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朱大云”這個來電顯示時,她心里笑了起來。他的消息也很靈通啊。
“怎么樣?沒被勝利沖昏頭腦吧!”他在那邊笑著說。
“差不多,已經要昏了。”她靠著椅背說。
“先別急著昏啊,我不在你身邊,你要是昏了,誰救你啊,等著我在的時候再昏吧!”他調侃道。
“別貧嘴了,我今天還真是一時沒緩過神來,到現在還猶如在夢中呢?”她說道,也就是對他,她還能說句心里話。這要對別人這么說,人家一定會嗤之以鼻,說她得了便宜還賣乖。
“這個我理解,換我的話可能早就跳屋梁上去了!這個驚喜也太大了!之前怎么就沒個征兆呢?”他問道。
“這種事情誰說得清楚?聽林書紀那意思,應該是在省委定奪的時候,李成鑫書紀起了關鍵的作用。”杜秀青說。
“我猜也是這樣。你這個角色適應可得盡快啊,不然蔣矮子那兒就得有好果子等著你去吃了。這個人,你還是得處處小心為是。”他說。
“我知道,他的存在也讓我明白自己的存在,對吧。對手或者是敵人,給你帶來壓力的同時也給你帶來動力,我心里已經有準備了,你放心吧。”她說,“你呢,在下林怎么樣,還適應嗎?”
“說實話,開始還真是不適應。”他說,“你知道,我以前是寫文章出身的,也不善于交際,不善于喝酒,但是到了這個辦公室主任的位置,干的就是接待,每天要應付的就是吃喝,還有協調各方面的關系。好在陳書紀對我很好,處處關照我,我也慢慢適應過來了。現在酒量也看漲了,呵呵。”
“難怪一開始就貧嘴了,原來是環境變了!”杜秀青說道,“辦公室是這樣的性質,應酬是常態,喝酒也難免,你也要注意身體,不能喝千萬不要勉強。”
她記得朱大云給她發的短信,讓她少喝酒。現在他自己卻是要天天喝酒了。
“呵呵,上了酒桌,容不得你不喝啊,領導。”朱大云嘆了口氣說,“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講的不就是這個道理么?”
聽他這么一說,杜秀青立馬后悔把他推出去了,朱大云本是不會喝酒不善于應酬的,這條路走下去,真不知道是幫了他還是害了他。
“話是這么說,還是要自己愛惜自己吧,身體比什么都重要。”她說。
“你放心,我會的。你現在也要注意,身份不同了,一切都變了,能不喝就不喝,不像我這個小羅羅,是沒辦法。”他說,“上次我說要謝謝你,一直也沒時間,趁這次你的提升,我這個周末回去,我們好好慶祝一下吧,好嗎?”
“到時候再說吧,現在還不知道有沒有時間。”她說。
“行,那到時候我聯系你。”他說。
此刻的朱大云還真是有些后悔自己跑到下林開發區來了。
要是知道杜秀青能這么快上位,主政余河,他就留在余河唄,還可以回到余河報去享受那份滋潤和愜意。可是,這世上沒有回頭路,來了這里就得好好干,一切都得往前看,杜秀青到了這個位置,他相信,對他今后肯定是有利的,沒有直接的幫助,也一定有間接的幫助。
整個下午,杜秀青都在接聽電話和收發短信。
后來實在是忙不過來了,她干脆把手機關了,因為聽得耳朵都要發麻了,手機的電池也基本用完了,自動關機。
她沒有想到,這個職位的上升,對于余河政壇來說,會引起這么大的震動,更沒有想到,她還沒來得及緩過神來,她的老同學老朋友,甚至是從來不搭界的一些人,都紛紛和她熟絡了起來,爭著前來向她道賀。
如果此刻是蔣能來登陸了這個位置,想必她的天空就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吧!
