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計謀,怕是張林想出來的。
想到前世的時候,這張林在元霖身邊沒少出過主意,甚至,自己后來的凄慘,很大原因還是因為張林,顧小寧便是咬碎了牙齒,恨不得立刻前往京城。
到了京城,她要重新賣酸菜,做生意,種田。
如今,她手里有人,也有銀子,還有不同于其他人的種田的大棚種植法,是時候在京城扎根下來了。
“圓圓,小心!”
顧小寧看到圓圓的身后有人撲過來,趕緊抓了一把圓圓的胳膊。
圓圓這才是堪堪避過了剛才的那個人。
不僅是顧小寧這里,就是官衙那邊,此刻氣氛也是凝滯非常的。
楊宗和聞人悟還有司馬束就在書房里面,聽著衙衛們稟報回來的事情,神情是不同程度的緊張。
聞人悟的臉色更是黑了黑,白了白,最后又成了鐵青色。
“我竟是著了張林的道!”
聞人悟一拍桌子,一下站了起來。
楊宗雖是知府大臣,但是這里有司馬小侯爺,
也有聞人家族的先生,自己自是聽從他們的,此事,他也不理解聞人悟的這話,“聞人先生?”
“快備馬車,我們要盡快離開這里。”聞人悟著急說道。
可楊宗卻不贊成,“聞人先生,當初六皇子殿下派我們來這鹽城,可是有重要的任務的,如今,這任務才開始,怎的卻要離開呢?”
司馬束陰沉的臉此焦急慌亂,“這到底是怎么回事?不是說是功勞么?還有,顧家人呢?先生?”
“快去一趟顧家看看。”聞人悟立刻派人去顧家。
原本他就猜到,顧小寧會帶著人離開鹽城,屆時,派人跟著他們即可。
對于顧小寧這樣性子的人,是不能太過壓迫的,否則,便是會適得其反。
只不過,他還沒有將人安排下去,鹽城忽然就爆發了這種令人措手不及的情況。
司馬束在書房里來回走著,心怦怦跳著。
他會來鹽城,是因為遵從了聞人先生的話,
來這里坐等功勞的,可如今,怕是這功勞難撈。
“聞人悟,
你干什么呢?六皇子殿下可是要我們在這里壓制這種情況的,太醫院的藥也早就備齊了的,官衙內除了官糧之外,土豆也是充沛,這種時候,怎么能走?”
楊宗見聞人悟一直在吩咐著衙衛從這里離開的事情,很是不滿,“你隨是六皇子的智囊之一,可我是鹽城知府,這鹽城的大小事宜,我楊宗也是有話語權的!”
“蠢貨!”
此時,聞人悟心頭焦慮不已,聽到楊宗這樣的話,
更是無語至極,他呵斥了他一番,什么都不想解釋了,“你若是想留在這里成為陪葬品,那你就繼續留著吧!”
司馬束和楊宗都是不明白聞人悟話里的意思。
但,司馬小侯爺是聽從聞人悟說的話的,聞人先生怎么說,他便怎么聽,可楊宗卻不一樣,他還有自己身為知府大臣的驕傲,當下甩袖出去。
聞人悟不想與他一起分割了這功勞,那還正好了!
“先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司馬束的護衛已經去收拾行李了,趁著這個時間,他趕緊問聞人悟。
“六皇子的確是說要送一個功勞給小侯爺,可這功勞,
小侯爺能不能拿穩了,能不能有命拿,卻是個大問題!按照六皇子的幕僚所說,這瘟疫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他們制造出來病,也不過是看起來厲害罷了,可如今,這藥,我們還沒有下,鹽城的人卻是開始大幅度的死亡,迅速死亡,那就說明,鹽城這里,是真的要爆發真的瘟疫。”
聞人悟這個時候還能有耐心對司馬束解釋這情況,自己也佩服自己。
他們將尸體丟入河水之中,也只是為了讓人們懷疑,這瘟疫的爆發,
就是因為尸體被投入水源之中引起。
但是,這尸體,竟是真的會爆發瘟疫。
就是投入河中的尸體,那些異象,也都是他們經過設計后故意展現出來的,并不是真的有問題。
而如今,這真正的瘟疫爆發……
聞人悟只要想到這件事,頭皮就是發麻起來,心里氣憤的要命。
他真心實意地跟投到了六皇子麾下,雖然現在表面上是跟著司馬小侯爺做事,可是,他究竟是為誰做事,六皇子想必是再清楚不過的。
司馬小侯爺聽的愣愣的。
但是,即便他再笨,現在也是能聽明白聞人悟所說的話了。
原來這功勞,是這么來的。
司馬小侯爺怔怔的,忽然有點難受起來。
去顧家打探消息的衙衛驚慌地趕回來稟報,“小侯爺,顧家已經沒有人了。”
“沒有人了是什么意思,都死光了還是什么?”一聽到顧家沒有人了,聞人悟的心里忽然就痛了一下,可惜至極。
不管是顧懷樹還是顧江河,甚至那顧小寧,都是絕對的讀書的料子,天生聰慧,只待有人教導他們,將來必成大器。
可卻是死在這樣一場陰謀里,實在是可惜!
“顧家一個人都沒有,也沒尸體,不知道他們現在是死是活。”衙衛趕緊補充道。
他是一路跑著去,又跑著回來的
,加上街上看到的場景,氣喘吁吁的同時,心里更是驚惶不定。
聞人悟松了口氣。
那邊,司馬束的護衛已經將行李收拾妥當,兩輛大馬車等候在了官衙的后院門處。
除了楊宗外,司馬束帶來的人,都已經準備妥當,離開這里。
聞人悟最后看了一眼這官衙,
放下了馬車簾子。
車轱轆也立刻滾動起來。
聞人悟此刻才是明白,為何六皇子會派了楊宗這樣一個平庸且固執的人配合自己來這鹽城。
想必,當時,六皇子想要的就是楊宗這種固執的人留守在這里,為自己搏一個好名聲,之后,再是專門派人前來,徹底治理鹽城一事,在眾皇子和凌王之前,占領先機,利用此事,贏取民心和臣心。
不知道此事內幕的人,將只會看到六皇子殿下關心百姓,竭盡全力救助鹽城一事。
這便成了真正的大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