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圣孫武起春秋,
法定三軍顯奇謀。
高云重把戎章立,
方見虎將統貔貅。
中國由古至今的軍隊編制是越來越趨向細化的,這很大一部分關系是因為兵種的細化決定的。三國時期的軍隊編制還比較粗糙,兵種也很少,作戰部隊占據絕大多數,所以部隊的生存能力相對比較薄弱。
高云本身是學理科的,雖然喜好軍事,但對于專業的軍事知識知道的并不多。雖然早知道當下的軍隊編制有諸多弊端,但是卻遲遲沒有想好改革方略。為了更合理的改制軍隊,高云在很長的時間里一直在鉆研兵書,思考和計算軍隊的各種利弊。經過一年多的不停探尋和思索,高云終于規劃好了所有的改制辦法,在與郭嘉深入商討之后,高云最終確定了改革方略。
虎威軍這些戰士,在高云手下當兵,確實是有福氣的。因為高云不像這個時代的其他梟雄,他不只精于用兵,而且從心里珍惜這些戰士。這次改制,高云不僅是為了提高作戰能力,更重要的是提升部隊的生存能力,盡量的減少戰斗中的人員傷亡。高云還充分考慮了戰士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
高云覺得,這些戰士是為了天下蒼生而沖鋒陷陣,奮不顧身。自己應該盡最大的能力照顧好他們。應該讓他們在營中能更好的生活,而不應該把他們當做廝殺的工具。這是高云心里的真實想法,為了能做到這些高云可以說是絞盡腦汁。
公元一百八十九年,農歷九月十九,高云正式頒布軍制改革。
這次改革高云首先將兵種進行拓展,將原來粗糙的兵種拓展為騎兵、步兵、器械兵、特勤兵、聯絡兵、糾察兵、斥候兵、文事兵、儀仗兵、督運兵、軍需兵、醫務兵、工程兵、旗令兵等二十余個大類、七十余個兵種。確保虎威軍在作戰期間能夠通訊流暢、補給充足、傷病治療及時;在非作戰期間能夠充分休養生息、精神生活充實。
同時高云還將虎威軍編制進行了重組,將基本作戰單位定位為“什”,一“什”為十人,指揮官稱為“什長”。步兵什配置刀牌兵4人、長刃兵3人、弓箭兵2人,保持基本作戰單位的機動靈活性,同時將遠、近、中三種擊殺距離配合為一體,協同作戰,大幅度的提升了單位戰斗力;騎兵什配置刀牌騎兵2人、長刃騎兵4人、弓箭騎兵3人,同樣由什長統一指揮。
“什”單位以上設“屯”,每屯一百人,指揮官稱“把總”。每屯包含作戰部隊九個“什”,另有屯副一人、炊事兵五人、醫務兵兩人、旗手一人。
“屯”以上設“衛”,每衛一千人,指揮官稱“千總”。每衛包含九個“屯”,另外還設有衛副、斥候、悍校、令禁、衛旗手、工程、書記、文藝等兵員。
“衛”編制以上設“師”,每師一萬人,指揮官稱“督師”。每師包含九個“衛”,另外還設有副將、佐將、參贊、書記、師旗手營、督運營、令禁營、斥候營、器械營、特勤營、文事營等編制。
“師”以上設“令”,每令三萬余人,指揮官稱“督軍”。每令包含一個騎兵師、兩個步兵師,另外還設有令副將、軍師、參贊、悍將、軍特勤營、督運營、斥候營、旗令營等等諸多編制。
除去“什”、“屯”、“衛”、“師”、“令”五中常態編制外,虎威軍還另外設置“旅”和“營”兩種特殊編制,三千人以上的稱“旅”,指揮官稱“都統”;三千人以下的稱“營”,指揮官稱“營尉”。
這一天,在下邳大軍校場上,三軍齊集,各按隊伍,列十八方陣。將臺之下,大小將佐依次排列。高云批袍罩甲,登臺號令,親自頒布新軍制。
高云不僅把軍制說的明明白白,還把各項改制的原由目的一一講清。高云本身口才就好,這改制又是他發自肺腑的為三軍謀福,這一席講完,臺下三軍無不感動的涕淚齊下。在這個時代,當兵的命從來都不值錢,他們無法想象高云身為一方霸主,竟然如此細心的關心著他們這些兵勇,而且還為他們如此的殫精竭慮。
此時此刻,在這些兵士心里,高云已經不僅僅是他們的主公,更是他們的神,是他們的救護神!是他們的庇佑,是上蒼仁慈的化身。
一個個的七尺漢子全都泣不成聲,這種感動、這份恩情,讓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報答。此時此刻,在每一個虎威軍戰士心里,唯一存下的就是誓死效忠這四個字。
新軍制頒布完畢,高云把手里的卷冊收起來,環視四周,長吸一口氣,大聲喊道:“我方才所言,其中最重要的是我們虎威軍的軍魂!你們要時刻記住!‘拯救蒼生!造福黎民!’是我們虎威軍的軍魂!我們是為天下蒼生而戰!為天下百姓而戰!如果你們記不住這一點,無論你們有多驍勇善戰!都不配做我高云的兵!都不配做我虎威軍的戰士!”
高云這幾句話說的感天動地,臺下上至關、張、趙云等文武將官;下至每一個虎威軍戰士,全都聽的心潮澎湃。他們深刻感受到高云這發自心底的聲音,感受到高云真摯的情懷。這些話高云已經不知道說了多少次了,正是這一次又一次的重復強調,才讓為民而戰這一理念深深的在虎威軍里扎根發芽、才把虎威軍培養成了一支真正的正義之師。這是最讓高云欣慰的。
稍做停頓之后,高云把手里的卷冊放在桌案上,又拿起一冊打開,略微一看,接著說道:“我虎威軍自黃巾作亂時便征戰四方,數年間經歷大小戰陣無數,名播天下。如今我虎威軍已有將士十二萬余!從即日起,我虎威軍分為三令、三旅、兩營!神武將軍關羽近前聽令!”
關羽聞聽號令,急忙走近臺前,撩袍跪地,口中應道:“末將關羽聽令!”
高云端起一盤令符印信,沖關羽道:“神武將軍關羽,本公即封你為虎威軍第一令——‘虎嘯令’督軍之職,命你統領‘虎嘯令’人馬,移屯瑯琊郡,鎮守瑯琊、東莞、城陽三郡!上臺接令!”
“末將尊令!拜謝主公!”,關羽起身上臺,雙手捧過令符印信,躬身再拜,轉身下臺。
高云又傳二令,“飛龍將軍趙云近期聽令!”
“末將趙云!聽候主公號令!”
“飛龍將軍趙云,本公即封你為虎威軍第二令——‘虎咆令’督軍之職,命你統領‘虎咆令’人馬,移屯彭城,鎮守彭城、東海等地!趙云上臺接令!”
“末將尊令!謝主公!”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后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