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匆匆如流水,蘇寧和林婉兒的婚禮舉行了,幾乎是一場非常盛大的東方婚禮。
看著眼前這個明艷動人的新婚妻子,蘇寧可謂是心滿意足的,“婉兒,以后你就是我的妻子了。”
“嗯,余生請多關照。”
“來吧!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我們還是不要浪費寶貴的時間。”
“啊……”
就在蘇寧和林婉兒享受洞房花燭夜的時候,薛寶釵卻是感到失落一個人獨守空房,但是她也知道有些事情都是早晚的,她一個小女人根本就是改變不了什么。
……
緊接著京城又是發生了一件大事,身為金陵四大家族的賈家被抄家了,一干賈家嫡系都是被打入了牢獄。
此時的賈元春可是剛被冊封為“賢貴妃”,并且還懷上了皇帝的子嗣,還得到了皇帝的特許,能夠回家探親,照理說賈家應該受到榮寵,為何卻遭到抄家?
論及世間的繁華之處,江南地區無疑是首屈一指。
擔任江南織造的賈家,自然是一個富裕顯赫的大家族。
由于江南織造并不隸屬于六部,而是直接受內務府管理,負責監督江寧、江蘇和杭州三個織造局,歸類為皇商。
因此,賈家能在當地富有也就毫不奇怪了。
在清末期間,身為皇商的胡雪巖同樣位于江南,他的財富可以與國家相抗衡,甚至能夠承擔左宗棠收復新疆時所需的軍費。
因此,賈家的財富在江南地區無與倫比。
林黛玉進入賈府時,就能見到一些端倪。
文本提到,街道東端是寧國府,而西端則是榮國府,這表明整條街上僅有兩座府邸,且都是歸賈家所有。
這種建筑規模幾乎可以與京城的王府相媲美了。
林黛玉在轎子上坐著,看到賈府門前“排列”著十多個“穿著華麗衣服”的人。
顯然,這些人就是賈府的“門衛”,而且他們都能夠身著“華服”。
正門并未開啟,僅側門即可容許轎子進出。
即使到了門口,黛玉并沒有下轎,而是繼續被抬著,走了大約“一射”的距離,大概在一百五十米到二百米之間。
最令人震驚的是,陪同她一同入賈府的“婆子”們也是乘坐轎子的。
此時,外門的轎夫離開了,換上三四個年輕的侍從來抬轎子,他們又走了一段距離才抵達賈母的住處。
接著,她從轎子上下來,走過一段長廊,繞過屏風,又穿越大廳,最終才抵達主房。
從眾人的服飾可以看出賈府的興盛,他們本身就是絲錦的制造者,因此所穿的衣物都是皇室專享的緞錦。
王熙鳳所穿的一件五彩緙絲褂,相當于普通人家一輩子的收入。
更不用提金銀飾品了,像玉墜、金項圈以及象牙簪子,這些都是她們日常穿戴的一部分。
即使在賈珍去世之際,賈家為了讓賈珍的葬禮顯得更加體面,不惜花重金購得曾被忠親王青睞的棺材。
然而,在整個賈家中,只有家政掌握了一定的實權,盡管賈珍也有一個官職,但實際上并沒有任何權力。
在這種奢侈的消費下,賈家即使擁有巨額財富,最終也會耗盡所有。
這偽裝的繁榮,最終因一個事件而崩潰……
賈元春是賈寶玉的親姐姐,是家中的嫡長女。
她自小舉止得體,容貌出眾,后來參加了選秀,最終成為后宮的一位女史。
這個職位的主要職責是陪伴皇后,協助撰寫文書和奏折。
后來她得到了皇帝的寵愛,最終晉升為常在或貴人。
盡管賈家因元春而成為皇親國戚,但她在宮中的地位實在有限,根本無法引起皇帝的關注。
就在此時,元春意外地懷上了皇嗣,并且被提升為“賢貴妃”,這一消息如同給賈家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在清朝,后宮設有兩宮六院和十二位妃子,如果能成為妃子,說明元春經常會受到皇帝的寵愛。
只要在皇帝面前對賈家說幾句好話,隨便給予一些封賞或小職務,就能夠將賈家從困境中解救出來。
