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寒羽笑天正一手拿著一塊不知名生物的烤肉吃著,一邊悠閑的趕著路。
“嗯,不遠(yuǎn)處就是桐柏山了吧?據(jù)記載,這里有一頭上古魔猿?是華夏神話傳說中孫悟空的原型?”
目光微微一凝,寒羽笑天望向了遠(yuǎn)處的一個方向~
《山海經(jīng)》中曾有記載,上古時期,大禹奉命治水,三次到過桐柏山淮水。
可是,每次大禹到來之時,桐柏山都狂風(fēng)大作,電閃雷鳴,山石號叫,樹木驚鳴,土伯壅川,天老進(jìn)兵。
仿佛有一股看不見的暴虐力量,阻止禹動工治水。
后來大禹才始知,是水怪‘無支祁’禍亂一方。
古籍中曾有描述~
“時無風(fēng)濤,驚浪翻涌,觀者大駭。鎖之末,見一獸,狀有如猿,白首長鬐,雪牙金爪,闖然上岸,高五丈許。
蹲踞之狀若猿猴,但兩目不能開,兀若昏昧。目鼻水流如泉,涎沫腥穢,人不可近。
久乃引頸伸欠,雙目忽開,光彩若電。顧視人焉,欲發(fā)狂怒。觀者奔走。獸亦徐徐引鎖拽牛,入水去,竟不復(fù)出......”
翻譯過來便是:江面無風(fēng)起浪,洶涌的波濤襲擊江岸。這時,被鐵鎖鏈鎖著的一個巨獸,突然從江底跳了出來。
其形狀像白猿,頭發(fā)雪白,背脊上長著長長的鬃毛,足有五丈多高,嚎叫猙獰,雙眼緊閉,鼻涕口水四溢,腥臭難當(dāng)。
此獸先是伸了個懶腰,然后雙眼頓開,神目如電射出五彩霞光,看到圍觀之人,暴怒異常,張牙舞爪就要抓人。
眾人倉皇逃竄,幸而鐵鎖鏈所牽絆,怪獸才沒傷到人。
怪獸癲狂蹦跳,反而拖拽著五十頭牛,倒退入水,轉(zhuǎn)眼間沉入水底,牛沉入水中都被淹死,江面也恢復(fù)平靜......
......
這段描述雖然真實性已經(jīng)不可考證,而這山海經(jīng)中關(guān)于‘無支祁’的記錄,在古華夏其他的典籍中,亦有眾多記載。
比如北宋的《太平廣記》中便有記錄:“無支祁,形若猿猴,縮鼻高額,青軀白首,金目雪牙,頸伸百尺,力逾九象,搏擊騰踔,疾奔輕利”。
而且據(jù)傳聞,當(dāng)時此地的古老部落首領(lǐng),也是通過最古老的語言記錄下了此事。
據(jù)當(dāng)?shù)夭柯涫最I(lǐng)所形容,這怪物怪青色的身體白色的頭,而且生得一雙金色的眼睛,眼睛里的光就像閃電一樣逼人,整體就像是一只猿猴,身高足有五丈。而其出生的地方,名為花果山......
......
記載中,由于這頭怪物的作祟,此大河水患一直不絕。
后來,在大禹了解之后,不由大怒,召集各大強者,雙方在桐柏山下展開惡戰(zhàn)。
禹先后派童律、烏木由出戰(zhàn),都打不敗無支祁。
最后,派庚辰出戰(zhàn),才擒獲了無支祁。
據(jù)記載,當(dāng)時,鴟脾、桓胡、木魅、水靈、山妖、石怪等數(shù)以千計的妖怪,看到無支祁被捉,都叫喊著沖了上來,想要搶走無支祁。
但卻不是大禹這一方各大強者的對手,最終散去。
后來,禹命人“頸鎖大索,鼻穿金鈴”,用大鐵鏈鎖住‘無支祁’的頸子,又把他的鼻孔穿上銅鈴鐺,然后把他壓在淮河南邊的龜山腳下,據(jù)說鎮(zhèn)壓了足足50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