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弓箭不行,那就用弩弓。弩弓雖然射程不如弓箭,但是近距離的殺傷力絕對要強于弓箭。弩發射的箭矢短而粗,質心在氣動中心前段,箭頭在空中飛行時易于下墜,對于行動力不強虎豹騎,弩弓更加適合。
而且弩弓還是一個穩定的射擊平臺,開完弓后就無須強大的臂力支持,所以便于瞄準因而弩的命中率更高再者,弩的射擊步驟簡單而易于學習,相對弓而言對使用者的要求也比較低,這也方便了戰時的大規模裝備。
正是因為如此,弩箭更加的適合虎豹騎將士。畢竟弓箭需要一定的技術,需要訓練很久才能夠大成。尤其是在馬匹之上,那更需要長久的訓練。像白馬義從一樣宛如神箭手一般的將士,是需要多年訓練,而虎豹騎絕沒有這樣的時間。給他們幾年的時間去發展的話,那黃花菜都涼了。
提到弩弓,趙飛便想到了一個聞名后世的連弩,那便是諸葛連弩。諸葛連弩是由三國時期蜀國的諸葛亮制作了一種連弩,稱作元戎弩,一次能發射十支箭,火力很強,如果虎豹騎能裝備這樣的東西,那絕能橫掃任何軍隊。
不過相傳諸葛亮發明的諸葛連弩相當的笨重,普通步兵都很難那拿得動。所謂的諸葛連弩,只能放在城墻或者營寨之上用于防守,根本就不適合單兵作戰。
后來大發明家馬鈞欲對其進行改進,使之成為一種五十矢連弩,威力更大,但是因為生產很復雜,所用的箭矢也必須特制,所以沒大量生產,后失傳。
而對于這種失傳的東西,趙飛自然也就沒有什么辦法。不過對于馬鈞,趙飛十分的感興趣。馬鈞,是中國古代科技史上最負盛名的機械發明家之一。他改造了織綾機,還研制了用于農業灌溉的工具龍骨水車。這樣的人,要比三國時期的久負盛名的武將還要稀有。
不過趙飛只知道有馬鈞這個人,但是對于他的出處是趙飛絲毫不知道。如果趙飛真的知道馬鈞在哪里的話,他早便命人將他請來。畢竟一位科學家十分的重要,他的重要性要比大批的武將還有用。
不過此時,趙飛也只能想想罷了。不過既然沒有諸葛連弩,也沒有馬鈞,趙飛依舊是沒有灰心。畢竟自己有著超越千年的知識,既然別人能夠發明,那自己為何不能。難道自己真的就比他們差,對于這點趙飛絕不會認同。
隨后,趙飛命人找來了找來了幾種弩箭,然后開始徹底的了結漢朝的弩弓結構。不過越是研究,趙飛的心情都越低落。眼前的弩弓操作都十分的費時,而且持弩的士兵又不便兼用其他武器,這不符合趙飛的要求。
按照趙飛的想法,裝備虎豹騎的弩弓絕對要小巧,而且操作方便。這樣既可以節約時間,有能夠達到有效的殺傷力。所以為此,趙飛開始絞盡腦汁的思考,要將眼前的弩弓改進,該進成自己能夠接受的弩箭。
不過此事說來簡單,但是真正做起來卻是十分的困難。首先,趙飛從未接觸過機械發明,其次趙飛也從未接觸過連弩,所以這讓趙飛不知道從哪里著手。
不過還好的是,曹操得知趙飛有心著手改造弩弓,所以特地給趙飛找來了幾位心靈手巧的工匠,供趙飛驅使。而有了這幾個心靈手巧的工匠,趙飛的工作好做了很多。
由趙飛提供意見,而實際操作則是有工匠去做。開始的時候,幾人的配合可能略有生疏,但是慢慢的,趙飛與幾位工匠配合的絕對是越來越好。不過雖然如此,但是弩弓的事情卻還是有些什么進展。
趙飛的想法的確十分的先進,但是真正做起來的時候絕對是十分的困難。而幾個工匠每天在趙飛身邊耳習目染,一個個的都是大漲見識。趙飛的想法跟理念雖然說起來有些天方夜譚,但是卻有一定實現的可能性。
而且,有時候,趙飛起著一擊中的的關鍵性作用。僅僅是一個十分簡單淺顯的東西,就會讓幾個工匠感到恍然大悟般的感覺。這讓工匠們對眼前的這個太尉大人是愈加的佩服。太尉大人不僅僅是能夠指揮作戰,其余跟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趙飛也都了結的十分的通透。
雖然弓弩改進并沒有什么大的進展,但是趙飛絲毫沒有放棄的想法。在他看來,無論任何一種發明創造,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之中從而達成的。正所謂失敗乃成功之母,只要自己有足夠的態度,早晚有一天,趙飛會做出讓自己滿意的弓弩來。
