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蘇玉徽是從斷斷續(xù)續(xù)幽怨的琵琶聲醒來的,渾身都酸痛的緊,頭痛欲裂,看著幽暗的山洞和搖曳的火焰,一時間分不清這里是夢境還是現(xiàn)實中。
“想不到傳言中的玉衡堂主,竟然是這般不中用。”身側(cè)傳出一道略顯嘶啞的聲音,坐在火堆邊上的小嫵漫不經(jīng)心的撥動著琵琶道,此時她沒帶人皮面具,比起夢境中那一張稚嫩的面容多了幾分陰沉,左邊了臉頰那一道蔓延至眉心的刀疤也顯得十分的觸目驚心。
蘇玉徽……
如今她內(nèi)力盡廢,與廢人無異,若是她還有一成功夫,又何至于次次被追殺到這種狼狽的境地。
不過她竟篤定了自己的身份?蘇玉徽眉頭動了動,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試探性的問她道:“你之前見過我?”
小嫵面色發(fā)白,十分狼狽的蘇玉徽一眼,嘴角勾起了一抹笑容,蘇玉徽在夢境中曾見過小嫵的笑,是那樣的明媚動人,不是中原女子的矜持與含蓄,有著南夷女子的奔放與熱烈。
可此時的小嫵,她雖然是在笑,卻依舊那般的薄涼與淡漠,卻見她緩緩道:“昔年在月宮我曾遙遙拜見過玉衡堂主一眼,那時堂主風(fēng)采無雙,并非是如今落魄的樣子。”
昔年她是月宮宮主座下唯一的女子弟子,受人敬仰,縱橫南夷是如何的風(fēng)光,哪里像如今落魄于深宅中被人追殺,勉力自保。
蘇玉徽一想到如此,心中便覺無限悲涼。隨即眉頭鎖了鎖,道:“你在月宮見過我,莫非你是……”
“我是寨子里的司花女侍……”她聲音很輕很輕,輕到那幾乎呢喃的聲音快消散在風(fēng)中……
蘇玉徽輕輕的“啊”了一聲,了然道:“原來是這樣,周蘅蕪的那朵青鸞花,是你養(yǎng)出來?”
在南夷一帶,人們都將青鸞花視為至寶,不惜千金購求,傳言中的青鸞花幾乎有起死回生之效。
南夷教派眾多,巫蠱之道盛行,那些林立的教派和隱藏在嶺南大山間的寨子中大多都將這青鸞視為至寶,只是那培育青鸞花的法子幾乎已經(jīng)失傳。
那些古老的山寨中還流傳著培育青鸞花的辦法,派遣專人種植養(yǎng)護。而那些守護青鸞花的女子,被稱之為司花女侍。
但是青鸞花何其難得,就算是尋得了花種也極難養(yǎng)活,那些美麗的少女有的就算是終其一生都難以看見花開的一天。
聽到周蘅蕪的名字,她輕輕拂動著那把破舊琵琶的手微微頓了頓,只是微微一頓,臉上依舊保持方才的漠然:“這些東西,是周蘅蕪告訴你的還是?”
蘇玉徽揉了揉發(fā)脹的額頭道:“這些都是我從夢境中看見結(jié)合一些東西推測出來的。”
小嫵同為術(shù)門中人,知曉她應(yīng)是受了她身上怨念的影響一些場景會出現(xiàn)在她的夢境中,但是從側(cè)面也可看出如今蘇玉徽雖然感受不到她身上有一絲內(nèi)力波動,但是她的靈力卻是頗深的!
緊接著,她看向小嫵波瀾不驚的面容緩緩的道出一個事實道:“其實……周蘅蕪什么都不記得了。”
一切的一切都不記得了。
那一年山谷竹樓中的驚鴻一瞥,那一把從云端飄落的青色竹傘,那一場琴簫相和的傳奇邂逅,一切的一切,都不曾記得了。
“錚”的一聲,那冰蠶絲所做的琵琶弦應(yīng)聲而斷了三四根,蘇玉徽看見小嫵的面容似笑非笑,似哭非哭,聲音幾欲有些哽咽道:“不記得了,他竟然什么不記得了。”
兩年的時間,她在仇恨中苦苦煎熬,而他卻將過往抹去,無論曾經(jīng)是深愛過還是恨過,竟然不曾在他心尖留下半分痕跡。
青色的綢緞荷包,上面用湘繡繡著嬌艷的薔薇花瓣,雖然時間久遠但是那花瓣卻依舊嬌艷如初,在角落里用著同色的絲線婉轉(zhuǎn)的繡著一個“嫵”字,隱藏的“嫵”字,像極了小女兒隱秘的心事。
“小嫵……”他緊緊的握著那荷包,只覺得腦海中似是有無數(shù)中在扎著一樣,一提及這個名字心中就有一種酸楚的痛苦,自心尖點點蔓延。
蘇玉徽說,那是他的妻子,可是為什么一點都不記得了?
他眼神通紅的看向眼前偉岸的男子,雙鬢間生了華發(fā),似是一夜之間蒼老了許多,周國公周廖道:“這荷包,是當(dāng)年找到你時,你死死握在手中的。”
自己兒子的性子他最為清楚不過,若非是最為看重的東西,也不會在身受重傷昏迷不醒的時候,依舊這般緊握著的。
周蘅蕪看著那青色的荷包,開闔著嘴唇茫然的看著他問道:“父親當(dāng)年在嶺南究竟發(fā)生了什么?”
看著他一向引以為傲的兒子這般痛苦的模樣,周廖嘆了口氣道:“當(dāng)年找到你時你受了很重的內(nèi)傷,生命垂危,語姝說你是為了尋找青鸞花被苗女所害。”
他也知道,青鸞花被南夷人奉為至寶,所以當(dāng)臨語姝解釋說周蘅蕪救母心切搶奪了苗寨中的至寶惹來殺身之禍,對這個說辭周國公沒有懷疑。
周蘅蕪傷情嚴重,他沒有在那處多做停留便帶他回了青州城請來名醫(yī)治療,但是城中的大夫?qū)λ牟∏閰s依舊束手無策。
而后臨語姝請來苗寨中的巫醫(yī)救了周蘅蕪——但是以此的代價卻是周蘅蕪會忘記一些東西。
但是當(dāng)時救人心切的周廖卻沒有多想,默許了臨語姝的做法,只要能救周蘅蕪用的什么辦法并不重要。
周蘅蕪醒后,為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周廖便同臨語姝統(tǒng)一了口徑,告訴周蘅蕪只是病了一場,忘記了一些不必要的記憶。
周蘅蕪的傷勢頗為的眼中,回了汴梁之后又臥床休息了數(shù)月。
數(shù)月之后,周蘅蕪的傷勢終于痊愈沒有再追問嶺南之事,而周夫人也因為有了青鸞花做為藥引病情也好轉(zhuǎn),周廖便將那繡著薔薇花的荷包收了起來,藏在了柜子里最底層。
那鎖起來的青色荷包,也一并將周蘅蕪在嶺南的一切記憶鎖了起來,若非到了今日周蘅蕪以決絕的姿態(tài)逼問,他絕對不會再拿出來的。
對于他而言,只要兒子回來了,妻子平安的渡過了危機,究竟在嶺南山寨中發(fā)生了什么并不是那般重要。
可是這世間的事,只要發(fā)生過便不會因為遺忘而能抹去它曾存在過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