靠在沙發上,她閉上眼睛。腦海里再次出現了黃忠華的樣子。
想象著那天去監獄里看到他的情景,她的眼角再次濕潤,她沒有想到,她登陸頂峰的時刻,卻是他跌落到人生低谷的時刻。他們的世界,此刻似乎相距了很遠很遠。一個在山峰,一個在峽谷,再也無法匯合。
但是,此時的她,卻是那么想念他。想念他對自己說過的每一句話,想念他給她做過的每一件事,想念他們在一起的那些時光雖然不能見天日,但是,屬于他們的美好卻是實在的。
想到他如今的落寞,對比自己今日的輝煌,她心里說不出的一股悲傷襲來。
命運總喜歡與人開玩笑,在你驚覺無路可走的時候,前面突然間豁然開朗;在你輝煌得意的時候,卻瞬間讓你身陷囹圄。人生的兩重天,在她和他的面前,就這樣無情地交替上演,一邊冷落寂寥,一邊火熱正旺
如果有機會,她真希望能用自己的能量去挽回他,至少讓他感覺到這個世界不完全是悲涼,至少讓他知道,她對他,也有感激和感恩,也能在他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伸手援助
只可惜,一切都只能停留在她的腦海里,她對他空有這份心,卻無這份力。
什么時候,再去看看他,看看他吧。她心里想,眼角流下了一行清淚。
這是第一次交鋒,杜秀青與蔣能來面對面的交鋒。
常委會上,緊張的氣氛籠罩著整個會議室。
在聽取了教育局長王國濤關于新建余河一中的報告后,縣委副書紀胡國成第一個發言,他說:“剛才聽了吳局長的報告后,我很受鼓舞。余河一中歷來我們縣的重點中學,為國家輸送了很多優秀的余河子弟。我們在座的,余河本土的,可能都是出自余河一中。最近幾年,周圍縣市很多學生都慕名前來余河一中就讀,就是說明我們的教育質量好。但是,隨著余河縣城的擴大,余河人民經濟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涌進縣城,越來越多的家長渴望讓子女享受優質教育,所以我們這所中學已經遠遠無法滿足現在百姓的需求。必須與時俱進,把高中部搬遷出去,老校區專門作為初中部,這樣就可以增加很多優質學位,同時擴大高中部的招生人數,這應該是余河百姓的需求,是順應抿意的好事情。我很贊同王局長的建議。”
胡國成說完,蔣能來的面色很凝重。他推了推面前的茶杯,把身子往前挪了挪,準備反擊了。
“剛才看了王局長的這個報告啊,確實是個好事兒。”蔣能來有些陰陰地說,“我們余河一中確實培養了很多優秀的人才,向外輸送了很多優秀的余河兒女。按理,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我們應該全力來只持和發展教育。但是”說道這里,蔣能來故意停頓了一下,拿起杯子喝了口水,然后漫不經心地看了看周圍,才慢條斯理地繼續說道。
“但是,我們余河是窮縣。窮到什么程度呢?窮到只夠吃飯!我們就是吃飯財政,根本不可能有多余的錢來建這么大的一所全國示范性高中。這是其一;剛才吳局長的報告里提到,要征地近300畝,這是個什么概念啊?我們余河本來就是人多地少,很多村莊人均不到一畝地!這么有限的土地,對于余河來說,一下子要征這么大一塊地,幾乎是難于上青天!報告中提到的,規劃地址在馬巒山的腳下,那是水稻良種場的肥沃的耕地,有三分之二屬于國家耕地保護范圍的,要征用,那幾乎是不可能的!這是其二;另外,說這個規劃是順應抿意,我看未必。老百姓在乎的是什么?是有飯吃,有田種,當然,也要有書讀。但是,現在我們的學位還是可以滿足目前的民眾需求的。再說,我們如果沒有那么多學位,為何要招外來的學生呢,必須要優先我們余河本土的子弟啊!既然能容納外來的學生,就說明我們還是有多余的學位。這是其三。綜合起來,目前是沒必要也沒可能來規劃興建這個學校。”
蔣能來似乎是很痛快地駁斥了胡國成的觀點,把教育局的這個報告完全給否定了。
王國濤看著蔣能來的樣子,氣得簡直是咬牙切齒!他瑪的蔣矮子,憑什么如此阻擾教育局的規劃?居心何在?他的一雙手在桌子下面不停地敲打著大腿,臉上卻要神態自若。
杜秀青知道,蔣能來這是憋著一口氣,總是在想盡辦法跟她唱擂臺。
她是只持王國濤的,辦教育,再窮也要舍得。再說,余河現在的財力,在她看來,是有能力來承建這樣一所學校的。如果說沒錢,裝修新的縣委大樓,怎么出手那么闊綽?現在還哭窮,八年前,興建了余河縣幼兒園;五年前,興建了余河二小,這些不都是在財政很緊張的情況興建的嗎?現在的經濟比以前好多了,承建這樣一所高中,是完全可以承受的。
她看了看蔣能來,思索了一下,開始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