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恭賀陛下。”
底下的那些官員紛紛表示恭賀,其樂融融,笑臉滿面。
今天是除夕夜,應該喜慶,但是為啥他們卻覺得那么悲傷,謝紀最近這幾天牽連了許多無辜的官員,全部都貶到偏遠之地了,生怕下一刻便是他自己。
“陛下,正逢新春佳節。萬物復蘇,生靈歡騰。正值降下雨露天恩之時,可大赦天下,廣修仁德。”王岑首先對著皇帝進言。
“陛下,臣反對。”
謝紀這個時候出來阻攔,大赦天下,你們是想讓那些官員都回來吧,好不容易貶的,這么快又回來,那我豈不是很沒有面子。
“丞相為何反對?”
簫榆假面微笑,這件事謝紀也要唱反調。新春之時,大赦天下,不是正常的嗎?
“除夕除夕,自然是除舊迎新。如何除舊迎新,自然是更變一些不合時宜之事,譬如這大赦天下之事。”
謝紀對著眾人解釋道,大赦天下赦的是什么人?
是大惡之人,大惡之人還用赦嗎。
既然犯法了,便應該承擔責任,而不是因為天子一句大赦天下,便能將前面的罪行一筆勾銷。
“自古以來,天子無不以大赦天下彰顯仁德。但又有哪朝皇帝以大赦天下彰顯于世?陛下,大赦天下才是真正的不公。新春前犯罪遠高于其他時刻,為的便是大赦天下之時。”
謝紀說出他的見解,顧問見到這一幕臉色黑了下來。
“陛下,臣對此事不敢茍同,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若是本末倒置,則國將不國。若是不將陛下的恩德傳播宇內,萬民又怎知圣上的仁慈?”
顧問對著謝紀的說法大為批判,你謝紀將自古以來大赦天下,與國同慶的傳統給打破,為的還不是你一己之私。
更何況,這次若是讓你謝紀得逞,到時候又有多少清官被害,又有多少正直的文士被害。
“陛下的恩德是給天下百姓一份滿意的答卷,而不是做那些大赦天下之事。犯法者若隨意減免罪行,便是任由他們犯法,惡人逞兇,良民受害,又何來恩德?”
謝紀便于顧問展開一場大戰,你來我往,紛紛不肯罷休。
底下的官員懵逼了,但是也逐漸加入戰場,整個朝堂吵得跟菜市場一樣。
“夠了。”
皇帝終于忍不住了,這幅場景不是他想要見到的,原以為今天能夠和和樂樂,沒想到還是吵得不可開交。
“大赦天下,為禍害根本,往后,莫要在提。”
皇帝考慮再三之后說道,這樣一來,誰都不敢在新春前期犯罪。
其他人還要再說,看見皇帝那沉著臉的樣子便紛紛閉嘴。
“今晚除夕,簫榆,東華門的國宴準備的如何?”
“回避下,定萬無一失。”簫榆回道。
“既然如此,今日不提傷心事了。若無大事,皆退朝吧。”
皇帝對著眾人說道,這些人他真的無語了,從年前吵到年后。
就沒有幾天不吵的,不是為這,便是為那。
“丞相留下。”最后皇帝補充了一句話。
眾人退卻,只有謝紀一個人還站在那邊,皇帝喝退那些在旁的太監。
那些太監立馬離開了,連這大門也關上了,為了確保不會在像上次有人在偷聽,這次在靠近大殿的三米之外便有重兵把守,無人敢隨意進來。
因為沒有光線的透過,大殿迅速黑了下來,臨走前太監將那大殿上的油燈全部點燃,但還是不改變大殿昏暗的事實。
“新政的內容策劃的如何?”
