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老辦法,土營挖地道爆破。
從金田到現在,太平軍的土營功力是越來越強。
用了十天時間,北伐軍下轄的土營就輕車熟路的挖好了地道。
轟隆!
巨大的爆破聲猛然傳開,大地一下子向上拱起,一小段懷慶府的城墻隨之垮塌。
林鳳祥見狀,嘴角露出了無法遏制的笑容。
“拿下!”
李開芳也笑了起來。
“這些韃子就算想要頑抗,又有什么意義?”
一支上千人的北伐軍先鋒已經暗中計劃,朝著炸開的突破口沖了過去。
眼看著就要沖入突破口之中,一個人影卻突然冒了出來。
懷慶知府余炳燾灰頭土臉,踉踉蹌蹌的從垮塌的城墻附近奔出,正好看到了狂奔而至的北伐軍先鋒部隊。
余炳燾猛然抽出腰間長劍,厲聲大吼。
“懷慶的兒郎們,今日就是咱們保家衛國的時候,給老子上!”
余炳燾直接就沖了上去。
附近原本因為爆破而產生畏懼、恐慌甚至已經開始跑路的守軍,在余炳燾的激勵下,士氣瞬間就振作了起來。
他們也跟隨著余炳燾的腳步沖了過來。
“擋住長毛賊!”
“別讓這些妖人進城!”
雙方在城墻的缺口處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一番無比慘烈的廝殺后,北伐軍一方面要在正面突擊,另外一方面還要被附近尚未垮塌城墻上的守軍用弓弩火器從側面各種襲擊,損失慘重。
半個時辰后,這支北伐軍先鋒丟下了數百具尸體,狼狽撤回了陣地。
“什么,城破了,卻沒打進去?”
林鳳祥和李開芳得知這個情況,都愣住了。
他們都不約而同的想起了武昌。
武昌的時候,羅大綱爆破成功卻沒入城,是林鳳祥和李開芳趁機撿漏。
但正所謂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之前在武昌撿的漏,如今在懷慶府還回去了!
擊退了太平軍后,懷慶府城內的軍民迅速將城墻重新修補起來,沒有再給太平軍后續進攻的機會。
林鳳祥吐出一口氣,惡狠狠的開口道:
“換個地方繼續爆破,我就不信下一次他們還有這么好的運氣!”
時間一晃,又過去了十天。
林鳳祥和李開芳正在低聲交談。
“都準備好了?”
“這一次絕對沒問題,是咱們麾下最精銳的部隊。”
“很好,咱們野戰無敵,只要攻入城墻,必然破城!”
片刻后,又是一聲轟隆巨響。
懷慶府城西南方向靠近知府衙門的一處城墻轟然倒塌,出現了和上次差不多大小的一段裂口。
一支由林鳳祥、李開芳親自挑選的精銳沖了過去。
煙塵的彌漫還沒有完全消退,就在知府衙門中的余炳燾又帶著一群衙役沖了過來。
“各位,余炳燾今日誓要第一個戰死,誰來和本官一起守護懷慶!”
附近的守軍們沉默片刻,隨后發出了驚天動地的怒吼。
“知府大人,我們跟你一起和長毛賊拼了!”
北伐軍的精銳剛剛沖到缺口處,迎面就碰上了對面的守軍。
雙方再度展開了激烈廝殺。
大量援兵從城里各處不斷抵達。
很快,缺口處的北伐軍開始被壓得不斷后退。
還沒到半個時辰,北伐軍的這支先鋒就在清軍多路圍攻下,再度狼狽撤離缺口,回到本陣。
林鳳祥、李開芳同時瞪大了眼睛。
“這……”
“這怎么可能?”
北伐軍麾下最精銳的部隊,竟然突破不了懷慶府的防線?
根據之前的情報,懷慶府里可僅僅只有一千綠營兵和兩三百八旗兵,壓根就沒有多少像樣的兵馬!
但事實擺在眼前。
連續兩次爆破都成功了。
可爆破成功之后對突破口的進攻,卻又都失敗了!
“活見鬼了……”林鳳祥自言自語。
李開芳有些擔心的開口道:
“老林,要不咱們撤圍?”
已經過去了二十天的時間。
懷慶府的周圍越來越多出現了清軍活動的蹤跡,這說明清廷調遣的其他地方援兵即將抵達。
林鳳祥一咬牙,惡狠狠的開口道:
“再來一次,我就不信了!”
“事不過三,城里的韃子們不可能連續三次都有好運氣!”
土營第三次開始了爆破挖掘。
但這一次,北伐軍碰到了麻煩。
經過兩次爆破之后,懷慶府內的清軍明顯更加熟悉了北伐軍的戰術。
土營先后兩條地道,都被清軍給破壞。
時間過去了一個月。
懷慶府城之外,陸續有數千清軍趕到。
他們是來自于江北大營,由托明阿和西凌阿兩名旗人將軍率領。
緊接著,勝保也率領八千清軍趕到。
又過一段時間,恩華、訥爾經額也各自領兵趕到。
懷慶府城內城外的清軍,總數超過了兩萬人。
援軍的不斷趕到,明顯提升了懷慶府守軍的士氣。
這些都讓北伐軍的攻勢更加艱難。
好在也就是這個時候,第三條地道終于挖掘成功了。
林鳳祥、李開芳表情凝重,注視著遠處預定的爆破點。
“轟隆!”
又是一聲驚天巨響。
第三次爆破同樣也成功了!
太平軍這一次發動了全面攻勢。
不單單是對爆破點投入精銳進攻,在懷慶府的所有城墻陣地上都開啟了猛攻。
要的就是牽制住懷慶府其他地方的守軍,讓進攻爆破點的北伐軍精銳面對的敵人數量最少。
在兩人期待的眼神中,第三支突擊隊沖了上去。
懷慶知府余炳燾又一次出現了。
這一次,甚至都不需要余炳燾喊些什么。
在場的所有清軍一下子就信心大振,呼喊起來。
“知府大人來了!”
“懷慶戰神來了!”
“我們必勝!”
“殺長毛賊!”
懷慶軍民奮發,竟然主動殺出城外,和太平軍的突擊隊交戰在一起。
這一次,太平軍的突擊隊甚至都沒有摸到缺口處,就被清軍給擊退了!
林鳳祥、李開芳:“……”
這兩位北伐軍的主帥和副帥,徹底說不出話來了!
一條彈幕隨之飄過。
【明太祖朱元璋:這懷慶知府余炳燾,是真有點天選之人的意思,朕算是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