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自從吃了印度盜版藥易瑞沙后,病情表面上被控制住了。本來婆婆在查出肺癌之前雖然瘦,但只有點胃病等常見病。反而公公一直肺上有毛病,長期咳嗽吐痰,我們都以為公公會比婆婆先走,誰知婆婆居然患了絕癥。其實在我們暑假接公婆來成都這邊時,他們覺得故土難離不愿意來。但子女不放心他們獨自在鄉下,萬一病情惡化,大家不方便照顧。我先生不得已是騙婆婆過來的,說要她到成都二哥那里耍幾天。婆婆很高興來了,結果一來就和公公成了“人質“——我們不愿意他們回去,他們也只好留下來了。他們的生活環境也被迫發生變化。事后我有時在想,不知道這種做法是否真的對老年人好。
公婆住二嫂家時,因為我們都不知道婆婆還能堅持多久,或者一兩個月,或者更久,吃盜版藥的效果能維持多久也不知道,大家都在觀望婆婆病情走向,暫時也沒有商議公婆住二嫂家每月應補貼二嫂多少錢合適。但公公是如此好強的人,平時都在接濟照料孫輩(當時二嫂兒子已被帶到成都這邊交高價上學一年了),他怎么可能白吃白住二嫂家?所以他在二嫂家住大半年時間里,爭著買米買油,割肉買菜,交水電氣費,幾乎把二嫂家里的生活開支包了一大半。也算間接出了生活費,只沒有把賬算在明處而已。而婆婆吃著我們買的藥,也像健康人一樣,每天和公公一起在街上逛逛,買買東西,回二嫂家休息,日子又恢復了表面的平靜。美中不足因為二嫂家一套二小房子很窄,公婆去了,二嫂的兒子只能睡沙發克服(二嫂的女兒已出嫁)。
而我當時為了節約買藥的錢,在網上到處查哪里可以買便宜又不是假藥的印度盜版治療肺癌的靶向藥易瑞沙。根本不考慮英國正版藥,正版藥要一萬五千塊錢一瓶吃一月,直接讓我們望而卻步。我逛過很多標明代購易瑞沙的貼吧和博客(當年網上貼吧和博客很火),我加過很多肺癌患者家屬QQ群(當年沒有微信群),四處詢問對比價格,想法確認藥品真假(因為網上很多人在賣仿制印度盜版藥的假藥)。當時網上價格很亂,有的賣1800元一瓶,有的賣1700元,有的賣1450元,價格亂,代購渠道多,看得人眼花繚亂。正在我不知從何下手時,功夫不負有心人,有個好心的肺癌患者家屬QQ私聊給了我一個賣藥人的電話號碼。說她家人就是吃了這家藥有效,多活一年多才去世的。我又打電話和對方聯系,報出介紹他的病人家屬名字,取得對方信任,再反復砍價。當時國家也在打擊這些賣盜版藥的,統稱他們行為是賣假藥。我逛過的貼吧代購信息過后很多都被刪除了。這個賣藥人很謹慎,我們談好價格后,他給了我一個銀行卡號,要我先打款,他見錢再郵寄藥。當時這種交易也沒有支付寶擔保,我與他素昧平生,如果寄錢被騙也只有認栽。我還是只有硬著頭皮寄錢過去賭運氣,很快收到一瓶藥,婆婆吃了真的繼續有效。從此我先生不用從之前高價1800渠道買藥了,換買這家的藥才買成1250元一瓶。說藥價便宜是相對的,因為相對我們當時每月兩千出頭工資也太貴了。而我公公當時退休工資也就1200元,如果叫公公出這筆錢,他一個月退休工資買瓶藥都不夠。更不能叫二哥和四弟出錢,他們打工掙錢更辛苦,更拿不出錢,當時二哥二嫂在成都這邊打工月工資不足一千,遠低于之前在福建打工工資。叫大哥出錢也不好意思,畢竟之前他們和我們都各自拿了一萬給公公。何況我先生買藥前并沒有和大家商量,完全是個人行為。現在婆婆吃藥有效,我們怎么忍心不給她繼續買下去?我一次次跑銀行匯款,每匯1250元要出12.50元的手續費(當時我也不懂手機銀行業務)。想到藥再貴,可以挽救一個人的生命還是值得的。后來換成我先生負責每個月匯款買藥。
我們平時每月送藥以及周末和節假日去二嫂家看望公婆時,公公婆婆都笑瞇瞇迎接。那個場景非常溫馨,大家說說笑笑也很愉快。可惜這種溫馨的場景也持續不了多久。因為二嫂發現公婆一直在她家住了大半年,婆婆狀況維持得好好的,幾弟兄也沒商量她們家該得多少供養老人補貼,公公生了四個兒子,現在只有她們一家在養公婆吃住,這個虧吃大了。她不認為公公平時貼補的生活費足以彌補她的損失,更不認為當初公婆養育她兩個孩子的恩情值得起現在可以吃住她家)好勝心和本身家庭收入不高的事實,使二嫂只看到眼前利益受損了,而幾弟兄沒有及時表態應對此事,公公也不拿足夠的工資出來貼補。她開始找茬和公公吵架——平時不間斷吵架,完全不顧婆婆的感受。雖然二嫂標榜她對婆婆沒意見,她照樣吵得很兇,當然她只和公公吵,不和婆婆吵。她也不提當初說的公公養老只能靠她了。公公肯定也生氣要應戰。二哥生性軟弱,只想息事寧人,不敢多發表意見。而且貌似二嫂也是為他們小家庭爭權益,有好處也為他們共同的子女得,所以二哥選擇沉默。