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寧寧做完筆錄之后就離開了,在過了不久之后陳聰鏡也來到了警察局。
他說了和封寧寧差不多的證詞,就是為了讓警察相信王秋菊后來和若心見過面。
之后警察還問了一些別的問題,陳聰鏡都一一地回答了,早在他要來警察局之前就已經想好了說辭。
陳聰鏡想,他不能在警察面前有任何的異樣,如果被警察發現了,那么被抓進監獄的那個肯定是他。
因為封寧寧那個女人會毫不猶豫地為自己洗脫罪名,然后把所有的罪責都安在他的身上。
最后陳聰鏡離開了,一直在處理王秋菊被刺傷的案件的幾個警察開了一個小會,一起討論一下關于這起案件的進展。
看起來有些年長的人開口說話,“把你們最近調查到的信息都匯報一下,咱們做一個總結。”
之前在兇案現場找到了若心的耳環的那個警察立馬匯報道,“我們在兇案現場找到了嫌疑人若心的耳環,并且在她家的垃圾桶里也找到了另外一只款式一樣的耳環。”
他把耳環的照片投放到屏幕上,“而且在現場還找到了一些腳印,經過調查發現,有一個腳印是嫌疑人若心的,而且在她家還發現了沾上灰塵的鞋子。”
看到屏幕上放大的耳環和腳印,比較年長的人點了點頭,淡淡地說了一句,“繼續!”
之后又有人匯報說:“報案的人是兩個到郊外旅游的旅人,根據她們當時的說法,是其中一個人迷路了,不小心走到了案發現場才發現了倒在地上的王秋菊。”
“后來她的朋友找到了迷路的她,然后才報了警,當時我們認為她們兩個人也是有嫌疑的,但是后來經過鑒定,發現傷者王秋菊的傷是在報案的前幾個小時才被捅傷的。”
坐在桌子首位的那個年長的警察想了想剛剛所匯報的信息,開口總結,“所以那兩個報案人的嫌疑已經排除了。”
“但是,嫌疑人若心她說她當時只是在現場,她是目擊者,她看到了封寧寧想讓人殺了王秋菊。”
另外一個警察又開口說道,“只是封寧寧有不在場證明,她只是和王秋菊在咖啡廳見過一面而已,之后就離開了。”
幾個警察在簡單地開了一個小會之后,發現最大的嫌疑人還是若心。
雖然封寧寧還是有一些嫌疑的,但是卻覺得她沒有什么動機,再加上封寧寧有不在場證明。
現在的情況對于若心來說很不利,雖然她雖然是在場的人,但是她是目擊者,現在卻被警察當成了嫌疑人。
若心一個人坐在拘留室里,她覺得很冤枉,但是自己確實找不到什么證據能證明自己并沒有想殺害王秋菊。
若心正想這些一直在煩惱著她的事情的時候,一名警察開了門鎖,把她從里面帶了出來。
警方再經過一次討論之后,決定再一次審問若心。
“若女士,你承認自己故意傷人未遂嗎?”一高一胖的警察坐在若心的面前,開口詢問。
“警察同志,我真的很冤枉啊。”若心覺得自己明明就沒有做過的事情,警方非得把這莫須有的罪名安在她的頭上。
她現在心里很急,想要說什么為自己證明一下,可是卻沒有什么證據。
“你當時明明就在現場,我們問你話的時候,你卻否認了,這是為什么?”警察再一次拋了一個問題給她。
“我害怕啊,就是怕會出現現在這種情況,怕會被你們認為我是兇手,所以我才不敢承認。但是后來實在是沒有辦法所以我就承認了。”
一說起這些,若心放在桌子上帶著手銬的手急切地想要扒住其中一名警察的手,她說:“但是我是目擊者,我不是兇手,你們要相信我,只要你們去調查那個封寧寧,就一直會找到證據的。”
兩名警察齊刷刷地把自己放在桌子上的手收了回來,然后用公事公辦的語氣說道,“封寧寧有不在場證明,而且她還提供了證詞,說她在和王秋菊見面的時候,王秋菊說要去和你見面。”
若心趕緊搖了搖頭,“沒有,根本沒有這回事,我沒有要和王秋菊見面。”
“你還是承認吧,不止封寧寧一個人指認你。”
若心還是否認了,當警察問她為什么會出現在那里的時候,若心在內心里糾結了一下。
如果她說是她派人去跟蹤王秋菊的話,那么會不會又多了一條罪名?
但是在權衡了一下之后,若心還是決定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講清楚,她最后把自己派人跟蹤王秋菊的事情和警方交代了,但是她還是否認自己想要殺害王秋菊。
之前警察在對王秋菊身邊的人進行審問的時候,就了解到王秋菊和若心之間的關系,也知道她們兩個人之間勢同水火,在這樣的情況下,若心要是動了殺心也說不定。
對此若心只能為自己說幾句話,“我是恨王秋菊,恨她害死了我最親的親人,可是我恨她也只是因為她做了太多的壞事,希望她能得到法律的制裁而已。”
在這次的審問之下,若心又一次地意識到現在的情況對于她來說真的很不利。但是令她沒有想到的是,封寧寧居然會偽造證詞,說王秋菊要和她見面。
這怎么可能,在王秋菊說了想要和她做交易之后,她就沒有再見過王秋菊了,怎么還會約好和她見面。
而且警察說了,不止封寧寧一個人指證她,還有別人,到底是誰?若心怎么想也想不通。
————
韓應白在幫若心找證據的時候,發現壓根就找不到若心的不在場證明,于是他想先去見一見若心,聽聽她的說辭。
韓應白一想到這個,立馬就去了警察局。
當看到警察把戴著手銬的若心帶到他的面前的時候,韓應白的心下意識一緊,他從來沒有想過,會有這么一天,以這樣的形式和若心見面。
于是他在心底里下定決心,一定要救若心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