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豐帝在位之時便立了皇儲,等身死之年便傳位太子。只不過后來一步登天,便在位長久不退,生生是熬死了多個皇儲。
因此,這么幾百年來,皇儲之位倒是沒人爭了,什么太子之爭、什么派系林立都成了空談。畢竟再怎么爭,熬死了自己都上不了位。還不如清心寡欲,不爭了。
今日,靈豐帝卻突然召集所有大臣,并且喚來了立了有幾年的皇儲過來。
這個皇儲是他的玄孫子,今年十八有二。雖然身有皇儲之名分,不過卻向來不當一回事。畢竟血淋淋的現實就在跟前,自己的爺爺就熬到死了沒能當上皇帝,所以他父親從小就教導他,要看淡點,好好的當個皇孫就行了……
但今日靈豐帝神色凝重,看起來很是奇怪。
在諸多大臣的疑惑之中,靈豐帝宣布退位。
此話一出,眾人駭然而嘩然。
但靈豐帝之話不容質疑,他掃過諸人一眼,輕聲道:“我雖然退位了,不過……”
靈豐帝凌空一點,堂上高掛著的牌匾應聲而斷。
上書四字“正大光明”。
牌匾斷裂,靈豐帝再揮揮手,新的牌匾續上了,但卻無字。
他從帶刀護衛的腰間取下一把刀,再牌上用刀刻下新的四字。
“明鏡高掛”。
“我會看著你們。”靈豐帝輕輕的對眾人說道。
諸多大臣面面相覷,跪在地上。
“臣等……明白!”
…………
新帝的登基大典靈豐帝沒有參加,他在卸去了皇帝一位之后,便聽了兮鳳的意思,來到了城外的一個廟里。
廟不大,寫著白馬寺三字,寺內供奉的是佛。
靈豐帝親創道教,供奉始道,自然對這些信佛之人無太大的好感,因此也不明白兮鳳的意思。
他來到白馬寺的時候,門前已經有小和尚等著,似乎是早早知道他回來。
順著和尚的步伐,靈豐帝走入了白馬寺,很快來到了一個供奉著巨大佛像的地方。
兮鳳正盤腿與白馬寺的方丈高談闊論,接引的和尚見了,便招呼著靈豐帝坐在兩人的身旁,并且上了香茶。
靈豐帝也沒有打擾二人,靜靜的聽著兮鳳與方丈講談。
二人談話囊括四野,上至天文地理、下至百姓日用,不論是朝廷政見還是百姓瑣事,無物不談、無話不說,相談甚黃。
靈豐帝本來沒有什么興趣,可是見著是“父神”在談論,便硬著頭皮聽下去,聽的久了,便隱約有些知曉兮鳳的意思了,心有所感,若有所思。
但見黃昏落下,月宮高懸。
有幾個小和尚看來是等待了許久,見著二人談話累了,便急急忙忙托著飯菜過來,方丈從一旁扯來一張桌子,三人便圍在桌子上吃。
吃的都是一些素菜,并無葷菜。
靈豐帝看著這沒有半點葷腥的素菜,看著有些難以下咽。可是又見著“父神”舉筷吃食,自己又不好不吃,只得強忍著內心的不快,吃之果腹,吃了些許素菜,本以為素然無味,可沒想到這純素的菜肴也能做得津津有味,不由的有些驚訝。
吃完之后,兮鳳與方丈又談了幾句,方丈看著靈豐帝,笑道:“施主,這位施主在這里坐了許久了……你不打算介紹介紹給老衲?”
兮鳳笑道,“這位先生,怕是方丈日后多有相見,我便不介紹了,由他稍后講予你聽。他呢,打算進白馬寺清修三年,不知道方丈收不收?”
方丈愣了愣,靈豐帝更是驚如混雷,一臉呆滯。
“收,佛法無比,廣收有緣人……只是……看著這位施主……好像不太愿意的樣子。”
兮鳳聞道,便詢問靈豐帝,“你可愿意?”
靈豐帝一時間不知道該怎么回答,僵住沒說話。
一個老丈,一個年輕人,便就這樣看著靈豐帝,等他回話。
好一會兒,靈豐帝才回過神來。
“我……我愿意。”
“既然是三年靜修,便當個俗家弟子吧。”方丈道。
“不。”兮鳳出聲道。
“幫他剃去煩惱絲,戒欲守律。按出家弟子行律,如此三年。”兮鳳道。
方丈愣了愣,看向靈豐帝,“這……”
“我……我愿意。”
“出家一事,可不能逼迫,我再問施主一次,是否愿意?”
靈豐帝臉色漲紅,道:“愿意。”
“誠心?”
“誠心。”
方丈嘆了口氣,看著兮鳳,輕聲道。
“看施主如此高才,必然不是凡人。那……我就破例一次,讓他出家三年。”
“好。”兮鳳笑道。
夜里,兮鳳與靈豐帝在白馬寺留宿,靈豐帝翻來覆去也靜不下心來,便打算去找父神聊聊,沒想到剛起身,便能看父神已經坐在自己的床邊。
“想不懂?”兮鳳問。
“想不懂。”靈豐帝搖頭。
“想不懂就別想。不是所有事都要想得明白。”兮鳳撫摸著靈豐帝的腦袋。
雖然看起來很奇怪,可是靈豐帝卻很享受這種感覺。在兮鳳的撫摸下,他的心很靜。
“在寺廟內頌佛三年,我會再讓你去道觀清修三年。”
“為什么讓我頌佛,而不頌你呢?”
“沒必要。”
“神愛世人,我待你們都一般。這天、這地、你、他、這地上的螞蟻、這塵世的荒草……都是我的子嗣。”
“我本是萬物自在。我無要你立教頌我。所這佛、這道、乃至任何教派,我都不爭不搶。自在逍遙。”
“頌三年佛,頌三年道。”
“六年后,你會明白的。”
“嗯……”
次日,兮鳳早早離去,并未道別。
方丈手里拿著戒刀,最后一次詢問。
“施主,你確定要我削去你的煩惱絲?”
靈豐帝已經穿上七衣,雙手合攏,面向著廟內的大佛。
“我確定。”
“那我下刀了。”
“嗯。”
方丈手抖了抖,但是很快便穩了。輕輕的再靈豐帝的頭上移動。
頭發應聲而落。烏發如墨,染黑了地。
“清、靜、真、如、海、廣、德、玄、巧。既然施主是為心而來。”
“便取法號,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