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惡風呼嘯,殺氣如虹。陳道東心中暗叫一句不好,慌忙間閃開半尺,原先站立的地方便已經被兩道黑影擊打的碎石滿天飛。
兩柄玄鐵雙勾戟斬在了地面上,地面便多了兩條深達尺余,長有半丈的深坑。秦英絲毫不顧,雙戟倒卷,攜了萬千砂石,往陳道東的胸膛處上削而去。用的正是秦家七十二路絕命锏中,第二十二路“追星趕月”的第三個變招。
“七十二路絕命锏”共有七十二路,前七十路,每一路都有七個變招,第七十一路名為“風云倒卷”,有八式變招,而第七十二路的“殺手锏”更是多達十四個變招。這一共的五百一十二式,已經包含了天下所有短兵的套路。
秦英雖說年齡不大,卻是百年來最最罕有的武學天才。這五百一十二式锏法,已經被他融匯貫通,施展的爐火純青。
這一對玄鐵勾戟,被他當做雙锏運轉之后,忽刀忽劍,忽鞭忽錘,忽巨斧開山,忽雙勾倒卷,忽而做鐵尺敲點,忽而點穴橛戳鞭……一時之間,刀法的凌厲,劍法的飄逸,锏法的嚴謹,鞭法的剛猛,雙勾的詭異,巨斧的勇烈,大錘的惡狠,鐵尺的古樸,點穴橛的靈動……種種武藝的特點,竟然在一對玄鐵雙勾戟中運用到了極致。
童旭呆了。這對玄鐵雙勾戟在自己手中已經足足有六七個年頭了。他卻從來沒有想到,玄鐵雙勾戟,居然能運用到這種程度。
童旭覺得自己腦子混沌了。
他曾經說,武道有三層,初入境時,須得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鍛煉體魄,舉重若輕,一拳打出,便是一拳的勁。
其后境界漸深,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收斂形式,舉輕若重,一條細柳枝,可當百斤鋼杖施展。
到最后返璞歸真,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只不過,已然是化腐朽為神奇,一拳依舊是一拳,但別人決計接不下。
可是眼下他卻是愣了。秦英的本事,決計不是第二層境界?墒,為何他用勾戟,用劍法就如同劍,用刀法就化為刀?勾戟依舊是勾戟,可用度卻是變了。
他感覺,自己曾經說過的極品武學,也許就是秦英現在做的。一招一式,不滯于物,不管用的是勾戟還是雙锏,種種武藝都可以信手拈來。那五百一十二式,雖看似有招,實則無招。那玄鐵雙勾戟,或者其他一切東西,在秦英的世界里,能信手拈來的,都是雙锏。
但是,秦英算是觸碰到了極品武學的邊緣,但是他還是要憑借東西的。所以只能算是極頂的一流高手,卻不能破門而入。
而陳道東,他空著雙手,卻能連戰秦英與童旭,足以見得,他的本事,還在二人之上。
或許,他也觸碰到極品武學的門徑了。
這層境界,童旭自己也不曾到達,所以他想不清楚,也不敢于去想。因為目前的場面上,他還容不得疏忽。
因為如果他就站在這里靜靜的想,秦英時間一久,只怕就要有危險。陳道東的手段,他不能不防。
而就在童旭一愣的功夫之間,秦英已經與陳道東過了足足七八十招,F在二人進入了一個極其微妙的境界,他們就那般對面而立,一個眉關緊鎖,一個瞑目深思,偶爾之間,一個動如脫兔的上前攻上一手,等對方將這一招接下之后,就回到原處繼續發呆……
他們已經由快打變成了慢打,F在感覺平日里用的招式已經奈何不了對方,所以就在冥想,冥想一招自己不曾用的招式,教對方防不勝防。
童旭欲哭無淚。他本來覺得,自己與陳道東有了一戰之力,可是現在才發現,自己只能與陳道東纏斗,若是當真拼命了,自己一定會敗。
而他感覺與自己差不多的秦英,卻可以與陳道東打的旗鼓相當。也就是說,自己離秦英的距離,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就好像鄰家大哥哥拍著你的肩膀,說你長大了也能像我這樣高,可你卻要等上十年。本來以為差距不大,卻在一瞬之間被拉開了。
童旭嘆了口氣,心里給自己打勁,暗道:“他比你大四歲,不急,不急,等你二十三了,你也會這么厲害的!
秦英閉著的眼睛睜開了,雙目如電,精光四溢的看著陳道東。陳道東眉頭一挑,隨即我瞪著雙眼看著秦英。過了片刻,兩人居然同時哈哈大笑了起來。
這一聲笑,好像天邊響起了霹靂,卡嚓嚓的由遠及近再及遠,轟隆隆的攝人心魄,讓旁人不禁去感嘆天地神威,而后頂禮膜拜。
角落里的十八密殺衛,已經被這內力渾厚的聲響刺激的抱頭痛哭,就連站在兩人身旁的童旭,也只覺得頭痛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