皇帝最是關心這件事,現在所有人在意的便是這件,也許他們以為謝紀搞一個新政便是為了揚名吐氣,像前朝那樣,只是稍微的改變一點,大體還是沒有變化的。
而皇帝贊同謝紀的想法便是要像以往的皇帝那樣搞出一個名堂來,也不會有什么大不了的,雖然對他們有點不友好,但是往后還是可以變回來的。
因此并不著急,但是他們怎么也想不到謝紀的新政是全方面的變革,大到律法的修訂,小到再也不能小的小事。
謝紀看了一下自己與皇帝的距離,大概有好幾個臺階的距離,有四五米左右吧,皇帝見到謝紀有點猶豫,便說道:“上前來。”
“多謝陛下。”謝紀從下面臺階上走上去,然后將懷里面的一冊書雙手呈給皇帝。
皇帝見到這本書居然這么厚,有點詫異。
謝紀見到皇帝的臉色,說道:“這是臣用了三年的時間,便開始著手準備,只到最近,才修訂完成。”
“這便是臣送給陛下的賀禮,恭賀新春。”
謝紀說起謊來不帶一絲思索,沒有一點感到違和之處,原身確實有準備一本,但是那本與手頭這本完全不同。
那本全是要怎么搜刮民脂民膏的,收集天下財富共陛下使用的手冊。記錄了許多貪贓枉法的方法,可謂是貪贓大全。
現在他霸占原身的身體,那冊書冊自然不能讓他見面,不然里面記載的不僅是禍國殃民之法,更是確鑿的罪證。那玩意,還是銷毀了好,不讓他得見天日。
這賀禮的話,他是沒想到用什么,干脆就將這個作為賀禮,提前送出。到時候皇帝也不會為難自己。
皇帝見到謝紀這么說也沒感到什么奇怪的,好像三年前謝紀是說要給他準備一個治國安邦之法。現在差不多完成了,再加上有這么厚,也沒有其他想法。
見到這書冊上面寫道《征和新政》這四個字,心中笑了一下。果然這個謝紀還是不改其本性,這阿諛的本性還是一絲不減。
于是將這冊書打開,緩慢地閱讀了起來,見到第一頁便有點不懂了。
問謝紀道:“此頁是為何物?怎么后面都標了一個奇怪的符號?”
謝紀聽皇帝說話,便知道他是對那目錄不解,還有那阿拉伯數字。
便解釋道:“陛下,此符號是為一異國他鄉之人所傳入,臣頗為好奇,便詢問他這是何物,此人便說道這些符號對應的便是我中國所使用的漢字零至九。”
“此人是阿拉伯人,臣便為此符號取名阿拉伯數字。此數字更為簡潔,明了。”
謝紀對著皇帝解釋道,皇帝聽了謝紀的一些解釋,再加上自己所接觸的一些事物,猜想后面帶著這些數字,可能便是頁碼吧。
心里想著,也就問了出口:“此數字是為記錄頁數之印記?”
“陛下天資聰穎,一點就通。確是如此。”謝紀毫不吝嗇地拍皇帝的馬屁,皇帝聽了謝紀的這句話,很是受用。不過面色還是沒有表現出來。
皇帝看了一下這目錄頁,看了看下面的頁碼也是用什么阿拉伯數字標注,確實是有點方便。
再看看這目錄頁上面的字,眼神凝重,上面記錄了好幾個大標題,標題下面還有些許小標題。
這冊書是用上好的紙整理好的,上面的字也是用小楷書寫,清晰簡潔,令人一看便知。
為了讓古人更方便閱讀,謝紀并沒有采取現代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閱讀習慣,還是遵守古人的習慣,從右到左。這樣子寫的時候也更加方便,避免被墨水碰到衣袖。
皇帝并沒有沉迷于這清奇的目錄頁,只是對標題的內容感到興趣。沒想到這大大小小的標題有這么多。
這些標題一個標題應該代表一個政策吧。
皇帝繼續翻開下一頁,一頁一頁的看,過了幾頁終于到正文了,皇帝又感到有點詫異。
這上面這么每一句都有一個符號,在字的左下角。
“咦。”皇帝驚訝的說了個字,然后看了一下,心想,那個符號應該是隔斷字詞之間的符號。
于是便說了出來:“丞相,這符號有隔斷字句的含義,但是這符號為何各不相同?”
謝紀見到皇帝不假思索地就將用處說了出來,心想,看來古人不傻,這些內容一點就通。
“陛下,這個‘,’稱為逗號,是字句內部之間的停頓;這個‘。’表示字句的結尾,意為給他畫上完美的落幕;這個‘!’表示嘆息和惋惜等作用……”
謝紀將那些標點符號的作用一一指出來,陛下也聽得認真,點點頭,表示知道了。
皇帝驚嘆于謝紀居然會這么多稀奇古怪的事物,他也不是那些老古董,非要認死理,一定要按祖宗之法行事,也沒有對謝紀的這些舉措感到大逆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