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礦石坑回來的路上,李青楓和小寒沿路又補充了些弩箭和草藥,這幾次能逢兇化吉,也都虧了他們有充足的準備。回到營地后,李青楓又仔細檢查了下馬匹各部位的繩索。
次日早晨,他們兩人朝著第2副營地的方向出發了。直至中午,前行了40多公里。
這期間的地形有一段一直是緩坡,地勢明顯增高了許多,又前行了5公里左右,才又開始變的平坦,兩邊都是平緩的丘陵,高度落差最大也只有兩三百米。但現在整個地勢的海拔應該要比中心大本營的位置高出四五百米。
李青楓看了下手表,測量了下氣溫,發現只有18攝氏度,比之前的環境降低不到2度。小寒看到李青楓仿佛在計算著什么,好奇的問道:“叔叔,你在做什么?”
“按照正常情況,海拔每升高100m,氣溫會下降0.6攝氏度,所以按照400-500米的落差的話,氣溫應該會下降2.4-3度。而我剛剛測量出的結果,溫度下降卻不到2度。所以感覺比較奇怪。”李青楓解釋道。
“下降少不是好事嗎?按照你所說的,如果我們前面的地勢越來越高,溫度越來越低,反而沒有現在這么方便了吧?”小寒隨口說道。
“恩,話雖如此。我只能猜測,這邊氣溫下降的幅度沒有那么大,很可能和這邊的氣壓有關系。不過,至少發現這邊不是所有的環境都保持20度的恒溫了,總算有些正常的地方了。”李青楓回復道。
他們選擇在這些山坡底部的山谷之中行進,這樣可以不用反反復復的上下坡。兩邊的坡度都不算高,草地上有各種各樣的碎石堆和矮小的灌木叢。小河沿著地勢高低起伏,蜿蜒前行,個別地方還形成了落差幾十米的小型瀑布,著實壯觀。
當他們繞過一個山凹時,小寒就被一株奇特的植物所吸引,驚呼道:“叔叔,快看那邊,那株植物是什么啊?”
只見這株植物高有20米以上,但粗細如成年人的胳膊一般,上面滿滿的都是紅色的果實,從遠處看像是紅棗。
李青楓下馬后走了過去,小灰和小寒緊跟其后。當他走到那株植物跟前時,不禁驚嘆道:“我的天吶!這竟然是一株巨型酸棗樹!”
酸棗樹屬灌木科木本植物,很難成樹,長到杯口粗細便自然干枯,由根部再生嫩枝。它嫩條生長快,老桿卻生長得十分緩慢,亦稱“鐵樹”。能長成參天大樹,實屬不易。酸棗盛產于太行山一帶,然而在山西省高平市石末鄉境內依舊存活著一棵目前國內樹齡最大的——2000多年的酸棗樹。李青楓相信眼前的這株,絕對也不下2000年了。
在它周圍還有好幾株10米左右高的,都是這株的后代。李青楓之所以能一眼就認出是酸棗樹,是因為老家的山坡上盡是這些植物,小時候沒少被這玩意兒扎手,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然而他見過最高的也就兩三米,上面結的酸棗也就只有玻璃球那么大。但眼前這株結的果實大小都比常見的棗都大。
李青楓又驚又喜,感嘆道:“要是有單反的話,拍攝下來,這株酸棗樹可以申請吉尼斯記錄了。”
“叔叔,我要吃,快給我摘點。”小寒看到這巨大的果實,興奮的叫到。
而這株酸棗樹,離地面最低的枝椏也有兩米,李青楓夠不到,只好拿竹槍打了幾桿子,有十幾個酸棗掉了下來。他從地上一個一個撿起來,先給了小寒幾個,然后自己用手擦了擦直接就吃:口感好似青棗,又甜又脆,夾雜著酸棗的那股酸味,味道獨特啊!普通的酸棗果實太少,吃起來麻煩,但這次如棗般大小的酸棗吃起來真是過足了癮。
小寒也贊不絕口,又讓李青楓打了些下來,裝進了背包中。
“如果后面有機會的話,我們可以種一些,因為酸棗只要水土合適的話,很容易成活。相信這酸棗核長出來的品種不會太差,以后你就可以天天吃。”李青楓邊收拾邊說道。
“哎,你要說我們是在落難吧,撇開那些驚嚇不說,單純說這個環境,我倒是挺喜歡的,這里有那么多好吃的。叔叔,你說我們要是真出不去了,你就帶著我把這里能吃的東西全部嘗個遍好不好?”小寒忽然有些感慨道。
“這方面我完全同意你,長征的路上漫漫無止境,我們更要苦中找甜嘛!哈哈。”
兩個人就這樣一邊聊著,一邊繼續前行。他們中午吃的是昨天烤好的魚,基本上沒怎么停下來休息,累了就放緩前進的速度,這樣也可以讓小灰輕松些。
下午的一路上他們十分順利,除了遇到一些野鹿和野兔之外,其他有危險的動物都沒看到。直到下午6點,當他們爬上一個小山坡,站在坡頂的瞬間,兩個人都是被眼前的景色深深吸引:只見下面居然是個盆地,有幾十個足球場大,周圍都是連綿的丘陵,好似球場的看臺一般。這個盆地一半地方是湖泊,一半地方則是平坦的草地。湖邊白色的鵝卵石宛如一條玉帶將湛藍的湖水和碧綠的草地分隔開來。湖水上,飛來飛去的都是白色的丹頂鶴,草地上時不時有來回奔跑的野鹿。這一片美麗而祥和的景色,仿佛這里就是造物者的天堂!
