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勸住皇帝,自然也是有自己的考量的,畢竟三位王子屬于使臣。
燕朝禮儀之邦,不能隨意斬殺使臣。
而且若是殺了三位王子,回棘那邊必然會立即出兵。
燕朝雖然有炸藥,但如今才剛開始制造,還未正式投入到戰(zhàn)爭之中,所以縱然皇帝對炸藥的效果有信心,但實際上,真正應(yīng)用到戰(zhàn)爭之中的時候,會有怎樣的效用,誰也不知道。
而且由于制造的數(shù)量還不夠,所以還不能廣泛應(yīng)用。如果回棘此時出兵和楚國聯(lián)手,燕朝在前期必然非常吃力,而且會有相當大的損失。
若是忍耐一陣子的話,則完全不懼了,到時候,燕朝也不會有什么太大的損失。
因此如果現(xiàn)在就激怒回棘,則不是什么明智之舉。
怎么也得等到炸藥運到前線,那邊的使用結(jié)果反饋回來,炸藥確實所向披靡之后,再大量制造,儲備一定的量,能足以供應(yīng)兩方的戰(zhàn)斗之后,再和回棘翻臉也不遲。
不過,也正是因為炸藥還沒正式投用,所以這三位王子,在提出這樣無理的要求之后還能活著,也算是撿了一條命。
等過一陣子,炸藥運到前線,證明了其可怕之處,他們?nèi)绻囂張嘚瑟,皇帝能留著他們才奇怪了。
皇帝如今詢問白一弦對回棘的態(tài)度,以及如何處理他們。
白一弦想了想,說道:“這等番邦蠻夷,已經(jīng)漸漸顯露其野心,留著始終是個禍端。”
歷史上,自古至今,這種番邦游牧民族,對我國歷朝歷代,造成多大的困擾和損失,恐怕是個人都知道。
回棘以前看上去老實,現(xiàn)在已經(jīng)開始不老實了。
如果還留著他們,他們難保不會跟歷史上的突厥、柔然等蠻族一般,進攻燕朝,并時時對邊境進行突擊和騷擾。
對他們?nèi)蚀龋褪菍ρ喑吘嘲傩盏牟蝗蚀取?
皇帝意外的看了白一弦一眼,他從之前白一弦支持黃庸出兵便知道,白一弦這個弱書生,骨子里十分好戰(zhàn),與別的書生不一樣。
他這回答,皇帝是十分滿意的,很合皇帝的心思。
不像那些老家伙,一個個的百般阻擾,找諸多借口和理由,就是不想開戰(zhàn)。
皇帝早就不想留著回棘了。如今有了炸藥,還怕個什么來的?
可即便有了炸藥這么強力的國之重器,那些主和派的老家伙們,也一個個還是瞻前顧后的,不愿意出兵,而是力求以和為主。
說什么現(xiàn)在燕朝正在跟楚國開戰(zhàn),已經(jīng)將我朝的大部分的兵力和軍餉都牽扯過去了。
回棘本來就是易守難攻之地,現(xiàn)在實在沒有多余的精力和軍餉再去對付回棘。
一旦惹急了回棘,讓他們跟楚國聯(lián)起手來,這可就更加糟糕了,我燕朝必定會異常吃力,而且說不定,一個不慎,就玩火自焚了。
說什么炸藥即便厲害,但也不是萬能的。軍餉兵馬糧草跟不上,這是個大問題。
等等等等,一些列的問題,反正就是找各種各樣的理由,不想對付回棘。
皇帝心中氣的不行,故意問他們,既然不想出兵,那對于回棘這次提出的要求,又該如何對待。
有的臣子說,再商議一下,讓他們降低要求,降到一個可以接受的范圍,也可以暫時同意。
只要他們不出兵,不跟楚國聯(lián)手便可,此乃緩兵之計。
還有幾個,竟然還說什么,實在不行,就先同意了再說。等跟楚國戰(zhàn)爭結(jié)束,再跟回棘談條件。
還一個個大義凜然的說什么,這是為了燕朝著想,說什么燕朝跟楚國、回棘,同時開戰(zhàn),一定會國家大亂。
兩面兼顧,必然會兩面皆失。他們也是為了燕朝的穩(wěn)定,為了讓燕朝百姓免受戰(zhàn)火荼毒,不至于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皇帝雖然不耐煩,但有時候,還真無法反駁他們。
皇帝雖然不喜歡白一弦的真正身份,但對于他的想法和能力,卻是非常喜歡的。
原因無他,因為皇帝發(fā)現(xiàn),白一弦除了能力強,不貪婪,是真心實意的為國家為百姓辦事兒,而且他的很多想法,都非常的符合皇帝的心意。
所以拋去一切的身份不談,對于白一弦這個人本身,皇帝是非常的滿意和喜歡的。
唯一可惜的就是,他的身份,抵過了他所有的好處。
皇帝時時都在想,如果白一弦,不是老五的孩子有多好,如果他是自己的孩子該多好。
可惜這世上,沒有如果。
皇帝說道:“白卿的意思,與朕的意思,倒是不謀而合。回棘的問題,也是困擾朕許久了。
他們?nèi)鐗︻^草一般,而且每每都趁著我朝與楚國開戰(zhàn)的時候,便跳出來蹦跶生事,讓朕心中,實在是不順暢的很。”
白一弦說道:“這確實是個問題,如今回棘已經(jīng)漸漸展露出了他們的野心。要那么多的資源,不外乎就是想壯大他們自己的力量。
等到他們的勢力強大,野心膨脹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便會對我朝造成危害了。所以,我們絕對不能養(yǎng)虎為患。
既然他們想要趁機要挾我朝,那我朝便干脆對他們出兵。要么將他們打怕,要么直接打死。
回棘那邊雖然是貧瘠之地,但擴大一下我朝的版圖,也沒什么不好的。開疆擴土,當是一大功績。”
白一弦的一番話,說的皇帝心中十分的舒坦。尤其是開疆擴土這四個字。
歷朝歷代的帝王,哪個不想開疆擴土,擴大自己管轄的版圖呢?
如今要武,有炸藥。
要軍資,那香皂肥皂已經(jīng)可以提上日程,煙花鞭炮也是一大收入。
要軍隊,燕朝可并不是只有黃庸所率領(lǐng)的那么一只軍隊而已。
養(yǎng)病千日,用兵一時,其余的幾只軍隊,也可以派上用場了。
武力、財力、人力都有了,唯獨缺的,只剩下一個帥。
燕朝的帥才并不多,除了黃庸之外,沒幾個能用的。就連黃忠燕,是黃庸的兒子,也是黃庸親自一手教出來的,都要差一點事。
回棘那邊,原本就是易守難攻的。尤其他們的戰(zhàn)斗方式,讓燕朝軍隊十分的不適應(yīng)。
這種時候,一個厲害的將領(lǐng),就更加的尤為可貴了。
皇帝左思右想,也沒幾個合適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