成為妃子后,元春得到了皇帝的批準,可以在元宵節這一天回家探親。
賈家憑借其敏銳的政治洞察力,感受到其中隱含的一線“機會”。
妃子回家看望親人時,必定會有一群宮人跟隨。
若能借此機會向他們展示賈家的實力和誠意,便更好不過了。
只要好好招待這群人,他們回到京城后,必定會如實向皇帝匯報。
只要能獲得皇帝的認可,隨意賜予幾百萬兩銀子,或者封個小官,這將使賈家更上一層樓。
在康熙皇帝的統治下,由于對佟佳氏的鐘愛,皇帝不僅將她的父親封為一等公爵,還贈予他千金,以幫助他建造住所。
因此,賈家決定冒險一試。
他們在兩府的后院中選定了一塊區域,開始大規模建設,興建了大約二百多畝的大觀園。
此時,賈政也逐漸加大了對寶玉的教育力度,例如在大觀園修建完成后,他便讓寶玉當眾展示他的才華。
由此可見,賈政希望藉此機會讓自己和兒子寶玉引起皇帝的關注。
沒想到,這次全力以赴的“反擊戰”,反而成了賈家覆滅的引信。
省親結束后,賈政既未能引起皇帝的關注,也沒有獲得任何封賞,前后花費了幾百萬兩銀子,卻連一點回報都看不到。
他更加憂慮的是女兒元春回宮前的神情和叮囑。
元春在離別時究竟說了什么,能夠讓久經職場的賈政感到如此緊張?
省親結束后,賈元春在上轎前對大家說道:“如果明年還有機會回家,一定不要如此奢侈浪費。”
如果她從貴妃的立場出發,向賈家表達這番話,那么這實際上是客套之辭,旨在向外界顯示妃子的節儉。
但是觀察她此次回家的表現,她并沒有以“貴妃”的身份自居,而是將自己視為“賈家女兒”。
初次見到賈母和王夫人時,她便感慨道:“當初送我去那深院后宮,不知道要過多久才能再與你們相見……”
說完后,她哭得抽抽搭搭。
看到父親賈政,她再次說道:“貧窮的家庭能夠享受天倫之樂,但我們這一家富貴了,卻無法相聚,實在讓人覺得沒有意義。”
從這番話中,可以看出賈元春并沒有把自己視為皇家妃子,而是更認同于賈家的女兒身份。
從女兒的視角來看,她明顯察覺到賈家這次的開支非常龐大,幾乎可以與皇室的奢華相提并論。
因此,她對賈政所說的這句話,是希望父親下次能夠收斂一些,這樣過于張揚遲早會招致懷疑。
通過元春在整個過程中的表現和言語,可以看出她雖然被冊封為“妃子”,但在后宮的生活卻并不幸福。
尤其是在清朝,漢族妃子往往會受到歧視。
如果有娘家的人支持那就好了,不過賈家不僅無法幫助她,反而可能會給元春帶來麻煩。
果然,皇帝看到賈家如此奢侈浪費,再對照空蕩蕩的國庫,便隨意找了幾個罪名對他們進行了抄家。
遺憾的是,最終只抄獲了六萬兩白銀。
根據原作者的真實經歷,當時雍正皇帝派遣李衛在江南地區處理私鹽問題,并整頓腐敗官員。
歷史上的雍正因國庫匱乏而頻繁搜查財產,因此被后人稱為“抄家皇帝”。
雖然元春已對賈家發出了警告,但一切都已為時已晚,最終賈家還是走向了敗亡,分崩離析。
然而蘇寧知道這完全都是賈家自己作死,在皇帝宣布推行攤丁入畝和官紳一體納糧制的時候,賈家竟然能抱著僥幸心理視而不見。
這樣的行為自然是惹怒了皇帝,所以便是找了一個由頭抄沒了賈家,只不過最終看在賈元春的面子上,還是給賈家留下了一線生機。
……
封建時代抄家的“家”,通常指的是家產和家人。
被抄家者的妻子,兒女,家人,牲畜,產業全部被沒收入官。
年輕女性,待遇好點的被賣進妓院,差的直接發配軍營當軍妓,在清朝還會被貶為奴發配邊疆。
抄家多半是突然襲擊,肯定不會事先通知,先將府邸圍住,然后家眷全部控制住,挨個搜身避免夾帶,接著翻箱倒柜甚至掘地三尺,將值錢的東西全找出來充公,包括房產田地這些不動產。
