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冬這話一出,才是語驚四座。
旁邊的丫頭都禁不住大眼瞪小眼,不知該如何接話了。
若說女子不為嫁人,這話題恐怕她們還不能接受,孟小冬自嘲地笑了笑。
眼看著時間已快過辰時,今日清早開始天邊就有一道朝霞,久久不散。常言道,朝霞不出門,孟小冬還擔心一會兒會落雨,也不知是否影響到今日大涼使團進城。
聽說一大早上,就已經有許多百姓趕赴城門口,只為一睹大涼公主的風采。
這大涼女子,據說個個膚白貌美,而這位公主本身就享有大涼第一美女的稱號。自打使團進了大周境內開始,這一路上就有一些傳言,說是公主如何如何,離京城越近越玄乎。
其實仔細推敲一下就知道,那公主一路坐著馬車而來,怎么那么容易就被人瞧見了。
人們的好奇心,不論何時都是一樣的。
此時,城門口,黑壓壓的站滿了人,若不是御林軍的人守在了城門樓上,恐怕能讓許多看客不顧儀態要登高遠望一番。今日聚集在此的,不僅有許多京城人士,還有更多京畿附近敢來看熱鬧的。
畢竟大涼跟大周交惡多年,這難得看到活生生的大涼人,不少人都很好奇。
前一日早有驛站的人一路報來大涼使團的行程,本是說估摸今日辰時他們的車馬隊會到。
可如今,文武百官也等了個把時辰,莫說是車馬了,連半個影子都沒看到。
趙秉南倒也不著急,一臉悠然的態度等著。
禮部尚書倒是有些不耐煩了,他掐著各種吉時,生怕是這里耽擱了,那里又耽擱了,從一早就開始跟趙秉南念叨起來,絮絮叨叨的停不下來。
趙秉南寬慰道,“周尚書莫慌,該來的總會要來的!
以至于半個時辰之后,站在城門外地勢較高一些的人充當起遠眺的角色,直勾勾盯著官道的盡頭。其實不止他們,附近所有的人都保持著幾乎相同的姿勢,伸長了脖子望著。
直到大家都遠遠地聽見一些絲竹樂器吹吹打打的聲音,那些旋律有些古怪,不似大周禮樂節奏明快,反而有些古怪拖長,雖悠揚但聲調更高一些,顯得有些哀戚。
周尚書雙眼放光,面露喜色,對著趙秉南道,“聽!快聽!是他們來了!沒錯!”
又聽他繼續念叨起來,“千萬莫晚了入宮的時辰,千萬莫錯過吉時呀!”
趙秉南輕聲笑了,“來得及!
大涼使團未至,這鬧哄哄的聲響倒是抓住了所有人的耳朵。
大家又盼著望著,等了片刻,才見長如黑龍一般的隊伍出現在遠處的官道上。大涼尚黑色,一行人多穿黑甲黑衣,所以遠遠望去,就像土黃的官道上盤著一條黑蛇似的,慢慢蠕動前行。
等到他們正式入城時,又免不得再等上一段時辰。
而所有的等待,在看到大涼公主從外表華麗的一輛四匹馬拉的馬車上下來時,變得值得了。
她頭戴素白頭巾,臉上還有面紗,除了一些珍珠做裝飾之外,只能看到一雙烏黑明亮的眸子,別的就再也看不到了。她一身月白色長裙,裁剪卻很別致,似乎貼著身形,沒有多少多余的布料,只是這裙子的束縛,讓她走路似乎也不太能夠隨意似的。
只望見她輕移蓮步,身姿曼妙,雖然看不見廬山真面目,但是女子婀娜妖嬈,已經讓所有人呼吸為之一顫。
大涼第一美女果然名不虛傳。
真正的美人在于形,在于骨,在于舉手投足之間都散發著吸引人目光的氣質。
很顯然,這位瓦莎娜公主做到了。
大涼的習俗很是有趣,男子喜穿黑色,而女子多穿素色。聽聞女子出嫁時喜服都是純白的,顏色越干凈越好。這公主下車之后,兩個男子一左一右像是等著她似的。
其中一個還伸手做勢扶了她一把。
接著他們三人便走到隊伍最前,與大周眾人正式見面。
趙秉南做為此次負責迎接使團之人,帶領大周官員也迎上前來交涉。
瓦莎娜公主、合穆皇子以及關遠大將軍便由此入了眾人的視線,一番寒暄之后,他們重新上馬的上馬,回到馬車的回了馬車,這才正式開始入城。
而趙秉南他們作為主人家,自然要在前面領路。
兩邊的百姓也看熱鬧似的跟著大部隊一起往城內走去,他們議論最多的便是神秘的大涼公主,這第一美女的稱號已經讓她吸引了眾多人的關注。雖然只在人前露了小片刻,但已經叫人驚嘆不已。
“方才瓦莎那公主的聲音真是好聽啊!你可瞧見她那雙眼睛,如同寒夜里的一對星辰,簡直照亮了我的人生!
“你就省省吧,人家是注定嫁入皇家的。”
不少人議論紛紛,還猜測著大涼公主的美貌。
趙秉南心中卻對剛才的那位合穆皇子,存了幾分疑惑,那人身材高大魁梧,雖然眉眼之間有些大涼人的特征,但嚴格說來,似乎并不那么明顯。
若但從樣貌上來辨識,似乎豫王府里那位合穆皇子更像是大涼人,可大涼國境之內原本就有半數以上的百姓是從大周移居過去的,這要追溯到數百年前。
像那種有著異域血統的人,在容貌上與大周由著明顯區別的人,在大涼被認為是貴族血統,他們原先住在更西北的地域,先祖多是游牧民族,但因居住地遷移,也逐漸跟南面的人通婚,所以百年下來,在大涼也有容貌長得與大周人近似的土著。
以此依據,倒作不得數。
等到入宮之后,宮宴之上,文德帝親自召見了他們幾人。
此行除了瓦莎娜公主跟合穆皇上之外,加上那位送嫁大將軍,還有二十多位大涼官員,文臣武將皆在列。上了太和殿上,不論他們在大涼官位高低,如今也享受的是與公主皇子一般等同的貴賓禮儀。
而進殿來拜見時,瓦莎娜公主才掀開了自己的面紗,摘下頭巾來,將真面目以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