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周天申一邊向劉仁走去,一邊從寸守物中取出一張保存完好的紙條。
在劉仁面前打開紙條,上面寫著三個字--荀夫子。
見到自己老師的名諱,劉仁鄭重其事的收起書卷,雙手接過紙條,和記憶中老師的筆跡認真對比,發現準確無誤后,將紙條疊好還給周天申,笑問道,“原來真是師弟啊,我還以為是問路的,不過師弟為什么不事先寫封信,好讓我這個做師兄的去接你,盡一份地主之誼。”
周天申將紙條放進寸守物,撓撓后腦勺,說道,“離開學院的時候,老師就只給了我一張堪輿圖,上面只標記了師兄的大概位置,我想著這些年師兄整天忙于事業,可能沒有時間寫回信,所以就自己尋來了。”
劉仁走在前面,指著不遠處的宅邸說道,“來,先回家坐坐。”
周天申背著竹箱走在后面,“不過說實在的,師兄你這里還真是一個風水寶地啊,靈力充裕的很啊。要是在這里修習,一定會事半功倍嘞。”
劉仁轉過頭笑道,“不愧是老師的學生,一語中的,眼光毒辣的很啊,不過修道這件事先不急,我看你這一路上風塵仆仆的,倒是像直接從仸佻碼頭過來的,先讓你嫂子給你做些熱乎飯。”
劉仁慢下腳步,和周天申并肩而行,“沒先去沿河城?”
周天申搖頭,“沒有,我是和朋友一起來到的中州,只不過在碼頭那里分開了,他現在正在沿河城等我,所以我在這里也住不上幾天。”
兩人來到宅邸門口,那里正有一個花甲老人在掃地。
見到劉仁,老人停下動作,彎腰行禮,“見過少爺。”
劉仁連忙攙扶住老人,將掃把從老人手中接過來,順手遞給周天申,“李老,我不早就吩咐過了,你年紀大了,就不要再做這些累活了,怎么又沒去靜思庵那里?”
李老嘿嘿笑著,露出一口豁牙子,“靜思庵那里太安靜了,不適合我這個老頭子,我還是愿意跟在少爺身邊,做點雜事挺好。這位是?”
看見周天申站在旁邊,手里還拿著掃把,李老笑著將掃把拿了過來,轉移話題道,“是少爺的朋友吧,一路上累不累啊,要不我去做點吃的。”
劉仁笑著拍了一下老人的后背,輕飄飄的,“李老,你又給我玩這套,行吧,既然你不愿意去靜思庵,我也不強求你,不過再不能像現在這樣,你就老老實實的跟在我身邊養老就行,其他事情都不用你干。”
李老用粗糙的手背揉了一下眼睛,有些濕潤,呢喃道,“這敢情好,這敢情好,跟在少爺身邊這么多年,也是該享清福嘍。”
“不過,我都已經把宅邸門口掃干凈了,干脆我把后院的干柴收拾收拾,免得下雨天沒柴火燒火做飯。”
劉仁無言以對,笑道,“下不為例。”
李老嘿嘿笑著,又露出了一口豁牙子,將掃把放在肩膀山,步履蹣跚的走向后院。
站在宅邸門口的兩人一起走進大門。
從外表來看,劉仁所在的這處宅邸占地不小,幾乎可以稱得上是整個鹽山地界最大的宅子了。
當走進院中,才發現別有洞天。
整個大宅子被劉仁分割成了數個院落,每個院落的作用都不盡相同。
有的院子里面是一座座假山,假山之間連有鐵鏈,上面倒掛著一只只金絲尾猴,山下則是一座座向陽生的紅色花,花蕊鮮艷,香味撲鼻。
還有的院落中只有一個池塘,池塘的正中間綻放著一朵藍色蓮花,蓮葉隨意生長在池塘上,猶如一艘艘小船整裝待發,如果用那雙幽藍色的眼眸去看,能夠偶爾看到每一朵蓮葉上都會出現一個個上身赤膊,下擺穿著一條藍色短褲的小童,小童尚未長出五官,看起來很是詭異。小童的褲子上面有一朵朵很小的蓮花熠熠生輝。池塘周圍有很多用白玉鋪就而出的一條條窄小的支路,池塘里面的池水流進支路中,再由支路流回到池塘,循環使然。
還有一個院落中空無一物,除了四面墻壁,以及墻壁上的大門之外,再沒有其他東西。
周天申曾經問過劉仁,劉仁卻秘而不宣,只說天機不可泄露。
走過了一個個內容格局都不相同的院落,終于在最后來到了一處有聲音傳來的院子。
劉仁走進院子,周天申跟在后面。
院子里面的人見到劉仁后,都紛紛停下手中的工作,作揖行禮。
有些膽大的還會在劉仁沒走遠的時候,悄悄的議論跟在他身邊的那個青年,到底是什么人,竟然會讓劉仁親自帶到這里。
周天申現在所在的院子叫做鬧市院,是劉府的下人們居住的地方,而劉仁的住所就在這座鬧市院后面,只是一個很簡單的小院子。