正是抱有著這樣堅定的想法,讓趙飛一門心思的將全部的經歷都集中到了研發弓弩的事情之上。而功夫不負有心人,隨著趙飛與幾個工匠越來越成熟。加上幾人配合的也是越來越默契,這終于讓趙飛看到了一點曙光與希望。
雖然此時已經沒有什么決定性的突破,但是先前積累下來的問題現在已經逐漸的解決清楚。而如今唯一需要解決的,便是如何保證**的力道。
越是巨大的弩,它的穿透力便越強,這樣任何人都知道了。而自己如何做,能夠縮小**的體積之后,還能夠夠得到強大的戰斗力。
不過這個有些極端,他屬于對照性的,所以趙飛雖然想法一直很簡單。但是卻一直從未突破相關的東西。
事情沒有百分比的絕對,就當全部的事情讓趙飛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一個喜人的消息終于傳到了自己的耳中。一直困擾自己的問題,終于發生了什么變化。
一直以來,為了縮小弓弩的體積,還不失去其強大的拉力,趙飛為此做了很多準。用很多材質做實驗,又來測試到底那種材料更加的輕便但彈力十足。
開始的時候,幾乎都相差無幾。后來趙飛靈機一動,命人做了一個組合性質的弩弓。它的弩臂由鐵打造而成,而弩身則依舊用木質打造而成。
鐵制品要比木質的東西彈性好,而且如果打造的合理的話,它的重量可以進行合理有效的控制。對于這點,趙飛十分的高興,因為自己研究了這么久,終于有了顯著的成績。
由于鐵質的弩臂得到成功,這極大的鼓舞了趙飛與幾個一同做研究的工匠。在他們看來,自己多事的努力并沒有白費。無論如何,自己的努力是有成效的。而且他們艱辛,如果自己繼續努力下去的話,他們將會發明出一種嫉妒具有殺殘性的武器。到時候,自己有可能被載入史冊。
正是因為眾人有著這樣的想法與真知,使得連弩研發過程便的有違的順利。當一件事情突破他的瓶頸的時候,接下來的事情便是水到渠成了。
由于趙飛與他的研發團隊先前犯過無數次的錯誤,所以使得他們在后續的研發中變得有違的順利。機會沒有再犯錯,趙飛所需求的弩機便開始慢慢的成型了。
當第一支正是縮小版的連弩擺在自己的跟前之后,趙飛的心情顯得十分的激動。眼前的弩機十分符合趙飛的需求。無論是其力度,還是精準度,都讓趙飛感到十分的滿意。
當然尤為重要的一點是,眼前的弩機為連弩,它有一個可拆卸的箭匣,每只箭匣可放入特指的十只特指的弩箭。而這十只特指的弩箭,可以在瞬間便被弩機發射出去,而且操作方法十分的簡單。
當所有的事情全部檢驗清楚以后,趙飛十分興奮的將此事告知了曹操。其實早在弩機被做出來以后,曹操便得知了這個消息。不過他還是十分滿意,趙飛親自對自己說出來的。
在趙飛的陪同之下,曹操親自的檢驗了耗費了趙飛幾個月時間才研發出來的連弩。對于連弩的殺傷力,曹操顯得有違的吃驚。不過連弩還是有寫局限性,它在短距離之內殺傷力驚人,可是脫離了它的殺傷范圍之后。它的弩箭對人沒有任何的威脅。
由于特指的弩箭沒有箭羽,如果距離過遠的話,射出去的弩箭不能夠保持它緣由的射擊路徑。所以,趙飛所發明的這個連弩,只能適合虎豹騎突擊而用。
可以試想一下,當幾千虎豹騎如狼似虎的沖擊到了敵人跟前。在連弩的有效射擊范圍內,那僅僅是片刻之間,上萬弩箭便嘶吼這朝著敵人射去。在敵人絲毫沒有反映的時候,弩箭已經奪取了他們的生命。
想到那個畫面,曹操臉上的笑意久久沒有褪去。如今,虎豹騎已經基本訓練完畢。在趙云這樣的騎術高手的訓練下,加上馬鐙這種逆天的騎馬輔助工具。使得每個虎豹騎將士的騎術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而后,在配上這種專門為他們研發的連弩,那虎豹騎的戰斗了絕對提高不止一成。
想必在接下來的戰斗之中,虎豹騎的戰斗力絕對會讓天下震驚。想到這兒,曹操急忙命人連夜生產趙飛所發明的連弩。而且,曹操更是大筆一揮,將連弩命名為趙氏連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