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胖子連連點頭,將這些都記了下來,白一弦說道:“這些事情,在一開始的時候,就要搶先交代清楚,最好是在門口列一個牌子,將規(guī)則寫在上面。
還有這個秩序,一定要維持好。還有,貨要跟上,這段時間,要么加班加點,要么大量招人趕工。
總之還是那句話,我們必須在限期降價銷售期間一直保持布匹的供應,絕對不能出現(xiàn)斷貨供應不上的情況。”
白一弦越說越快,蘇胖子也不愧是生意人,一點就透,記得也是飛快,隨后,三人又討論了一些細節(jié),覺得沒有問題的時候才最終散去了。
白一弦本來是決定第二天就帶著元兒去杭州的,不過想來想去,決定還是等這次促銷結束了之后吧。
萬一中間再出現(xiàn)什么問題,有他在一邊,也好能及時解決。
到了第二天一大清早,蘇胖子就起來了,急匆匆的召集了幾個店鋪的掌柜和伙計,包括紡布和染坊的負責人,給他們開了一個緊急會議。
派人做宣傳,寫告示牌等等的,等到白一弦起來的時候,蘇奎已經(jīng)將全部的準備工作都準備完畢了,效率真是杠杠的,讓白一弦都不得不佩服。
白一弦吃過飯,閑來無事,便抱著元兒,帶著小暖和撿子,準備去蘇家的店鋪看看。
蘇家一共有三家店鋪,位于五蓮縣主道上的,也是距離蘇府最近的一家,屬于總店。也是這一家店搞活動,白一弦便來到了這里。
雖然是昨晚才定下的計策,不過蘇胖子還是很有能力的,今天一早,他并沒有立即施行,而是將時間定在了中午的未時。
還有一上午的時間可以做宣傳,胖子為了這事,派出去不少人,甚至還臨時雇傭了一些,在街上傳播消息。
但效率還是慢了些,白一弦覺得這個時代雖然沒有網(wǎng)絡,但可以印制一些傳單啊。
于是他沒有進入店鋪,而是直接去了印刷行準備印制一些傳單。若是印制出來,那就是這個時代的第一份小廣告呀。
誰知道到了印刷行,這里的人態(tài)度十分傲慢,而且印刷速度不但慢,質量差,還非常的昂貴,一上午的時間根本印不出來多少份。
白一弦這才想起來,歷史上,北宋之前都是雕版印刷,一直到宋仁宗的時候,才有一個叫畢昇的發(fā)明了活字印刷術。
這里的朝代雖然跑偏了,但印刷術同樣是雕版印刷,并無改進,所以速度極慢。
現(xiàn)在時間就是金錢,白一弦可沒時間等他們慢慢雕版印刷,更何況,印那么三五十份根本沒啥用不說,還死貴。
想了想,白一弦轉身出了印刷行,又將眼光投在了撿子的身上。白一弦對著撿子附耳說了幾句話,又掏出一些銅板作為資金,撿子便拍著胸脯答應了下來,很快便消失在人群之中。
散播消息,一是青樓楚館,二是說書的茶館酒樓,再就是這些乞丐了。
乞丐們遍布大街小巷,關鍵是便宜,就剛才那么一袋子銅板,加起來還不到一兩銀子,就能辦成很大的事。
做完這些之后,白一弦就去了蘇家的店鋪,蘇止溪和蘇胖子都在這里,為中午即將到來的促銷做著準備。
見白一弦來了,蘇止溪笑道:“白大哥,你來了,你看看這個,這么寫,可以嗎?”
白一弦點了點頭,說道:“很好,很不錯。”
蘇奎說道:“哎呀,賢婿,來的正巧,快來幫我想想,還有一個問題有些不太明白。”
……白一弦剛一進去,就被蘇止溪和蘇奎抓住了,他只好將元兒交給了小暖,自己也忙碌了起來。
快到未時的時候,店鋪中的人有些緊張,尤其是蘇奎和蘇止溪,不知道這個計策的效果怎么樣。
如果還是不行,那就只好按照之前蘇止溪說的笨辦法了,但那無疑損失太大了。
P首V發(fā)}0、
兩人正緊張的時候,卻見有一名婦人直沖著蘇家的店鋪就奔了過來。
有客上門,店中伙計急忙一臉笑容的迎接了上去:“這位嬸兒,里面請,請問需要點啥?”
那婦女說道:“我聽說,你們今天店里搞活動?所有的布匹綢緞全部都是半價銷售?有一些,甚至三折,可是真的?”
伙計笑著說道:“自然是真的。”三折的其實是一些比較老氣的庫存貨。
那婦女不放心,問道:“那解藥,你們也給吧?”
伙計急忙說道:“給,免費給。”
那婦女頓時滿意了,說道:“這么滴,我選選,買點回去……”
伙計說道:“對不住,嬸兒,咱們這是限時出售,到了未時,才打折,現(xiàn)在還不到點。您看,那邊牌子上寫著規(guī)則呢。”
那婦女說道:“啥?這打折還規(guī)定時辰?你別給我指什么牌子,我又不認字。”
伙計跟她解釋了半天,那婦人看看時間,還有一個來時辰,便說道:“成,那我一個時辰之后再來。”
說完,就直接離開了。有了這第一個,后面就不斷的有人來詢問,有些人問完之后,覺得時間還早,就先返回了。
而有些聰明的,就干脆站在了店外等候:不是說排隊嗎?我先排上。
漸漸的,隊伍里的人就多了起來。一般情況,人都有從眾心理,和喜歡看熱鬧的性格。
很多人見到蘇家店鋪門前排起來長隊,他們自己就會跑過來問發(fā)生了什么事。
白一弦要求排隊,其實也是在為蘇家的店鋪造勢,你看這兩邊的店鋪,雖然不至于冷清,就算再爆滿,那也是進入店鋪才能看的出來。
而所有的店鋪之中,唯有蘇家店鋪的門前排起了長隊,這本身就是一種證明。證明蘇家的毒布料事件已經(jīng)過去,證明蘇家店鋪的綢緞依舊受歡迎。
很多不明所以的人在問完之后,也會自覺的加入隊伍之中。因為人們都有貪小便宜的心理,所有人都覺得,半價甚至是三折,實在太劃算了,過期不候呀。
于是隊伍越來越長,當快要接近未時的時候,門外的隊伍竟然已經(jīng)有二三百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