答道。
李三堅能回答是公主命人將自己搭救出來了嗎?答案是否定的,此事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同時李三堅借口呼師父而擺脫自己尷尬之境地,至于欲蓋彌彰什么的,李三堅就顧及不到了。
“啥?啥招數?快跟我說說。”公主雖不明白李三堅為何忽然稱呼自己為師傅,但聽說李三堅用自己的招數制敵,頓時就來了興致,連連問道。
“哦,這樣。”李三堅想了想后說道:“當時天已經黑了,乃是月黑風高之時,強敵忽至,來了數十賊寇,而我等只有三人,所謂雙拳難敵四手,惡虎還害怕群狼呢,情勢是萬分危急,關鍵時刻,在下忽然想起來公主曾經教授我一招‘隔山打牛神功’,直取對方首領,公主招數奇妙,對方哪里能夠抵擋得住?于是被在下一舉擒下,化解了這場危機。”
李三堅信口胡謅,頓時引起王府諸人哈哈大笑,用時也化解了李三堅尷尬之處境。
“你。。。胡說八道。”公主趁人不注意,在李三堅腰間狠狠的掐了一把,低聲嘀咕道:“我哪里會什么‘隔山打牛神功’?”
“來吧,翰韌,隨為兄進去飲酒數盅,為你壓驚,今日不醉不歸。”趙佶隨后對李三堅說道。
。。。。。。。。
“你就是桂州解元李三堅?”
酒足飯飽之后,李三堅忽然被一名六十歲上下的老者喚至偏廳。
此名老者姓何名執中,字伯通,處州龍泉人氏,領工部尚書銜,同時也是端王府記室、侍講,也就是可以說是趙佶的老師。
李三堅在端王府久矣,當然認識此人,可何執中就不一定認識李三堅,因此此時何執中詢問,于是李三堅拱手答道:“下第之人,何談解元?一介落魄書生而已。”
省試落第之后,解元身份就自動解除,不但解除了解元,就連舉人身份也解除了,因此此時的李三堅最多算一名生徒。
“落魄書生?”何執中笑著搖了搖頭頭后,忽然斂容對李三堅施了一禮道:“老夫替端王殿下多謝李生了。”
“何公不必如此,折殺小生了。”李三堅見狀嚇得慌忙連連回禮道:“何公何出此言?在下做了何事,使得何公如此這般?”
“你真的不知道?”何執中問道。
李三堅搖了搖頭道:“何公指的是豐樂樓之事吧?當時在下見殿下窘迫,才不得已而為之,此乃小事一樁,何足掛齒?”
“小事一樁?”何執中聞言笑道:“你可知道你這樁小事救了殿下,救了王府上下,救了王府上下一干人等。”
“不是吧?”李三堅驚得舔了舔嘴唇后問道:“何公嚴重了啊。”
自己當時助趙佶脫離困境之事,不就是一件小事嗎?此事在何執中口中居然上升到了如此高度,使得李三堅納悶不已。
李三堅非常想了解這其中到底是怎么回事。
何執中搖搖頭接著說道:“不過凡事有利也有弊,有得也有失,你救了端王,可也妨礙了端王,你知道嗎?”
“愿聞其詳。”李三堅越聽越是心驚,于是拱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