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回想起之前看到的盤點視頻內容,忍不住有些好笑。
“老四,你在靖難之役的后期不也是孤注一擲全軍南下?”
自己孤注一擲,卻質疑別人的孤注一擲,多少顯得過于雙標了。
朱棣表情果然僵硬了一下。
在這條世界線上,朱棣可沒做出過這種事情!
認真回想了一下之后,朱棣猜測著自己在盤點視頻中的心態,開口道:
“那時候靖難之役已經打了四年,若是再繼續下去的話兒臣的后勤肯定會耗盡。”
“與其坐等后勤耗盡而敗亡,不如孤注一擲。”
“況且兒臣那個時候也并非沒有贏的希望!”
朱元璋目光閃爍了一下,不置可否。
在老朱看來,金幕盤點視頻中恐怕還暗示了一些內容。
朱棣一反常態的長驅南下,李景隆奇怪的駐軍觀望救援不及。
這背后難道就不可能有某種默契?
但老朱也沒心情去揭穿這些,反正整個事情都已然塵埃落定。
他將目光重新轉向金幕。
紫禁城,御書房。
“什么,訥爾經額兵敗臨洺關,林鳳祥和李開芳已經進入直隸?”
聽到這句話之后,咸豐皇帝的臉色唰一下就變得煞白。
不僅僅是咸豐皇帝,在場的每一個人表情都是如此。
之前太平天國主要活動范圍都是在江南,距離大清京師數千里的地方。
可現在,林鳳祥都打到直隸來了!
京師就在直隸境內,大清朝廷面對的不再是遠在天邊的反叛,而是近在咫尺的威脅。
以林鳳祥、李開芳部的神速,甚至可能會在一個月,不,半個月內打到京師城下。
恭親王奕訢強撐著笑臉,聲音有些顫抖地開口道:
“皇上不必驚慌,京師這邊還有二十萬八旗兵馬呢。”
咸豐皇帝:“……”
二十萬八旗兵馬的確是不假。
多爾袞入關時,本來就已經將幾乎所有關外滿人全部遷移進來。
除了各地滿城之外,大部分入關的滿人都生活在京師這一帶。
別說是二十萬了,就是三十萬兵馬都能召集起來。
但問題是……
這是八旗兵馬。
八旗,有個屁用啊!
現在又不是大清開國那段時間。
早在康熙時期,鎮壓吳三桂三藩之亂就已經主要靠的綠營兵了。
更何況是百年后的現在?
如今的八旗,就是一群只知道躺在祖宗功勞簿上混吃等死的廢物。
指望他們來保衛京師?
那咸豐皇帝還不如指望天上突然掉一顆隕石下來砸死林鳳祥和李開芳呢。
咸豐皇帝怒氣沖沖地開口道:
“馬上把訥爾經額革職問罪,大清就是被這種廢物給禍害成現在的樣子!”
對此,眾人都無意見。
但問題是,接下來讓誰去對付林鳳祥和李開芳呢?
人選其實也沒幾個。
江忠源死后,最能打的毫無疑問是向榮。
可向榮如今還在天京城外的江南大營坐鎮呢。
若是調走向榮,極有可能導致江南大營被攻破,整個江南落入太平天國手中。
這和京師陷落相比,其實也差不了多少。
還有一個人選是烏蘭泰。
但諸多軍機大臣討論過后,覺得烏蘭泰打仗太莽,不合適。
在這種危機之下,守衛京師的必須得是一個穩重之人。
琦善是夠穩重了,但能力上純純一坨。
若不是因為有皇太妃這個關系在,咸豐皇帝早就把琦善革職查問,更不可能讓琦善來守衛京師。
思來想去,最終決定了一個人選。
勝保。
這名字一聽就是旗人。
勝保現在的官職是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幫辦江北大營軍務,屬于琦善的副手。
勝保打仗比較穩重,對太平軍也很熟悉。
這幾個月來多次和北伐軍交戰,雖然贏少輸多,但輸的時候也不會出現什么潰敗,充其量就是小虧。
無論是身份、官職、資歷還是能力,勝保雖然不是完美之選,但絕對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了。
恭親王奕訢想了想,提了個建議。
“勝保穩重有余,進取不足。不妨給他配一個能力出色的副帥,這樣一攻一守,相得益彰。”
咸豐皇帝連連點頭,道:
“六弟,你有什么人選嗎?”
奕訢笑了笑,道:
“臣弟正想向皇上推薦一人,他的名字是——”
“僧格林沁。”
鏡頭一轉,出現了一名四十二歲的中年官員。
他臉龐久經風霜,表情堅毅,不怒自威,穿著官袍正跪地聽旨。
【博爾濟吉特·僧格林沁。】
“命總理行營大臣僧格林沁為欽差勝保麾下參贊大臣,協助欽差勝保一同剿滅北竄林鳳祥、李開芳所部流寇!”
僧格林沁恭敬道:
“奴才接旨,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接到圣旨之后,僧格林沁心中也頗為激動,不由自言自語。
“終于……”
和烏蘭泰、訥爾經額、勝保等同時代的滿蒙將軍不同,僧格林沁的人生其實是相當勵志的。
按祖先世系來說,僧格林沁是偉大的“成吉思汗”鐵木真二弟拙赤合撒兒的二十六代孫,是最早與愛新覺羅家族聯姻的科爾沁貴族明安的后裔,相當輝煌。
但二十六代……說白了也就狗屁不是。
僧格林沁出生在一個四等臺吉的家庭,小時候家里實在是太窮了,就和生身父親布和德力格爾一起去給當地的貴族放羊牧馬。
若是沒有什么際遇,僧格林沁這輩子也就是一個貧窮、普通的蒙古牧人,苦哈哈地過一輩子,然后在三四十歲的年紀死去。
但偏偏機會就真來了。
當時科爾沁左翼后旗第十代“扎薩克多羅郡王”索特納木多布齋,碰到了一件很倒霉的事情。
這位郡王娶了道光皇帝的三妹莊敬和碩公主當老婆,不曾想,這位公主嫁過去沒幾年就死了。
這下情況就很尷尬。
公主和索特納木多布齋之間沒有兒子,一旦索特納木多布齋選了其他妃子所生的兒子當繼承人,公主豈不是絕嗣?
堂堂大清公主,怎么能絕嗣?
于是在道光皇帝的“親切安排”下,索特納木多布齋只能硬著頭皮,在家族中挑選一名適齡少年來當公主法理上的兒子,以及下一任郡王的繼承人。
沒錯,這個幸運兒就是僧格林沁。
少年時的僧格林沁濃眉大眼英氣勃發,對談時頗有禮貌進退有據。
放羊娃的出身,反而更加襯托了僧格林沁的出色。
就這樣,放羊娃僧格林沁一飛沖天成為郡王世子,還是大清公主的唯一嫡子,并順利地在幾年后繼承了郡王爵位。
道光皇帝的三妹,那就是咸豐皇帝的三姑!
僧格林沁作為蒙古郡王,又是咸豐皇帝的表哥,仕途自然一飛沖天。
現在,這位來自蒙古的將軍即將踏上歷史的舞臺,逐步走向舞臺的正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