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覺得。”王湛不緊不慢的說了這樣一句話。
那人便嘆了一口氣。“我其實不過是居中聯絡,恐怕并不能給你太多的信息。”
“不要緊,我們可以換個地方,再談。只要你配合的話。”
那人點頭,“到如今的份上,我似乎也并不能不這么做了。”他又看了一眼尚抱著琴的少年。搖了搖頭。
王湛已轉過身來,將他的動作看在眼里。那少年的神色轉為驚惶,目光不離他的公子左右。依然保持著護琴的動作不變。
他們來到一處農莊。天色漸晚。有熱氣騰騰的菜肴,在等待著。用過飯之后,王湛并不著急去找那人相談。而是面向夜空,默默看了一回月亮。他算了算胡為先與李峻的行程。又見院外菜花金黃,在漸濃的夜色中,依舊醒目。“若是云容也在的話……”
他提步向關著那人的房間走去。有些事,總是要了結的。
那名若花谷的女子,正在夜色的掩映下,在山野中穿行。她的身邊,正是被王湛看出左肩受傷之人。兩人身形輕飄,全力趕路中。只是,他們未曾察覺,青黛正跟隨在身后。
因為此次,會有若花谷人出現,王湛特意派出了青黛。她其實是得了葉如真傳之人。只是平時,不顯山露水罷了。青黛的身后,便是跟著胡為先等人。為免露了行蹤,只讓青黛一人在前尾隨。其它人等,按著青黛留下的痕跡而行。夜色寂寂,卻有人影不息。
清晨時分,李南葛換好衣衫。整理好束發。在鏡前仔細端詳了自己。見果然是衣冠楚楚,一表人材,不由得對自己甚是滿意。“如今,這副樣貌應當還是可以出去騙騙人的。”他對鏡中的自己說道。笑容很是燦爛。
他接受了沈云容的建議,收起原本想要大大捉弄一場的心思。他想,那就收斂些吧。救命之恩,當涌泉以報啊。只是看他如何報恩了。他在心里,是很有些喜悅的。很久沒能這樣動動心思了。他覺得很是心動啊。
他想起他教導過的那個少年,言行之間,倒是有幾分端正的模樣。首先態度,便是可贊許的。又勤于練習。雖然之前,走了些彎路。也是無礙的。畢竟,這不是有了他嘛。好在偏得不多。如今也是正了過來。
只是這一門之中,總是要有些規矩的。不如,趁這個機會,繞到那里去。再見見那個少年,看看他的情況,與他說一說這些個規矩,也省得后人說李南葛,當真不管那一門中事了。也是不妥當的。
畢竟,他也在那一門中修習過。雖是時日久遠些,他也是在那一門中修習完成之后,才投入另一門中的。否則,也沒有他的今天。
他覺得他一向都是尊師重道的。而且,他亦覺得,他也有責任,將他在這一門中所學。傳授給這一門中弟子。以不負當初,師父教導之恩。已免傳統流失,面目皆非。若他如今得知此事,尚且不聞不問,便是大大的罪過了。當真是有負師恩。
他想,總該盡了責任才是。在他還可以盡到責任的時候。不忘師恩,不忘根本。這一門總該是要傳承下去的。不當掌門,也是可以傳承后人的嘛。
他對教導過的那個少年,很是有些信心。再不濟,也還是有這個孩子,可以傳承的。
他終于結束了在這個清晨的裝扮,準備出門,與那三家人會面去了。
也是清晨時分,王湛結束了與那人的談話。走出了房間。他們已達成一致,今日需要出門去做一些事情。那抱琴的少年,沒有與那人關在一起。若事成,今日需放了他,帶著琴一起。那也是他們談妥的條件。
起初踏進關著那人的房間時,王湛并沒有想到可以談到一夜之久。他以為只會是簡短的對話。畢竟,他需要那人做的,很是簡單明了。
王湛在房間看見那人時,發現他雙目微閉,正在彈琴,然而,卻并沒有琴在他的指下。他只是憑空,用手指在彈。手若云中之鳳,分毫不差。仿佛正有和雅的琴音在指下流轉一般。他的面容是恬淡、平和的。
他察覺到王湛的到來,很自然的收回了雙手。隨即睜開雙目。他此時,已被點了身上大穴。并不能動用自身武力。
“先生,在彈琴,我可有打擾到?”王湛顯得很是有禮。他卻并沒有得到相應有禮的回答。
“要說什么便說吧。”那人有著不急不躁的回答,語氣里卻是漠然之態。
“我只是來與你商量一下,如何配合。”
“但說無妨,我在聽。”
王湛聽聞此語,笑了笑,在桌前坐了下來。恰與那人面面相對。彼此保持了一段距離。那人此時,正盤腿坐于木床之上。農莊之中,陳設皆為樸實。有素色床帳垂在一旁。一應用具都是結實耐用的。王湛手邊的茶盞便是竹制的,看上去,倒也實用的很。
“先生很善于音律,大約也是聽聞過伯牙與子期的故事,卻不知先生是否也曾有過,摔碎瑤琴鳳尾寒,的時刻?“
那人抬目看向王湛,不覺有冷意森然。
王湛與他對視片刻,卻有笑意。”琴音為心聲,在下不才,在竹屋之外,聽得先生彈過一曲,湘妃怨,仿佛真的失去過什么,再也得不回了。卻不知,在下可有聽錯。”
“若是論琴,我倒是可以與人論一論的。只是你確定要與我論琴?而不是其他的?”
“如今天色還早,想必先生也不會就此入睡吧?論一論琴,又有何妨?”
“確實,又有何妨?如今這般,確實也不需要有什么顧慮了。”那人側過頭來,看了看王湛。仿佛真的沒有什么顧慮般的點了點頭。
“這大約是個琴癡吧!”王湛在心中想道。
“舊傳堯有《神人暢》。古之琴曲,和樂而作者命之曰“暢”,達則兼濟天下之謂也;憂愁而作者命之曰“操”,窮則獨善其身之謂也。夫圣而不可知之謂神,非堯孰能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