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久沒做噩夢了?
似乎那一次做噩夢摔到了床底下過后,就再沒做噩夢了,可就在剛剛,我他娘又被嚇醒了。
夢里的一幕幕似乎還在我眼前轉悠,那血紅色的紗巾,碎裂的人臉,我也搞不懂為什么會突然做一個這么奇怪的夢。
外面天已經大亮了,我聽到朱三的呼嚕聲還在持續,就知道這家伙還沒睡醒。
我深吸了一口氣,打開窗戶準備通通房間里的晦氣,可這窗戶一打開,一塊紅色的東西就直接飄進了房間。
不偏不倚,正好貼在我的臉上。
猝不及防之下,我如同一只炸毛的野貓,瘋狂把臉上的紅色紗巾給弄下來,可越是這樣,那紗巾就好像貼在了我的臉上,一動也不動。
最后我怒了,一把把紗巾從臉上扯了下來,而后狠狠摔在了地上。
也是到這里,我才突然覺得事情沒這么簡單,昨晚的夢,包括現在這一幕,大清早哪兒來的邪風把這紗巾給吹上了天,還特么不偏不倚,剛好在我打開窗戶的一瞬落進了我的房間里?
我一刻也呆不下去了,至少我要弄清楚眼前這件事。
不過這里的村民顯然不會好好配合,甚至如果真的跟朱三昨天晚上說的一樣,還有人密切關注著我們的話,恐怕想要調查調查還不會那么一帆風順。
原本我是打算跟朱三今天帶上設備就離開的,可昨晚的夢讓我一時間失了分寸。
那女人我很確定她就在水塘里,昨天把小女孩兒抓下去,還有昨晚我看到的那個黑影,包括之前救小女孩兒的時候,出現在水底的那張白色的臉。
這一切無不說明,在水塘里有水鬼!至于有幾個我不清楚。
通常水鬼大都是冤死之人怨氣凝結在水底無法徹底釋放,這才在水中成了鬼。
他們會將來往的人,不管是在水塘邊,還是靠近水塘里的,誘惑下水。
古時有很多說法說是水鬼會找替身,只要他把人拉到水里面去,就可以超脫怨念,再次投胎,而被他抓下去的那個人,就代替他成為新的水鬼。
可真正的水鬼是不可能投胎的,否則撈尸人也就失去了真正的意義。
水鬼想要投胎,必須是有人把他的尸體從水里撈出來好好安葬,如此一來,才有可能真正的得到解放,再世為人。
一般的水鬼怨念極強,不過也有少數,就比如之前在洪河水底的孟然,她的怨念就極少。
這么想著,我叫醒了還在熟睡的朱三,跟他說了自己心里的想法,還有就是昨晚的夢和今天早上吹到我臉上的紗巾。
“你小子沒病吧,不是什么事情都要我們來管,那些天底下的事兒,我們是不是都要管?”
朱三看來不太愿意,甚至有些反感。
“這村子里的人態度你也看見了,就這樣,你要是真的多管閑事兒,我擔心他們會對你不利。”
我面色有些尷尬,這才悠然道:“這不是有你的么。”
不成想我這句話恰好是朱三不喜歡聽的。
“我說兄弟,我是人啊,你讓我對付鬼我在行,可對付人,我也只能打一個,你看我這身子骨,我可能還沒你能打。”
朱三說著,還故意在我面前露出了他的膀子。
朱三本來就不是很胖,甚至有些瘦弱,被他這么一鬧,我剛才的想法頓時涼了半截。不過也不是毫無辦法,我依舊還想爭取一下。
“那要不今天先不走了?我想留下來觀察觀察!”
朱三那邊并沒有持反對意見,只是輕言道:“看你心情吧,反正這趟老子是跟你出來的,你別讓我回不去就成。”
朱三這話里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今天我就是跟你來的,所以你最好什么能夠威脅到我的東西都不要碰。
可人生在世,哪兒有天天不身處危險之中的。
這么一想,我也就心安理得起來。
我又去找了賓館的那位大嬸,不過她不在,我倒是看到了另外一個人,一個看起來也就十二三歲的女娃子,正在院子里打掃衛生,似乎是昨晚那大嬸的女兒。
大人們一般很少提及的東西,小孩子卻往往更清楚,甚至不會有太多的隱瞞。
這么想著,我就打著哈哈下了樓。
“你好。”
看似無意,我跟小女孩打了聲招呼,后者回頭一看,一開始還有些詫異,不過反應過來我是昨晚的租客時,就很快松懈下來。
“你也好,起這么早呢!”
我笑著點了點頭,這才有意道:“一夜都沒睡好,老做噩夢。”
“都這么大的人了還做噩夢吶。”
小女孩對這個話題似乎很感興趣,只見她把掃帚放在一旁,這才小聲道。
我笑了笑,而后繼續道:“誰說做噩夢要分大人小孩的,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兒,就是夢到一些不干凈的東西。”
小女孩的興趣被我完全提了起來,可能我看起來年紀也不是太大,所以在我這么說的時候,小女孩就指了指那水塘所在的位置,而后道:“我聽媽媽說你們昨天是從那個方向過來的,還從水塘里救了一個小孩兒對吧。”
這一點倒是我沒有預料到的,沒想到昨天那位大嬸并沒有將我的話當成耳旁風,甚至還告訴了她的女兒。
我點了點頭,而后四顧一遍,發現四周沒什么人之后,這才小心翼翼的道:“對啊,不過昨晚的噩夢,似乎就是跟那水塘有關!”
被我這么一說,小女孩小臉一緊,居然很快道:“你們可要離那個水塘子遠一點,我爸說那水塘里有妖怪,會吃人,聽說兩年前有人請道士做法,結果那道士第二天就只剩一身衣服在岸上,整個人都消失不見了,財物那些也都還在岸上,不然村民可能都以為他跑路了。”
小女孩兒這么說著,趕緊小跑到大門前,發現沒人進來后,這才小心翼翼道:“我這都是聽老爸說的,他不讓我告訴別人,你們可不要說漏嘴了,不然我會挨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