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明年能有點好兆頭吧!
轎子正好停下,咸豐皇帝無聲地嘆息一下,走向了御書房。
御書房中,幾名軍機大臣都已經就位。
但前不久剛剛上任的恭親王奕訢并不在其中。
讓奕訢當軍機大臣,本就是咸豐礙于養母博爾濟吉特氏的情面,勉強答應的。
咸豐到死也不愿意給博爾濟吉特氏一個皇后的名分,對博爾濟吉特氏的兒子、曾經和自己爭奪過皇位的奕訢又怎么可能無條件信任?
博爾濟吉特氏的葬禮剛結束不久,咸豐就隨意找了一個“操持葬禮不夠莊重”的理由,把奕訢的所有官職剝奪,讓奕訢繼續在恭親王府當一個富貴閑王去了。
想想都很扯淡,奕訢作為兒子,對自己親娘的葬禮怎么可能會操持得不夠莊重?
只能說咸豐是連裝都懶得裝一下了。
總之,奕訢不再出現于軍機處這件事情讓咸豐皇帝的心情好了那么一點。
他坐了下來,示意開始今天的公務。
軍機大臣祁寯藻面帶喜色,對著咸豐皇帝連連拱手,開口道:
“恭喜皇上,賀喜皇上!
咸豐愣了一下。
“喜從何來啊?”
祁寯藻滿面笑容地開口道:
“剛剛得到的消息,靜海的林鳳祥部賊寇已經被勝保、僧格林沁等將軍擊敗,狼狽南下逃竄了!”
“勝保、僧格林沁將軍正在繼續追擊,想來全殲林鳳祥部之捷報很快就會傳來!
咸豐愣了一下,隨后喜上眉梢。
“好,這就好,太好了!”
【對咸豐皇帝而言,咸豐四年剛開始就收到了太平天國北伐軍敗退的消息,無疑是一件巨大的好事。】
【那么,在靜海戰場上又發生了什么呢?】
鏡頭隨之一轉,來到了靜海,播放起了過去三個月的戰事。
靜海戰場上的情況,說復雜也復雜,說簡單也簡單。
一句話總結就是——北伐軍缺乏糧草后勤補給,又遲遲等不到援兵,撐不下去了。
北伐軍在靜海駐扎的時候,已經是深秋時節。
沒過幾天,冬天就到來了。
北伐軍的骨干是廣西、湖南老兵,一路上收攏的兵馬大多都是安徽、河南等地人。
天津這邊的冬天,對這些南方人來說是無法忍受的嚴寒。
偏偏北伐軍還缺乏后勤補給。
連糧食都沒辦法敞開供應,更別提過冬的御寒衣物,取暖木柴,過冬房屋了。
由于滄州的屠戮,直隸當地的士紳們都對北伐軍采取了敵視政策,拒絕援助并反過來剿殺北伐軍派出去搜集物資的隊伍,讓北伐軍的境遇雪上加霜。
在這樣的情況下,北伐軍出現了大批的凍死凍傷現象。
尤其是來自廣西的老兵們,凍死凍傷的幾率更是全軍之冠。
整個冬天,北伐軍凍死的人數就超過了一萬人,因為凍傷而殘疾、截肢的更比比皆是。
這讓北伐軍的戰斗力急劇下降。
春天剛剛來臨,林鳳祥、李開芳就只能帶著剩余的數萬北伐軍從靜海突圍南撤了。
諷刺的是,由于太平天國的內斗等諸多原因,在北伐軍突圍的前一天,曾立昌等人率領的太平天國援軍才從長江流域的安慶正式出發北上!
安慶,甚至比北伐軍的出發點揚州還要更南邊一些……
【北伐軍攻克大清京師的目標,也伴隨著這一次的南撤而正式宣告失敗。】
【接下來擺在北伐軍面前的已經不再是如何取得勝利,而是如何在清軍的圍追堵截之中存活下來。】
看到這里,大元世界之中,忽必烈不由搖頭。
“打仗哪里有這樣打的,簡直就是亂彈琴!”
一旁的軍機處大臣伯顏點頭道:
“陛下所言極是,孤軍深入就是兵家大忌,還過了差不多一年才派出援兵,簡直亂來。”
另外一名曾經多次跟隨忽必烈東征西討的大將阿術面無表情地開口道:
“若是一開始打定主意要閃擊京師,那就不該在懷慶府停留兩個月的時間!
“繞過懷慶一路往北,徹底貫徹閃擊戰術的話,京師是有一定希望打下來的。”
跟隨忽必烈北伐哈拉和林,漢人世侯在大元朝廷頭號人物史天澤好笑道:
“明明是在中原打仗,北伐軍的方針卻好像是在草原上打仗一樣。”
只有草原的戰術才是一路直撲對方首腦所在地,爭取一擊斃命。
史天澤又道:
“在靜海等待援軍也是莫名其妙,明明北伐軍以南方人居多,卻偏偏要在隆冬即將到來之際在如此北方駐扎!
“這北伐軍的各種問題實在是太大了。”
忽必烈點了點頭,道:
“歸根結底,還是缺乏一個足夠有威望、有能力的領導人!
“倘若是石達開來率領這支北伐軍,那攻克大清京師并非不可能。”
皇太孫鐵穆耳也發表自己的意見。
“感覺太平天國自從定都天京之后反而沒了進取心,洪秀全和楊秀清的主力都按兵不動,僅僅靠著蕭朝貴、馮云山的舊部和石達開、韋昌輝兩個比較弱小的王去征戰天下。”
“這怎么可能成功呢?”
忽必烈嗯了一聲,搖頭做出了評判。
“若是洪秀全親自西征,楊秀清領兵北伐,清朝縱然不立刻滅亡,至少中原和湖廣是肯定丟掉了!
“只能說,太平天國有這樣的領導層,北伐的失敗一點都不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