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目瞪口呆的看著張諾,尼瑪,這也太狠了吧!
他來之前就想跟張諾討論這報紙的事情來著,但是他想說的是在報紙上為他人揚名的事情啊,怎么就變成了用報紙揭露對方黑料了?
而且,一想到如今眾人瘋搶報紙,人人傳閱的樣子,李世民就不禁打了個冷顫。
如今這報紙雖然剛出,但已經是洛陽紙貴了。
他哪怕身在皇宮也聽到了諸多人對于報紙的喜愛,無論是上面對于天下各地的見聞,還是朝政解讀,甚至是詩文賞析,這里面總有你感興趣的東西。
也正是這樣,讓明明頭版就印制了五萬份的報紙,根本滿足不了整個長安市場,更不用說其他地方了。
這也是為什么昨天就跟魏征說要來張諾府上,卻折騰到今天才來的原因,李世民也得協調處理政務,另外魏征急急忙忙的趕回去重新寫稿子了。
如今這報紙如此暢銷,魏征又怎么舍得如此好的職位。
但李世民一想到張諾剛剛的計劃,便覺著心里發顫啊。
這是典型的一石二鳥、借刀殺人之計啊!
借用魏征和他張諾自己的清名,把那些本就是事實的黑料全給爆出來,那官府豈能視而不見?
而普通民眾從人嘴里知曉這些事情以后,又豈不群情激昂?
那到時候恐怕根本不用安排什么苦主上告,官府就能在民意沸騰之時把王家抄家滅族、就地正法了。
李世民看了看旁邊一臉淡然的張諾,心里暗暗感嘆,這還真就是人不可貌相啊。
這小張老弟,看起來斯斯文文的,整天一副疲懶樣子,可誰又知道這是個能一騎當千的猛將?更難想到的是,這還是個不動聲色當中便能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謀士?
單看此次謀劃,簡直就是一石二鳥,僅僅是利用報紙和民意,一則敗壞王家根基,最終讓王家落入個家破人亡的深坑,另一方面何嘗不是為朝廷為他李世民在揚名?
屆時民眾們看到僅僅朝廷覆滅此等罪惡深重的豪門,又豈不歸心?
好謀劃,妙計啊!
張諾看著老李那一臉微笑的樣子,頓時就惆悵了,老李這是傻了嘛,不就是讓他幫忙疏通下關系,幫人幫己而已,用得著這樣嘛?
“老李,別在那兒發夢怔了,給句準話,這事兒到底干不干?”
李世民被張諾從臆想當中叫醒,看著張諾那一臉嫌棄的樣子,老臉微微一紅,然后裝作不在意的說道,
“干,當然得干,這王家不僅跟老弟你是生死大仇,跟我皇家亦是不死不休,怎么可能放過他們?沒說的,這事兒干了!”
張諾微笑著點了點頭,就是嘛,剛剛還說得義憤填膺的,一口一個干死王家的,如果這會兒忽然縮回去了,張諾非得噴死他不可。
說定了王家的事,自然是餐桌上賓主盡歡了,李世民反正在這里蹭飯就沒有一頓吃得不開心的,時不時的就能碰到張諾試驗新菜,還能一飽口福。有緣書吧
餐后二人約定一起出去走走,順帶聊點其他事情。
漫步在莊子里,看著一張張熱情洋溢的笑臉,李世民也在感嘆,整個莊子不說其他,單單這精神面貌就是其他地方所看不到的。
僅憑這點,李世民都佩服張諾,不到幾個月的功夫,就能讓這幫子人歸心,死心塌地的跟著他就不說了,還能笑著過好每一天就不容易了。
李世民看著張諾也笑著跟路人打招呼,甚至能輕易叫出每個人的名字,很是驚奇,
“老弟,沒想到你真能認識每個人啊!這么勞神費力的有必要嗎?”
張諾毫不在意的回答到,
“我記性好,記住長相和名字毫不費力,至于有沒有必要,你想想你作為皇族,結果陛下死活記不住你是誰,你是個什么感覺,哪怕你再豁達,恐怕心里也有疙瘩吧!”
李世民楞了一下,
“這能放到一起比?我跟陛下那是一家人,你這只是你麾下的軍士和工人而已!”
張諾笑著搖了搖頭,瞥了老李一眼才說道,
“你啊,總是只能看到一層!”
“比方說,對于這些人來說,我給錢他干活看似天經地義,他也把事情做得不錯,達到了我的要求,我沒必要記得他的名字!”
“這就是你所看到的第一層,甚至你還覺著他們應該感謝我,因為只有我才會給出這么高的工錢和福利,讓他們免費吃飯、免費住房以及給孩子免費送到學堂里面去。”
說到這里張諾看了看老李,老李非常認可的點了點頭,本就是這樣啊,除了張諾這莊子里,別說其他地方了,哪怕是長安城里最有錢的地方,都找不著比這對普通人更好的工坊了,就這難道不值得他們這些人感恩戴德?
看著老李那迷茫的樣子,張諾笑著繼續說道,
“你想岔了,我說了你只看到第一層,人們都說飽暖思**,其實飽暖以后不僅僅思**,還有其他東西,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尊重!”
“尊重?”
老李摸了摸下巴頦上的小胡子,若有所思的嘀咕了一句,心里慢慢的琢磨著,卻總覺著哪怕近在眼前卻隔了一層。
“別想了,你錯得最大的地方就是沒把這些原本大字不識的普通人當成讀書人,你知道讀書人好清名,好顏面,可普通人何嘗不是如此?”
“原本的時候,他們活著就已經費盡全力了,哪有心思去思考什么顏面、尊嚴之類的東西,可如今吃喝不愁以后,原本壓抑在心底的追求便開始了!”
“人其實都希望挺直腰桿活著,我沒辦法給他們其他的,但至少平等相待,還是能夠做到的!”
“不要以為只有讀書人才講究什么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其實人人心里都有桿秤,你待人以誠,他人也將以誠相待!”
李世民聽到這里,頓時感覺醍醐灌頂,如黃鐘大呂響徹腦海,規規矩矩的整理衣裳后,向張諾行禮。
“感謝張君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