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想要對付的人依舊是你!”蘇玉徽說出最后這一句話的時候,眼神一直看著趙肅。
雖然他依舊面無表情的坐在那里,但蘇玉徽卻注意他左邊的眉梢微微動了動,她是何等的了解他,見狀眼睛不由瞇了瞇,神情不善道:“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他們的目標是你?”
見瞞不過去,趙肅只得承認,風輕云淡的說道:“也不算很早。”
在蘇玉徽不善的目光之下,趙肅只得承認道:“當他們借皇上之手將葉先生扣留在宮中,我便意識到這局針對我而設。”
聽著二人的對話,趙煜的神情微動,道:“難道葉先生被留在宮中的真正原因,是因為私自調查了十一年前寧王趙礫的事?”
“葉先生也在調查十一年前的事?”蘇玉徽驚訝道,而一旁趙肅略帶清冷的目光也落在了他的身上。
見此趙煜知道瞞不了他們了,只得老老實實交代道:“自從太子被軟禁、趙泓臨在朝中憑借著查出逆黨的案子一鳴驚人,竟獲得了不少朝臣的支持,這般順遂的接過了朝綱,甚至在群臣百姓們心中的威望高于經營多年的太子,葉先生覺得十分異常,所以便命人暗中調查,最后查出……”
“趙泓臨,與寧王有關?”不等趙煜的話說完,蘇玉徽瞬間就明白了過來,心底卻是一片冰涼。
“是。”趙煜緩緩點頭道,“起先我沒想著將這兩件事聯系到一起,如此聽你這般一說,便想到或許葉先生這次的無妄之災,便與趙泓臨有關。”
看著蘇玉徽略顯蒼白的臉色,趙煜后知后覺的方才想起來當初這丫頭似乎傾慕過趙泓臨一段時間,若非是趙泓臨行事過于優柔寡斷,趙肅這廝下手又太快,這花落誰家都不一定呢。
想到此處,趙煜的目光不由得看向趙肅,卻見某人臉色陰沉沉的,十分可怖。
清冷的月光將九重宮闕渡上了一層清冷的色彩,長廊下掛著八角琉璃宮燈,在朔風中呈現出一種迷離的光芒。
寢宮中,徽宗早早就歇下了,但一閉上眼便就是噩夢連連,九幽地獄,紅蓮業火,那些故人往事都化作了地獄中的惡鬼來向他索命。
十一年前宮變那日,叛軍將整個宮城團團包圍住,千鈞一發的時刻是靖王的出現解了困局,更讓他沒想到的是,他竟然會為了救他心甘情愿的擋住那致命的一箭。
溫熱的鮮血濺在他的臉上還有明黃色的龍袍上,那一刻他看著那巍峨的背影倒下,竟失聲痛哭,雖為萬人之上的帝王卻是那樣的倉皇狼狽。
所有人都變了,他也好林曦也罷都在權勢中變得面目全非,唯獨他,無論經歷過怎樣的困難與背叛,卻依舊是當初那個站在他身前、保護他的兄長!
愧疚、后悔與恐懼,這些年無時無刻不在糾纏著他。如同先帝所言,他不會是一個好帝王。
他性格優柔寡斷,永遠做不到一個帝王應該有的殺伐決斷。他的欲望自私而又陰暗,不斷的用權勢傷害最親近的人又不算的在懊悔中度過。
十一年前的叛亂是他永遠無法觸及的痛,他下令厚葬靖王,以為可以隨著王兄的死可以將一切掩埋。
他騙過了天下人,甚至騙過了自己,唯獨……騙不了她。
當她選擇那一種決絕的姿態去陪王兄,鮮血染紅了靈堂,那一副紅蓮業火也被鮮血浸染,無聲的恐懼扼住了他的呼吸,他知道她以死做了一場讓他此生無解的死局。
在廢后與太子謀反之后,他不斷的在做著同樣一個夢。
夢見了在那黑的不見底的濃夜中,身穿玄色鎧甲戴著面具的男子提劍闖入了宮門,身后是紅蓮業火,冤孽鬼魂在哀嚎哭泣。
所有的宮人都不見了蹤跡,只有他一人仿佛被釘在了萬人之上的龍椅上,緊閉的十二扇宮門被一雙無形的手慢慢打開,他一步步的走到了他的面前,摘下了面具。
冰冷的面具之下究竟是誰的模樣?在清冷的月宮照進來,他的面容鐵青,輪廓像是他的兄長……
那玄甲男子提著滴著血的劍架在了他的脖子上,冷冷的喚他——“皇上……”
不,不是趙邵驍,是……趙肅!
那一雙與他母妃相似的鳳眼,卻沒有一絲的情感,帶著嗜血的光芒讓他不寒而栗。
“我要殺了你。”那聲音仿佛從九幽地獄傳出來,“為我的父王報仇。”
脖頸之間一陣刺痛,他已經聞到了淡淡的血腥味,幾近崩潰喊道:“不……他不是你的父王,只有朕、朕才是你的父親!”
換來的,只有他嘴角譏誚的笑。
而在這個時候,天際似乎傳來了一陣清鳴,濃夜之中,竟出現了一只鳳凰一樣的鳥兒在宮城之上……
他的意識漸漸從金鑾殿消散,飄散在夜空之中,俯瞰整個汴梁城。
卻見汴梁城中萬家燈火,那鳳凰……不,不是鳳凰,是青鸞!浴火的青鸞所過之處所有的一切都淪為一片火海,燃燒成了灰燼。
青鸞亂世!
他回頭,看見趙肅持劍站在巍峨宮闕之上,嘴角帶著一抹奇異的笑看著那青鸞,看著所有的一切,在他的腳底灰飛煙滅……
“不……”他從夢靨中驚醒,看見的是宮殿內熟悉的擺設,才知道方才一切都不過是他的一場噩夢罷了……
張福喜聽了動靜捧了茶進來,見徽宗一頭冷汗,連忙道:“皇上可是做噩夢了,快喝杯茶寧寧神。”
徽宗沒有說話,接過了張福喜手中的茶盞飲了半盞,帶著淡淡藥香的茶撫平了他的不安,那一種心悸的感覺淡了下去之后,他冰冷的臉色稍緩:“泓臨送的這安神茶不錯,比御醫院那群庸醫開的凝神藥都慣用。”
聽他這般說,張福喜笑著順勢接話道:“是啊,六皇子一直最是孝順細心,朝政再忙也惦記著皇上的身體呢。”
“是啊,他是個好孩子,同他母妃一樣不善爭寵,這些年是朕冷落了他。”或許是從那夢靨中驚醒,此時的徽宗比往常時候更為的多愁善感了些。
張福喜見徽宗沉默了片刻,在搖曳的燈火下神情幽深,許久之后方才聽他道:“蘭妃也跟了朕這些年,溫和恭謹,擢封為皇貴妃。”
聞言,張福喜的神情雖然平靜,但瞳孔不由微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