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如果不是老爺子,李應確實不會給趙父他們開招待所住。
但是老爺子在,老爺子對他們好,他又在老爺子的眼中看到了幾分復雜和不舍。
因為孩子們的不喜,趙爺爺從來都不會說這些的。
李應如果沒看到就算了,他看到了不能置之不理。
只是他退讓了,卻又保留了一步。
等李應出去了。
旁邊的王同志朝著趙爺爺安慰道,“老爺子,您該高興的,孫女婿明事理,懂事理,連您的情緒都能考慮到,把向青嫁給他,您不擔心的。”
趙爺爺嗯了一聲,“我就是心疼他。”
“李應這孩子,比我們家向鋒多了一個心竅,他是七竅玲瓏心了,每次考慮別人的時候,就會委屈自己。”
“這樣好,也不好。”
外面。
李應送了趙父和姚素蘭去了招待所,用他的證件給他們開了一間房后,又帶他們去了食堂打飯。
看著他們都吃過了,李應才回去,不過他回的不是自己家,而是去的趙家。
王同志和趙爺爺去了李家住,趙家這邊就只有陳美娜和趙向鋒了。
陳美娜在晾衣服,趙向鋒在擰干衣服,兩口子做活搭配非常完美。
李應就是這個時候來的。
陳美娜把衣服遞給了趙向鋒,走過去接他,“大哥,你怎么來了?”
李應簡單的說完,“我讓岳父和岳母在招待所住著了。”
這話一落,趙向鋒就擰眉,顯然他很是不贊同這件事。
李應嘆氣,“我本來是想讓他們直接走的,但是看到爺爺眼里有不舍。”
“但是他沒開口。”
“我便主動挽留了。”
趙向鋒沒說話,陳美娜說,“大哥你做的是對的。”
“不管我婆婆在不好,那是她的事情,我公爹來看望向青和孩子,這一點心不壞,再加上爺爺確實思念他兒子的。”
趙父在不好,那也是趙爺爺唯一的兒子,這爺倆幾乎半生沒見過面。
尤其像是現在這樣,趙爺爺年紀也大了,他們都知道的,見一面就少一面。
趙爺爺沒提,那是為了孩子考慮,他隱忍了下去,但是李應考慮到了,這是孝順。
只能說一碼歸一碼。
趙向鋒聽完,他默然了下,“你比我做的好。”
在處理親人關系上,李應一直都比他做的好。
“不是我比你做的好。”李應摸了一根煙,但是想著孩子還小,向青也才剛生完孩子,他便忍了下去,“是因為我是局外人,旁觀者清,向鋒,這一點我比你看的清楚。”
“說白了,他們都是我的外人,所以我每次處理事情,都是爭取利益最大化。”
“你不是,他們是你親人,你容易被蒙蔽雙眼,還容易被氣到方寸大亂。”
“那是因為你們有血緣關系的羈絆,有親情關系的在乎。”
這話說的真好。
“那你讓他們住招待所了,后面——”陳美娜沒說完,李應卻聽懂了,“看情況了,我讓岳父看好岳母,白日里面他們想看孩子就看,但是前提是岳母不能在去氣向青了,如果做不到這點,我就還是把他們給送走。”
陳美娜嗯了一聲,“你把握得住就好。”
“你不生氣?”
李應有些試探地問陳美娜。
畢竟,他們這些人里面,和姚素蘭最相看兩厭的是陳美娜。
陳美娜笑了笑,“我氣什么,一碼歸一碼,我和我婆婆之間已經這樣了,但是我公爹既然是好心,那就讓他留著吧。”
“人啊,這輩子清官難斷家務事。”
更別說,這種血緣關系了。
李應聽完,他有些意外地看著陳美娜,“長大了不少。”
陳美娜笑了笑,看著在晾衣服的趙向鋒,“我這不是在長大,而是不想讓趙向鋒為難。”
也是相處久了,她才明白這個道理。
在處理這層關系上,趙向鋒其實比她更痛苦。
趙向鋒默然了下,把衣服晾好后,過來緊緊抓著陳美娜的手。
李應看到這一幕,便沒有在打擾他們。
陳美娜不去關心,趙向鋒去不去和趙父和姚素蘭有聯系,她就每天上班下班,讓自己忙碌起來。
根本沒空想這些了。
漁業合作社的事情多,每天忙到倒頭就睡。也不知道是運氣,還是說趙向鋒和李應故意安排了。
陳美娜起碼在家屬院住的這半個月,幾乎都沒和姚素蘭碰頭。
這也挺好。
一直到小海洋洗三的這天,陳美娜這才去了李家,和姚素蘭碰上頭。
雙方見面。
誰都沒說話。
姚素蘭哼了一聲,出去買東西了。
陳美娜看著也不惱,她提著一簍紅雞蛋,一簍魚膠過來,遞給了趙向青,“坐月子坐的怎么樣?”
她就照顧了趙向青在醫院的那一周,趙向青回家后,陳美娜去漁業合作社忙了,所以她也是有一段時間沒過來了。
趙向青眼瞼處帶著幾分青黑,“別提了,晚上孩子哭鬧的厲害,根本休息不了。”
“對了。”
她小心翼翼了幾分,“嫂子,你剛進來的時候,看到她沒?”
陳美娜很快就明白了,趙向青口中的她是誰了。
她嗯了一聲,抱著小海洋在屋內轉了轉,她其實不太會伺候小孩,抱孩子的姿勢還沒有趙向青標準。
抱了一會小海洋不舒服,便哇哇哇哭起來,趙向青立馬接了過去,“我來吧。”
哄了小海洋不哭吼,趙向青這才問道,“她沒找你茬吧?”
陳美娜搖頭,“那倒是沒有。”
在她眼里,那一聲哼是算不上的。
趙向青還想說些什么,姚素蘭拿著干尿布進來了,她進來后熟練的接過孩子,開始給孩子換起了尿布。
一邊換,一邊嘀咕,“海洋啊海洋,你可給老李家爭光了啊。”
“也是你媽會生,一生就生個帶把的,給老李家傳宗接代了。”
“不像是某些人啊。”
姚素蘭似乎意有所指,“嫁進來三四年了,也不生個孩子。”
“真是沒用。”
“我就是養個母雞,養了三四年,都能給我下個雞蛋,有些人倒是好,嫁進來三四年,連個母雞都不如。”
這話一落,屋內瞬間安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