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娘心中是真急了,她知道的,就只有這么多,如果這些大人還是不相信,要給她和孩子用刑的話……
她倒是沒什么,受些罪罷了,哪怕死了,都沒什么。可是兩個孩子是無辜的,他們這么小,怎么受得了司鏡門的刑罰?
梅娘的額頭都磕紅了,旁邊她的母親,老太太也是哆嗦著,要跪地磕頭。
老太太似乎有些癡呆征兆,反應(yīng)也遲鈍,從白一弦見到她的時候,她就只是哭,孩子哭,她就哭,但什么話都不說。
卷宗上記載,這老太太年紀(jì)大了,一時清醒,一時糊涂,清醒的時候,也跟好人一樣,還能燒火做飯。糊涂的時候,問她什么,都不知道。這一點,也是經(jīng)過鄰居們證實的。
老太太自從去了司鏡門,也是又氣又怕,病就犯了,一問三不知。如今見自己女兒哭的厲害,跪地磕頭,她似清醒了一點,急忙也跟著磕頭。
就連兩個孩子,都跪了下來,怯怯的無助的看著白一弦。
他們被自己的父親拋棄,本就十分可憐,還連累至此,真是于心何忍啊。
白一弦看著孩子那無辜純真的眼神,心中不由有些難受。
這吳越楠,真的該死。
白一弦嘆口氣,說道:“你們起來吧。崔中,把她們帶回司鏡門。”
梅娘聞言慌了,急忙拼命磕頭:“大人,求大人開恩,求大人開恩,小婦人要殺要剮都認(rèn)了,可孩子是無辜的,求大人開恩,求大人開恩啊。”
白一弦心中有些酸,說道:“不是要對你們用刑,只是把你們帶回去,你且放心。”
聽聞白一弦不是要對他們用刑,梅娘才惶恐的抬起頭,額頭一片紅,有些微的血跡。
魏成等人不贊成的說道:“王爺,這婦人之前就沒說實話,還把嚴(yán)大人引去了別處,不能相信她們。卑職等人覺得,還是用刑試試。”
梅娘聞言,眼神再次惶恐難安,驚懼又希冀的看著白一弦,她看的出來,面前這位年輕的大人,十分和善心軟。
她們一家人的命運(yùn),如今都掌握在這位大人的手中。她十分害怕,這位大人,會被屬下勸動。
白一弦擺擺手,說道:“本王相信,她這次沒有說謊。”
魏成等人還是一臉的不贊同:“大人,斷案不能僅憑主觀臆斷……”
白一弦說道:“她是一個母親,為了孩子,她不會說謊。崔中,把她們帶回司鏡門,還是關(guān)回之前的那個房間中,一日三餐,不得用刑虐待。”
“是。”崔中見白一弦堅持,也只好領(lǐng)命去辦。這種小事,他自然不會親自去送,只是命令手下的鏡司,將人帶回去。
梅娘見白一弦下這樣的命令,才總算松了一口氣。
她感激的看著白一弦,再次磕頭說道:“多謝大人開恩……”
白一弦擺擺手,讓人把她們帶下去。
梅娘走到門口的時候,還聽到后面魏成說道:“大人,此案是皇上親自下令督辦,如果調(diào)查不出來,皇上可是會責(zé)罰您的。
您現(xiàn)在同情她們,到時候皇上責(zé)罰起來,誰同情您呢?”
白一弦說道:“無妨,那也不能讓幾個無辜的女子和孩子受刑。她們本就是可憐人。”
崔成不由無奈的說道:“可她并不無辜……”這位王爺,心實在有些太過于軟了。
梅娘的腳步一頓,突然回頭:“大人。”
白一弦抬頭看向她,問道:“你還有什么話說?”
梅娘說道:“大人,小婦人確實不知道我相公是哪個國家的人,但他收拾衣物的時候,收拾了幾件比較厚的衣服,還帶了一條薄褥。”
白一弦一愣,沖她微微一笑,說道:“多謝。”
梅娘被帶走了。
魏成說道:“厚衣服?如今已經(jīng)是四月天了,天氣暖和的很,也就早晚寒涼一些。但也不至于要帶厚衣服和褥子吧。”
章洪說道:“楚國?或者是回棘?”
白一弦點點頭,這個時代的天氣正常,夏天不會特別熱,冬天還會很寒冷。楚國在燕朝北邊,四月份的天氣,那邊確實比燕朝要冷一些。
而回棘那邊本來就是苦寒之地,雪山眾多,也是極冷。
只是,如今回棘王子就在燕朝。吳越楠如果是回棘的,他應(yīng)該會知道,回棘王子來燕的事情。那么他應(yīng)該會去找這些回棘的王子。
可他逃了。
所以,這吳越楠,有很大可能,是楚國的。
這其實也是白一弦一開始就想過的。
如今燕朝強(qiáng)盛,周圍的國家,大部分都臣服燕朝。也就楚國和回棘不安分,喜歡出來蹦跶。
楚國二十多年前大敗,似乎從那時候,他們就已經(jīng)開始籌謀了。
那時候,他們就開始培養(yǎng)各種細(xì)作,就例如黃庸的孫媳婦。
還有從二十年前,就進(jìn)來燕朝,潛伏下來,伺機(jī)而動,圖謀日后的。就比如,吳越楠,也是很有可能的。
當(dāng)然,光憑幾件衣服來判斷,就未免太武斷了些。梅娘也是感激白一弦,能放過她的孩子,所以想報恩,才盡可能給他一些線索罷了。
白一弦命人找來畫師,畫了幾幅李三登的畫像。
吳越楠覺得自己算無遺策,布置好了一切。他以為,他放了個假信物,讓人搜出來,給他們一個假的方向。
所以他讓梅娘出去,雇人買車的事情,只要梅娘不說,就不會有人查到了。
可萬萬沒想到,有人比他更聰明,事情最終還是被白一弦查了出來。
而這李三登,就是線索。
白一弦?guī)е穗x開了租賃處,直奔城門而去。
見他們走了,那些掌柜的才總算松了一口氣,提著的心也落回了肚子里:“這回應(yīng)該是真的走了吧?不回來了吧?不會再半夜來敲門了吧?”
“得了,應(yīng)該不會回來。你們也別太擔(dān)心,如果真的是拿人,哪里會敲門,早就直接闖進(jìn)去了。”
“散了散了,走吧……”
白一弦?guī)е藖淼匠情T口,找來兩天前當(dāng)值的守衛(wèi),拿出李三登的畫像,讓他們辨認(rèn)。
現(xiàn)在不是戒嚴(yán)時期,進(jìn)出城門其實不用盤查。但一般情況,只要時間近些,都會有印象。
這一次,果然有人記得這李三登出過城。
根據(jù)這守衛(wèi)的回憶,眾人認(rèn)準(zhǔn)了方向,很快疾馳而去。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還特意問了一下,有沒有見過嚴(yán)青出城,以及從哪個方向離開的。
嚴(yán)青帶著人,駕馬離城,他們自然記得。而且,走的方向,與李三登的方向相反。
看來嚴(yán)青果然被誤導(dǎo)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