古代抄家算得上是一種嚴重的刑罰,但不是主刑,它只是一種附加刑,抄家的力度,除了所犯之罪的嚴重程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皇帝開恩的程度。
如果皇帝想要寬容一點,就可能會在諭旨上注明。
古代皇帝下令對官員抄家,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考慮:首先,是懲治貪腐的需要。
其次,就是對一些官員進行嚴厲的打擊,使其不能翻身。
最后就是朝廷缺錢,抄家能夠收獲大批的錢物,可以及時的補充國庫收入。
在這些原因中,大多數還是圍繞著錢財發生的。
朝廷缺錢了,就要找理由抄家抄錢,至于罪名,沒有罪狀也會給你安上。
其次,才是打擊犯罪的抄家,這個時候抄家,只是附加的懲罰手段之一,更要緊的是把人辦了。
歷史上的曹家被抄就屬于前者,當時雍正整理全國財政,清理各項虧空,并非專門懲辦曹家。
根據滿清內務府檔案記錄,雍正先是派李煦替曹家清理欠款,因為李曹倆家是親戚,這分明就是給曹家機會彌補。
不料李煦自己也侵吞巨款,因而遭到重譴。
雍正對于曹家的處理,或許是因為看清曹寅的后輩無能,如果聽之任之,不但照舊拖欠宮款,而且越來越糟。
不如給他來一個抄家結案,這就有點像現代由法院判決宣告破產,于是債務人便不再有大的負擔。
何況雍正對于曹家,還在京城留下一所住宅,在內務府給個主事,應該說雍正對于曹家還是相當照顧的。
皇家對曹家這么照顧,所以作者借書里探春的話來點題,自己家族之所以扶不起來,因為堡壘都是從內部攻破的。
紅樓世界的賈家被抄,被嚴懲的只有賈赦、賈蓉、賈璉和王熙鳳等首犯。
脂硯齋在七十六回批語暗示賈赦結局是死了,死因就與抄家有關,邢夫人姓邢主極刑。
賈政被賈赦牽連,王夫人姓王(亡)主流放,賈璉等有職務的也都差不多。
賈家一抄家泥沙俱下,曾經錦衣玉食的王公貴子比普通人還不如。
《好了歌》中說:“昨憐破襖寒”,表明賈府經歷了窘困潦倒的抄家后生活。
賈寶玉更是一度淪為了乞丐沿街乞討。
紅樓夢的寫作結構是以小見大,作者把怡紅院微縮成了一個小型賈府。
所以怡紅院里,有像黛玉的晴雯和像寶釵的襲人,有大量小廝丫鬟拌嘴打架生事,和賈府如出一轍。
因此,抄檢大觀園,就成了賈府被抄的一次預演。
那么怡紅院被抄了后是什么情況?
所有人都死了嗎?
并沒有,被攆出去的只有晴雯、芳官和四兒,相應的賈府抄家時只抓了幾個人。
賈寶玉,襲人,麝月,秋紋碧痕等,都還好好的。
抄檢大觀園作為賈府被抄家的一次預演,原因就是賈府缺錢了,下人又多又不老實,現在正好有個查賭革人的理由,干脆以此為借口,搜羅些證據,拿錯攆人,順便能省筆開支。
賈府被抄的原因,有可能是在甄家被牽扯到某事時,有人趁機告了賈府一狀導致被抄家,抄完后,又因為某些原因,朝廷一定程度上放過了賈府。
抄家后眾人的結局,書里總體的意思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凈”,當然沒幾個好的。
但雖然早逝的早逝,守寡的守寡,但也沒有什么入教坊司、流放寧古塔或者滿門抄斬這類最慘的結果出現。
賈府自紅樓開篇,已經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的局面,江河日下,只在興建大觀園時,有最后的回光返照。
而賈府敗落的根源不在于抄家,是維持表面風光的奢靡花銷,是子孫不肖家族后繼無人,是內部管理混亂貪污腐敗淫亂勾結。
當然,如果你認為的“慘”,就一定是滿門抄斬、株連九族的話,賈府的下場完全夠不上很慘。
事實上直接涉及犯罪的,寧府不算,榮府只有赦政兄弟和王熙鳳,賈璉是受妻子連累。