公公在二嫂家住的氣氛緊張起來,他找不到發泄的渠道,看到二嫂已出嫁的女兒回娘家來耍時,他以為他帶大的孫女和孫子是他的同盟軍,畢竟這兩個孩子姓他家族的姓。他要在孫女孫子面前聲討一下二媳婦如何對他不好,甚至他同歸于盡的精神又激發出來,他目前寄人籬下沒法報仇,但他把報仇希望寄托在孫子身上。他說希望孫子娶了媳婦后,孫媳婦也像這樣對二嫂不好,那就現世報了。當然他這句話也說得不好,不應該讓仇恨和矛盾延續下去,但老人的傳統觀念也就只有這個水平。他的孫子當時讀初中,懵懵懂懂不懂大人的事,也就哼哼哈哈胡亂應付。他的孫女聽了不樂意了,女兒是娘的小棉襖。何況她當留守兒童時已經8歲懂事了,和母親感情比弟弟和母親感情深。他的孫女沒有和他同仇敵愾,反而又把爺爺這些氣話傳給二嫂聽,惹來二嫂更加生氣,回家又和公公吵得天翻地覆。這次我也看不下去了,我不好勸二嫂,只好委婉勸侄女念在公公養育過她姐弟多年,婆婆又患絕癥,讓她少在家庭矛盾里面火上澆油。侄女給我回復,承認公公養育她有恩,但公公壞脾氣也對她以前造成過傷害。她意思是功過分開,各說各。我也不好多說。
公公與二嫂的矛盾愈演愈烈,終于無法調和了。公公決定就在二嫂家附近租房住,地址剛好在二嫂家的街對面。那是當地拆遷安置戶自己修的一棟四層樓房,每層樓二十幾間,都是單面臨街中間有過道隔開,是半邊采光的標間,每間屋對外出租400元一個月。有很多打工仔去租了住。那拆遷戶每年就靠收租金賺得盆滿缽滿。
公公去時只有四樓最角落一間屋子沒租出去,好歹暫定租半年到年底。二嫂幫公婆買了新棉絮,二哥幫公婆搬家安頓好。其實這個房子不好的地方是臨街很吵,樓層高,老人爬樓費力。而且房子沒有廚房,公婆只好把罐裝煤氣灶擺在標間里煮飯炒菜,也沒抽油煙機設施排煙。我們后來去看望他們,發現房間里面鋪蓋枕頭什么都油膩膩的,感覺非常不好。而且樓下是餐館,一旦樓下炒辣椒花椒制油,樓上公公會被熏得大聲咳嗽。公公此時又因房租問題與大哥有了矛盾。
公公很在乎兒子是否在面子上供養他。盡管他的退休工資給房租還是給得起,而且他私下接濟兒子孫輩的錢也不少。但他執意要兒子分攤這6個月的房租共2400元,他要從面子上享受兒子給他出房租供養他的事實。他知道我們在買藥每月都花1250元了,不好意思找我們攤,就要其余三個兒子每人攤800元兩個月的房租。具體那三個兒子怎么給錢的我們也不清楚,只知道公公反復說二哥和四弟都給了錢,只有大哥一直沒給這800元。然而大哥又說他給了。他們又因這事彼此有矛盾,最后還是沒達成統一意見。那半年公公婆婆更加相依為命。半年時間很快過去了,下一輪在哪里租房子,租金怎么付,由誰付又是問題。那三個兒子都沒提前商量,公公婆婆也沒主意,我們也沒加入討論,公婆回去也不可能,他們的養老住宿一時陷入僵局。這時我就叫我先生把公婆接到我家來住。當時我先生在外面上班,兒子住校,他們只有周末回來,我也愛在娘家吃住。我們家平時也清凈,當初沒有先把公婆搬到我家,是考慮我們家沒人隨時在家,不方便照顧病人,二哥自由職業靈活一些。現在看來婆婆病情被控制得很好,公公照顧婆婆沒問題。反正他們也找不到合適地方租房,還是到我家住好了。
公婆在我家從過年前一直住到第二年8月,這期間平時他們自己買菜做飯,相互照顧,我們周末和節假日也買菜做飯和他們團聚。公婆也不需要再為租金發愁,只照顧好自己就行。日子又暫時恢復平靜。還是有不好的地方是,住我們家沒有住二嫂家那個鎮好耍。因為之前那個鎮有很多廠礦,外地年輕人多,年輕人也把家里父母帶來了,街上到處是外地人,屬于典型的城鄉結合部,非常熱鬧。公婆在那里住了一年多,習慣了那里環境,到處可以找到類似他們身份的外地老年人聊天。到我家住時,這里是縣城,類似他們那種老年人相對少,他們走著熱鬧大街上,滿街都是陌生人,找不到幾個適合聊天的對象。
公婆住到第二年8月離開,是因為婆婆病情惡化了(她吃靶向藥產生耐藥性了),之前很久沒抽過胸水,又開始隔20天定期抽胸水了。婆婆怕死在外面麻煩,就和公公一起回大哥家住,回老家2個月內住院兩次,共住四十幾天,全是公公主要護理,于2012年10月27日去世,安葬在老家。其實最后那兩個月她吃易瑞沙已經無效了。我們本不想再給她買了。但公公怎么舍得婆婆離去,他把易瑞沙當成救命稻草,幾次打電話催我們接著買下去。我們也為了順他心接著買了兩盒。我們給婆婆買的最后一瓶藥,她才吃一顆就去世了,我先生最后把那瓶藥送給他同事的肺癌母親吃了。自此公公成了鰥寡孤獨之人,他的養老問題又凸顯出來,又和二嫂有了更深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