推開院門,劉仁喊了一句,不久,一個婦人裝扮高挑女子從廚房中走出來,用身上的圍裙擦凈手上的水珠,笑道,“趕快放下東西,飯馬上就好了。”
劉仁意外道,“夫人知道有客人上門。這是我師弟周天申,這幾天就住在我們這里,你趕快去給他收拾出來一間房間。”
那婦人指著院子后面,笑道,“放心吧,李老早就告訴我了,他現在正在外面收拾干柴,你快去看看,別讓他累著了。”
劉仁放下手里的書卷,交給自己的夫人,說道,“我馬上就去。”
劉仁走后,周天申背著竹箱,走到女子面前,問候道,“見過嫂夫人。”
女子擺手,爽朗道,“別那么客人,我叫李杏花,你就叫我一聲杏花姐就行。”
周天申拱手,“見過杏花姐。”
李杏花隨手接過周天申背上的竹箱,說道,“快去洗把臉,待會吃飯。”
沒過多久,劉仁從院子后面走回來,懷里抱著一大捧干柴。
李杏花接過干柴,向他詢問怎么不把李老請過來,其實關于這件事,劉仁也是頗為的苦惱,他表示李老還是不愿意過來和他們一起吃住,收拾好了干柴便自己走回到了搭建在宅邸旁邊的小屋,不過他已經吩咐了紫葉和韭橘,好好的照顧李老。
李杏花苦笑一聲,也只能先這么做了,隨后便招呼劉仁過去吃飯。
三人坐在一起,安靜的吃過了午飯。
幫著李杏花收拾好桌子上的碗筷。
周天申提著竹箱,跟著李杏花來到隔壁的院子,走到其中一間空閑的屋子。
李杏花站在門口,看著屋子里正在收拾東西的周天申笑道,“以后你就住在這里,然后去我們那個院子吃飯,你要是想自己做飯也行,這里什么都有,院子后面有一大片菜園,還有一些干柴,前面那個院子是仆人們住的地方,要是覺得無聊了,可以多去他們那里看看,大家都是一家人,也就沒有那么主仆分明。”
周天申只是先把竹箱里面的東西拿出來,然后從寸守物里取出一個巴掌大小的包袱,遞給李杏花,“這是給你們帶的禮物,還請嫂夫人收下。”
李杏花意外道,“送給我的,那我倒要看看是什么。”
打開包袱,從里面倒出來一些五顏六色的石頭。
李杏花不是修道者,所以看不出其中奧秘。
她本就是大大咧咧的性格,所以直言不諱道,“我當是什么,原來是一堆石頭,沒關系,禮輕情意重,我就收下了。”
說罷,李杏花便離開了院子。
身為劉仁的妻子,雖然沒有參與山莊的細鹽生意,但是她的事情也是不少。
村子里的那些娘們可是每天都在等著她的消息,只要她能穩住那些人的心思,自家丈夫的生意就能繼續做下去。雖然現在時局安穩,而她對自家生意也一竅不通,但是劉仁每天還是會給他說一些生意場上的事情,發些牢騷,甚至有時還會借酒消愁,不過那都是十幾年前的事情了。現在他們家發達了,鹽山地界所有村莊的細鹽生意全都由劉仁和另一個叫李青芒的年輕后生兩人掌控著,可以這么說,他們劉家雖然現在尚未子嗣,但已然成為了除去沿河城中的那些家族之外,最有勢力的一個家族。
這也是她為什么能夠成為那些娘們的主心骨的原因。
李杏花不懂什么大道理,她就只明白一點,只要兜里有錢,夫妻二人平安,那就算是天塌下來,都不是問題。
至于這個來投奔她夫君的年輕人,她倒是沒有太多想法。
其實有時她也在想夫君身邊確實沒有一個可以說上真心話的朋友,既然這個年輕人是他的師弟,那么他們之間的感情定當是不差的,能夠有人在外照顧劉仁,也算是能讓李杏花在家好好做事了。
離開了院子,換上一身干凈衣服的李杏花向村莊走去。
劉府所在村莊只是他們一戶人家,而且距離鹽山最近,算是處于邊緣地帶,想要找人說個話,通常需要李杏花走上好幾里路才行。
周天申并沒有當面解釋那些石頭的具體作用,一是沒什么必要,二是就算是挑明了那些石頭的用處,想著劉仁和李杏花也用不上,從大門口來到這里,見到了很多人,他能清楚的感覺到劉府當中也是有修道者的,只不過修為境界大多不高,都徘徊在人境左右,除了劉仁的地藏境和李老的地心境之外,再沒有一個地境。
不過周天申細想之下也是沒琢磨出多大問題,畢竟劉仁是做生意的,而且還是集結了身邊所有山莊,身邊有些修道者做隨從也是應該的,只不過就算是遇到了什么麻煩,想著那些跟在劉仁身后賺錢的村莊也不會讓劉仁一個人沖上去,要是他身邊真跟著一些修為境界高深的修道者做護衛,反倒會引起那些人的疑心,更不好做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