一座石屋就座落在靠近邊緣山丘的地方,離湖水不遠,正對著這湖泊。這不是北2號營地,又會是什么?只見李青楓給小寒使了個眼色,兩人同時跳上馬匹,使勁打了下馬屁股,策馬奔騰,向這片天堂奔馳而去,馬匹飛馳而過的地方驚的叢林里面的野鳥亂飛。
當他們兩個人抵達石屋附近后,將馬栓在了一顆小樹上。這間石屋是用山邊的青石條和湖邊的鵝卵石堆砌而成,蓋的頗有一番韻味。走進石屋在看,石屋的格局和之前的都差不多,左邊鋪著干草,右邊是用石頭圍繞的篝火堆。
李青楓進屋的時候,感覺有地方什么不對,但一時又說不出來。他們將裝備搬進屋內后,便就去收拾柴火了。至于小灰,早就跳進湖里面捕魚了。
“叔叔,你看小灰這都捕的什么魚啊?”小寒看到石屋門口的地上還在活蹦亂跳的魚問道。
李青楓用繩子拖回來一堆干木頭后,往門口瞟了一眼,說道:“有兩條是小灰最喜歡吃的青魚,另外兩條好像是鯰魚。”李青楓又多看了那鯰魚一眼,補充道:“確切的說應該是大口鯰,就是我們俗稱的河鯰。和其他鯰的區別就是,大口鯰魚口裂末端達到或超過眼中部的下方。”
大口鯰,鲇科,鲇屬,大口鲇種。俗稱有大河鯰、叉口鯰等,具有生長速度快、養殖效益高、病害少、耐低溫等優點,所以在日常的魚市上頗為常見。
小寒蹲著身子,好奇的查看這鯰魚的外形。而李青楓則走進屋內打算先把火生著了,當他走近鵝卵石圍城的生火堆時,就是一驚!
這里居然有黑色的木炭,這些木炭明顯是最近幾天才燒過的,根本不像之前住的石屋內,木炭風化已久,散裂開來。李青楓趕忙又查看了一下睡覺的茅草,這些茅草上一塵不染,而且屋內連蜘蛛網都沒有,也沒有動物的糞便之類的。接著他又看了下火堆上面正對著屋頂的洞,不禁竊喜。趕忙叫小寒過來:“小寒,有新發現!快來看啊!這個石屋最近有人居住過,而且是一個月以內!”
小寒聞聽此言大喜,立馬跑了過來,李青楓將他的發現給小寒說了一遍,小寒還是有些沒搞懂問道:“那你憑什么說是一個月之內呢?”
李青楓自信的回答道:“我不是讓你看火堆和上面的出煙口嗎?你再看看火堆里的碳灰。”
小寒恍然大悟,連忙說道:“雨水,是雨水!”
