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安見她停下腳步,便知她是真的忘記了。他從竹簍里取出一鋤頭,直接從一旁的竹林小路下去。
唐悠悠看著他,連忙跟了下去。
他這是要去挖竹筍?
現在是春末夏初了,哪還有竹筍挖?
走在前面的墨子安突然停了下來,彎著腰在檢查泥土。唐悠悠回過神,走到他身后,看著那草根下的黃泥洞,記憶便如潮水般涌進腦海里。
竹鼠。
他是來這里抓竹鼠。
初識那天,她就是在這個竹林里挖到了兩個胖乎乎的竹鼠,然后又去河里抓了魚。原來這就是他記憶中的第一次約會。
想到那時的他動不動就臉紅,因為身子骨弱,卻還是用他的方式保護著她。往事一幕幕從腦海里掠過,唐悠悠上前伸手從身后抱住他,緊緊的貼在他身上。
墨子安勾唇一笑,打趣,“小悠,你這樣待會竹鼠就跑了,我還想吃你做的竹鼠肉呢!
“好吧!你快點挖,等一下我們去抓魚!
“嗯,再摸些石螺子!
“挖點野菜。”
“行!都依你!
墨子安又挖了一會,兩個灰溜溜的胖竹鼠就往外跑,他甩了手中的石頭子,竹鼠就一動不動了。
唐悠悠問:“它們死了?”
“沒!暫時暈了。”墨子安用細藤把竹鼠腳捆住,丟進竹簍里,牽起她的手,道:“走!咱們去河邊。”
“好!”
兩人最后背著竹鼠、魚、石螺子、還有野菜,滿滿兩竹簍的東西,踏著夕陽回家。
第二天一早,楊知府和田鎮長親自拜訪唐悠悠,兩人提著禮,見面就是行禮,一番客套話。
唐悠悠大方接受,笑著迎他們進了大廳。
大廳里,唐家人早已回避,就唐悠悠、墨子安和唐升榮陪客。
“楊大人,田鎮長,請喝茶!”
“不敢,不敢!怎敢勞煩公主?”楊知府一臉惶恐,心里有些后悔。早知道唐悠悠一個山間麻雀能飛上枝頭變鳳凰,他以前就該多和唐家走動。
唐悠悠笑了笑,道:“楊大人,不必客氣,別公主長公主短的,叫我墨夫人便可!
比直樂平公主這名號,她更喜歡別人叫她墨夫人。
“是,公主。”楊知府接過茶,誠惶誠恐的點頭。
田鎮長接過茶,“多謝夫人!
唐悠悠微笑點頭,對他多了幾分好感。
田建民與江慕白是舊識,據說也是好友。見到田建民,唐悠悠更加相信,人與人能成為朋友的,一定是因為脾性相投,不然無法做朋友。
楊知府像征性的輕抿了口茶,擱下,看向唐悠悠,道:“夫人,圣上傳來旨指,命下官全力配合夫人擴種茶樹之事。今日下官與田鎮長一同過來,便是想要聽聽夫人的意思,如有需要我們出力的地方,夫人直接吩咐便是!
“這事我離京前,皇上有交待過我。三方合作協議,我已經起草好了,我這就去取來,大家一起商量議論一番。若有什么不足的地方,我也好及時更正!
唐悠悠起身,回房去取來前些天就起草好的合作協議。
她備了三份,一份遞給楊知府,一份遞給田鎮長,一份給了江慕白。
江慕白也是昨日才從縣城趕來,聽說江老爺病重,他回去探病了。
當年說是斷了關系,但終究是父子,如今江健淳病重,他為人子也不可能連探病都不去。昨晚他們三人坐下來深聊了一場,聽著他的語氣,滿滿都是疲憊和擔憂。
江健淳中風多年,又不被善待,曾經威風商界的江氏大當家,如今只是一個躺在病榻上的無助老人。
不一會兒,三人便放下協議。
楊知府是一個精明圓滑的人,一番奉承,只有贊同,沒有任何意見。
田建民指著協議中的一條,問:“墨夫人,這一點提到合作人需品行端正,能吃苦耐勞,我很贊同,但不知夫人如何去評估這人的品行到底行不行呢?”
“所以,接下來有好多事情要請田鎮長幫忙。合作方一定要有優劣之分,這評估村民的品行,當然得靠各村的村長和田鎮長的復評!
田建民沉思了一會,點頭,他又接著另一條條款,問:“夫人在這一點提到每年茶樹長勢的評分,這個又該由誰來負責呢?茶樹的長勢與村民的勞作離不開關系,夫人是借此來再次評估這人的能力嗎?”
聞言,唐悠悠笑了。
這個田建民心思縝密,有他幫忙,擴種茶樹這事應該能走得更順。
他看協議看得很仔細,也能抓住重點。
“的確有這個意思,這也是一種變相的鞭策。圣上給了恩典,咱們自然不能辜負。擴種茶樹的試點在咱們南和鎮,這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但若是三年后沒有成果,這或許就不是一件高興的事了!
田建民聽著,眉頭輕擰。
這是一把雙刃劍啊。
楊知府更是深知此事直接關系著他以后是升官,還是摘了烏紗帽,接到圣旨后,他一直興奮著,卻不曾想到這其中厲害的一面,F在想想,這事的風險也并不小。
他不可能像來的路上想的那般,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在唐悠悠這棵大樹下乘涼。
“這份協議,我沒有意見!苯桨装褏f議遞還給唐悠悠,“小悠,咱們是作為商戶的一方,銀子之事,我會盡快去籌!
“嗯,這事交給江二哥。”唐悠悠扭頭看向田建民,“田鎮長,每個村先要提供有合作資格的村民,你這邊復評后,我們就可以簽合作協議。開荒山可以先進行,涉及村民田地的,可以秋收后再整地。每家每戶有多少地,這個可以先丈量入賬。具體該怎么做,這個恐怕田鎮長要與楊大人商量一番了。我這邊負責教大家種茶樹,還有提供茶樹苗!
田建民點頭。
楊知府也連忙應是。
唐升榮問:“小悠,那些第一批不能合作的村民又該怎么辦?他們的地呢?”
“他們可以到村里的其他人家上工,或是,屬于村里共用的荒山,可以村的名義開荒,補給和將來的收成就按戶或按人口平分。那些不合作的村民就在村里的茶地里上工,工錢從補給里面給出就行了。將來這筆收入,村里還可以抽出一成,用來修路,修水渠這些公共的修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