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俊眉頭皺得死緊,他深深地凝望著陳凱,良久才道:“我一直以為,我們親如兄弟,沒想到,在背后捅我一刀的人,會是你。”
陳凱譏笑道:“兄弟?什么兄弟!你是宋家繼承人,你身邊的好友,有幾個不是對你有所求?你的身份,注定了你不會有好兄弟!”
宋家俊沉默不語。
而云哲卻坐不住了,高聲道:“陳凱,你說,我們是不是棄子!你說啊!”
陳凱蔑視地說:“云哲,你這一支又不是云家的嫡系,云家子嗣眾多,拋棄你有什么奇怪的?”
云哲臉色變得更加白了,就像裹了一層雪一樣。
南夏東急忙道:“我可是南家的嫡系啊!南家怎么會放棄我?”
陳凱眼中滿是譏諷,道:“你雖然是嫡系,但南家的家主又不是你的父親,而是你叔伯,你叔伯恨不得你們都死了,就沒有人跟他的兒子們爭奪下任家主之位了。”
南夏東倒抽了一口冷氣,無力地后退了兩步,差點跌坐在地上。
薛東籬搖了搖頭,道:“西北的亂局,正是因為有這些陰險狡詐、自私自利之徒!在他們的眼中,國家大義、同胞親情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有爭權奪利!這樣的人,若是不能鏟除,只怕西北會越來越亂,到時候就會成為魔族攻破人類的一個突破口。”
陳凱鄙夷地說:“就算如此,那又如何?你一個小姑娘,難道還能改變西北的局面不成?就算是那位鎮國大師來了,我看也沒有什么用處。只不過是多一個人卷入這亂局罷了。”
薛東籬淡淡一笑,道:“那可未必。”
陳凱冷嗤道:“不信?不信你們可以把我們帶回去,交給這位鎮國大師,看看她是不是敢處置我們。我打聽過了,這次來的鎮國大師,不是出自靈組,也不是出自一些大家族大宗門。這么一個毫無根基的人,想要在西北站穩腳跟,只能妥協。”
薛東籬緩緩來到他的面前,看著他的眼睛道:“哦?妥協?向誰妥協?”
“當然是向云家、南家妥協,向孫大師妥協!”陳凱滿臉的嘲諷,道,“云家是孫大師布在西北的一顆棋子,這個毫無根基的鎮國大師,有那個膽量拔除他的棋子嗎?”
薛東籬淡淡一笑,看向宋家俊,道:“小宋,你認為呢?”
宋家俊冷哼一聲,道:“就算新來的鎮國大師站在他們這一邊,我們宋家也不懼!大不了魚死網破!只可惜了這西北的大局和西北數億的老百姓。”
宋家在西北經營了數百年,絕對不會坐以待斃。
他輕嘆一聲,道:“只希望這位鎮國大師,能夠真的鎮住西北的那群踩狼虎豹,否則,西北危矣。”
陳凱根本不相信,閉上眼睛,道:“那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薛東籬又看向云哲、南夏東,道:“你們的家族棄你們如蔽履,你們還要為家族效忠嗎?”
云哲咬牙道:“你什么意思?”
“很簡單,我要你們作證。”薛東籬道,“證明大敵當前,云家和南家,還一心內斗,置國家和人類大局于不顧。”
云哲怒罵道:“你想讓我們背叛家族?做夢!”
南夏東也道:“你別白費心機了,我們是絕對不會背叛家族的!”
薛東籬卻冷淡地說:“我也并不是一定要你們作證,只不過想給你們一個將功折罪的機會,既然你們不識好歹,就等著和你們的家族一起倒霉吧!”
南夏東卻冷笑道:“你是什么東西?就憑你也能讓我們的家族倒霉?”
“呵呵,難道憑你那張漂亮臉蛋嗎?”云哲也諷刺道。
“你們!”宋家俊正要開口,還款看見遠處一群人正疾馳而來。
來的正是靈組的眾人,靈組的大隊長已經吃過了療傷丹藥,臉色好些了。
他們一落地,陳凱就急忙道:“羅大隊長,宋家俊和這個女人一起誣陷我們,想要致我們于死地,請你一定要為我們做主啊!”
眾人都驚呆了,都沒有想到,他竟然能夠這么無恥。
宋家俊眼神中有一抹痛心,他以前真是瞎了眼睛。
羅千嶼皺了皺眉頭,道:“你在說什么瘋話?”
陳凱掙扎了兩下,道:“我們遇到了一群怪物,本來是合力殺敵,但宋家俊串通了這個女人給我們下套。不僅要搶我們的戰利品,還要借機將我們給殺了。一來殺人滅口,二來也除掉其他家族的后起之秀,這樣就能鞏固宋家的地位了。”
他一邊說一邊示意云哲二人,兩人雖然不滿家族拋棄他們,卻也不敢背叛家族,否則他們也活不了。
云哲立刻道:“是啊,羅大隊長,我們在這里九死一生的殺敵,卻被人背后捅刀子,你一定要替我們做主啊!”
南夏東也點頭附和,羅千嶼眉頭緊皺,道:“你們……”
話還沒有說完,薛東籬就看向其他幾個異能者,道:“你們怎么說?”
幾人互望一眼,其中一人道:“他們是在胡說八道、顛倒黑白!明明是他們想要害死宋大哥。”
另外幾個異能者想了想,也道:“沒錯,他們才是真正的黑手!”
“云哲、南夏東、陳凱,你們太無恥了,我們恥于與你們為伍。”
陳凱立刻道:“他們都是宋家俊的人!宋佳俊故意帶著他們,就是讓他們做偽證的。”
云哲也道:“沒錯,羅大隊長,請帶我們去見鎮國大師,我們請她老人家為我們做主!”
南夏東點頭道:“鎮國大師一定會替我們做主的。”
陳凱眼中露出一抹得意,就算被你們識破了又如何?到了最后,贏的人還是我。
羅千嶼挑了挑眉毛,道:“你們確定要找鎮國大師來申冤?”
“當然!”三人急切地說。
羅千嶼忽然笑了,道:“鎮國大師就在你們的面前。”
在場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什么?
就在面前?
在哪兒?
羅千嶼走到薛東籬的面前,行了一禮,道:“見過鎮國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