李青楓點頭稱贊,夸小寒孺子可教也。這邊下雨的周期為一個月一次,只要下雨,雨水就會通過屋頂上方的出煙口,澆在地面的火堆上,導致這下面的炭灰會凝固或者被沖掉,但眼前這炭灰的形狀卻是完好無損。
小寒高興的手舞足蹈,三個多月來,第一次看到活人活動的蹤跡。李青楓也是又驚又喜,心情大好。
八點時分,李青楓一邊烤著魚,一邊和小寒交談著。
“叔叔,你說這個人會不會是秦天?”小寒問道。
“不太好說,我感覺不太可能是秦天,一來如果是秦天的話,小灰今天肯定會反常的,你還記得它帶著我們渡河去石屋的情形嗎?它雖然不是犬類,但對氣味的靈敏度也不亞于犬類;而且,如果是秦天,他從北方往南而行,最可靠的路線自然是走他自己的副營地咯,所以應該能和我們碰面的。”
“叔叔,還是你想的全面,你說的我為啥就想不到呢?我是不是很笨啊?”小寒繼續問道。
“哈哈,你哪有很笨?你很聰明的,剛剛不就是一點就通。以上也僅是我的猜測而已,沒有任何的根據。但可以確認的是,這個人肯定是靠11號前行的,我們石屋周圍附近并沒看到馬糞,這對我們而言是好事。僅靠雙腳,他走5天能走出100公里已經相當了不得了,而我們只要一天就可以趕上的!如果前行路線也是秦天的指引的營地路線的話,我們相遇的概率很大。”
兩人越聊越開心,今晚的胃口也格外的好。
他們用完晚餐的時候,還不到9點。李青楓沒有找到堵門的東西,便也在石屋三米外,生了一堆篝火。
晚上9點,天還是像往常一樣,忽然變黑。李青楓和小寒在孤獨空間生活的這幾個月的時間,每當天黑都是待在石屋內,堵著石屋門度過的。因為沒有星辰的黑夜,對他們而言毫無觀賞的價值!
而此時此刻,李青楓忽然覺得外面有一絲異樣。便隨手掂起竹槍,走到石屋外,小寒也跟了上去。
剛一出石屋門,李青楓就被眼前的景象所震驚:只見在廣闊的湖面上,數以萬計的螢火蟲閃爍著黃綠色的光芒,在黑色的夜空之中漫天飛舞,它們就是這黑夜中璀璨的明星,螢群的形狀千變萬化,它們的亮光照亮了整個湖面,好像在舉行一場隆重的燈光秀。湖面微波蕩漾,螢火蟲的亮光也忽明忽暗。
看到如此壯麗的飛螢奇觀,李青楓怔在原地,已經完全融入此情此景之中,思緒萬千:相信這應該是世界上最美麗、最壯觀的景色了,此時此刻,要是她在我的身邊該有多幸福,我們一起坐在這火堆邊,她的頭依偎在我的肩膀上,一起看著這黑夜中最亮的光,真是好不浪漫,好不快活?
從屋子出來的小寒,也被這大自然的奇景所震撼,在如此浪漫的環境下,她異常興奮和喜悅,感覺此時此刻自己就是這世界最幸福的人,哪怕明天死了,也不會有一絲遺憾!她的手不自覺的抓住了李青楓的手,但卻發現李青楓無動于衷,只是呆呆的看著遠處的湖面,面部的表情或喜或悲!
李青楓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此時握緊了手中的拳頭,喃喃的說:“可是,為什么?為什么你一開始給我那么好的回憶,沒多久卻又狠心將我拋棄!這都七年了,我一直以為我釋懷了,到現在我才知道遇到最美好的事物時,第一個想到的還是與你分享!”
這幾句話雖然說得聲音很小,但在這寂靜的夜里,小寒聽的一清二楚。她慢慢松開了手,暗自苦笑了下,覺得自己太過荒唐。
就在這時,一個黃綠色的光芒飛到他們的身邊。
“叔叔,你快看!這是什么哇?”小寒裝作剛剛出來的樣子,驚奇的叫到。
李青楓從思緒中回過神來,用雙手捧住了那個亮光,借著篝火的光亮仔細一看,發現這是一只奇大無比的螢火蟲,整個身體和大拇指一樣,而他的發光器居然和李青楓的指甲蓋大小無異。
“好大只螢火蟲!難怪能發出這么亮的光。小寒,你在城里應該沒見過螢火蟲吧?”李青楓微笑著說道。
“沒有,不過我第一次見就能見這么大的,算足夠幸運了吧?嘻嘻。”小寒撇嘴一笑。
“這倒是,我們常見的螢火蟲體長最多1厘米左右,在我們那兒,俗稱亮亮蟲兒,每到夏天的夜晚都會有很多的螢火蟲。”
“能發出這么亮的光,你說我們抓個五六只,應該足夠照亮整個石屋了吧?直接就可以當電燈用了。”小寒突發奇想道。
“恩,這主意不錯!不過你白天抓不到,晚上再去抓已經晚了。哈哈,傻丫頭,睡覺吧,別瞎想了。”邊說邊將手中的螢火蟲放開了。
它緩緩又飛了起來,再次加入了到了它們同類的舞會中,這份狂歡只屬于它們,對李青楓和小寒而言,他們僅僅是短暫的看客而已。隨后兩個人各懷心事的也回到了石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