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漢武帝的問題,劉據陷入思考。
片刻后,他試探性地開口道:
“為了石達開而戰?”
漢武帝呵呵一笑,點頭道:
“你說的沒錯,為了石達開而戰。”
就在劉據松了一口氣的時候,卻又聽到漢武帝繼續開口道:
“這就是最大的問題所在了。”
“石達開,他沒有讓人為他拼命的大義!”
劉據眉頭挑動一下,過了好一會才道:
“父皇這話不對吧?歷史上那些起兵造反的諸侯不也沒有大義嗎?”
漢武帝搖了搖頭,淡然道:
“石達開和其他諸侯不一樣。”
“對大清來說,石達開是反賊。”
“對太平天國來說,石達開——還是反賊!”
劉據身體一震,瞬間醍醐灌頂。
原來如此!
在離開天京之后,那些忠于太平天國的人認為石達開背叛了拜上帝教,那些忠于大清的更不必說要殺石達開這個反賊而后快。
無論站在大清還是太平天國的角度來看,他們都不喜歡石達開,都巴不得石達開去死。
這種里外不是人的情況,必然會導致石達開麾下軍隊的士氣下降,思想混亂。
隨之而來的,當然就是戰斗力的顯著下降了。
漢武帝自顧自地給自己斟滿了一杯茶,捧在手里,淡淡地開口道:
“石達開最明智的選擇就是發動第二次天京事變,殺掉天王府所有心腹并囚禁洪秀全。”
“縱然太平天國可能會四分五裂,但石達開只要手中有洪秀全,就有了大義。”
“那是石達開唯一一個能走向成功的道路。”
說到這里,漢武帝吹了一口杯中熱騰騰的茶湯,一飲而盡。
“他選擇離開天京的那一刻起,就注定和成功無緣了。”
劉據聞言,心中不自覺地浮現出一句話。
方向選錯了,再努力也是枉然!
金幕中,畫面回到了鄱陽湖外的太平軍大營。
看著面前波濤如海的鄱陽湖,年輕的陳玉成臉色極度凝重。
龍感湖之戰的失敗,讓這位太平天國主帥清楚地意識到了太平軍在水戰中完全打不過湘軍水師的事實。
可若是無法渡過鄱陽湖,又怎么去拯救九江城中的林啟榮呢?
難道就這么眼睜睜地看著九江失陷?
陳玉成的手猛然握緊,根根青筋綻放。
“還有辦法,一定還有辦法。”
年輕的將軍轉身回到了地圖面前,死死盯著上面每一處山川湖海,尋找著可能的勝機。
突然,他雙眼一亮,目光落在了九江北岸的一處地方。
小池口!
半個時辰后,陳玉成猛然掀開簾子,快步走出。
“傳令,全軍明日三更出發!”
九江城外,湘軍大營。
來自鄱陽湖彭玉麟的使者飛馬來報。
“陳玉成部賊寇已經全部撤離湖口北渡安徽,應該是放棄救援九江了!”
“黃文金部賊寇水師還在湖口一帶盤桓,或許賊心不死。”
湘軍主帥李續賓聽到這句話之后,頓時松了一口氣。
“只要沒了陳玉成,萬事好說!”
諸多湘軍將領聞言,也都露出笑容。
在大清這邊君臣心中,太平天國最難對付的無疑就是石達開,其次便是陳玉成和李秀成。
如今李秀成還在安徽北部作戰,陳玉成也撤離江西戰場。
九江無憂矣!
鏡頭一轉,到了剛剛渡江北上的陳玉成大營中。
陳玉成剛剛安排完各軍事宜,就收到了一封加急信。
“李秀成兄弟?”看到信上的署名,陳玉成不由疑惑,嘀咕了一句。
“這家伙居然有事找我?”
兩天前,桐城。
李秀成站立于城墻之上,注視著城外重重疊疊的清軍大營,臉色頗為凝重。
【隨著天京事變的爆發,清軍在各處戰場上陸續發起反攻。】
【清軍安徽巡撫福濟、提督秦定三、總兵鄭魁士集結六萬余人圍攻桐城,意圖進一步南下進攻安慶。】
【由于石達開出走,陳玉成前往九江,洪秀全手中只剩下李秀成一支可用之兵,便命其急速前往桐城救援。】
李秀成年輕的臉龐上閃過一絲戰意,沉聲道:
“立刻集結兵馬,隨我出城擊破賊軍,絕對不能讓其扎營成功!”
桐城大門打開,李秀成指揮三千太平軍沖出城門,對著清軍營地殺去。
數倍于太平軍的清軍從四面八方殺出來,雙方激戰在一起。
李秀成如今已經是太平天國排名至少前三的宿將,他麾下的兵馬自然無比驍勇。
在同等數量下,清軍往往只能支撐片刻時間,就被殺得敗退。
但打著打著,李秀成就發現了不對勁。
清軍的數量太多了!
除了背后南面的桐城,其他三面都是敵軍。
無論李秀成指揮麾下兵馬擊潰其中任何一路,其他兩路清軍都會立刻沖上來進行包抄,讓李秀成無法繼續追擊擴大戰果。
稍微拖延一段時間,新的敵人又重整旗鼓而來,讓李秀成繼續陷入三面重圍。
激戰半天后,李秀成不得不率領麾下兵馬撤回桐城之中。
再度清點了一番城中兵馬后,得到的數字讓李秀成心驚。
“將軍,城中可戰之兵已經只剩下三千二百人了!”
李秀成下意識地問道:
“城外的賊軍數量多少?”
“回將軍的話,至少在六萬以上,以綠營兵為主!”
這個回答讓李秀成如墜冰窟。
綠營兵的確是垃圾不假,但李秀成麾下就三千兵馬,這一比二十的戰斗,壓根沒法打!
李秀成深吸一口氣,急速回到房間之中,寫下求救信。
鏡頭一轉,陳玉成伸手打開了這封信,看到了上面異常簡短的內容。
“清妖百營圍城,糧道盡斷,玉成兄速援!”
陳玉成呃了一聲,捏住下巴,陷入沉默。
按照之前的想法,知道水戰打不過湘軍的陳玉成是打算繞到湖北東部,抵達九江對岸的小池口。
在小池口處,還有一支太平軍駐扎,和九江城隔著長江對望。
只要能抵達小池口,陳玉成就可以嘗試冒險強渡長江,和城內林啟榮一起來個里應外合,對包圍九江的湘軍李續賓部進行突襲!
可現在,李秀成的求援卻來了。
究竟是先去救東北方向困守桐城的李秀成,還是按照原計劃繼續前往西南方向的小池口?
陳玉成陷入了兩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