《紅樓夢》寫的是盛世明君,不可能株連無辜。
赦、政、璉、鳳獲罪之后,如果賈府有出色的子弟,承擔起家族責任,還是能夠延續繁榮的。
只是經濟崩潰之下,“運籌謀畫者無一”,家族失去了凝聚力,只能四分五散“子孫流散”了。
總的來說,抄家不過是賈府敗落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沒有抄家,賈府也會敗落,只是慢一點;有了抄家,賈府也未必沒有重新振興的機會,如果有優秀人才的話。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否極泰來,榮辱自古都周而復始,這是亙古不變的規律。
但僅僅一個貧困,對這些只知道“安富尊榮”的公子哥來說,已經是非常慘了。
雷霆雨露,皆是天恩。
在封建王朝里,在皇帝面前,沒有什么百年望族。
帝王可以一夜之間,讓你成為望族,也可以轉眼之間,就讓你一無所有。
落難的鳳凰不如雞,就說的他們。
其實世間萬事萬物的情理本就相通的,而賈府的悲劇,其實埋在更早的各種細節里:比如說賈府的貪污腐敗成風,上梁不正下梁歪;又比如王熙鳳的弄權放高利貸害人等,大廈將傾,必毀于內部。
至于寶玉,大家可能覺得,他也算是受過高等教育,一個會詩詞繪畫有才華的帥哥,怎么會過不好呢?他難道不能憑借自己的才藝,比如書法繪畫什么的,出來謀生養活自己嗎?
但你看作者曹雪芹自己晚年的生活,就是靠賣字畫和朋友接濟度日。
從小優越生活過慣了,實在不會精打細算過老百姓的小日子,只夠過貧困生活。
曹雪芹幼子就因無錢治病夭亡,自己也在貧病交加中死去。
寶玉連個秀才都不是,詩詞作畫,他也就會寫個淫詞艷曲,他想怎么溫飽?
天天給人寫詩畫畫?
可是寶玉是那塊料嗎?
要他一夜之間從錦衣玉食到啃饅頭賣字作畫,估計他寧可去死也寫不出來。
更何況古代人,僅靠詩詞繪畫能活下來的人并沒幾個,李白、杜甫、柳永、唐伯虎這些人的水平,不知道比寶玉高出多少倍了,他們都沒辦法完全以此為生。
被抄家后,寶玉等人不得不出來承擔責任,比起生活水平的下降,更難承受的是巨大的精神折磨,等他扛不住的時候,就只能出家逃避了。
賈家之前富貴無比,必然遭人妒忌。
后來被抄打落凡間,這些人只會踩上一腳,被鳳姐高利貸害得家破人亡的,他們豈有不報復的。
相比之前天堂般的日子,賈家在抄家后的那段時間,肯定是沒有最慘只有更慘。
……
蘇寧雖然不好對賈家的事情多說什么,但是也一直都在上下打點,不至于讓牢獄之中的賈寶玉太受罪。
某天,蘇寧還是前往了大獄看望賈寶玉,而如今的賈寶玉再也沒有了以前的光鮮靚麗,“寶兄弟,你還好嗎?”
“小公爺,你怎么來了?現在外面都是什么情況?”看到蘇寧的賈寶玉同樣是激動了起來。
“你們賈家完了。”蘇寧看向賈寶玉感慨萬千的說了一句。
“我祖母和林妹妹呢?”
“你祖母接受不了被抄家的事情,當場便是駕鶴西去了,至于林黛玉已經被薛寶釵接去了蘇國府。”
“小公爺,還請你能多多照顧林妹妹,她的身體弱,以后就有勞你多費心了。”
“放心!我已經為林黛玉請了名醫,等你出來之后,還是由你自己照顧好了。”
“什么?我還能被釋放嗎?”
“問題應該不大!我會幫你求皇上的。”
“小公爺,大恩不言謝!如果有來生,必定報答你的恩情。”
“不急!我們倆的事情回頭慢慢商量,另外金陵四大家族都已經被抄家,史湘云也被賣去了教坊司,我已經出手把她買了下來,還有襲人等人并沒有受到波及,你都不需要太過于擔心。”
“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