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宗教戰爭時期,又出現了路德宗、加爾文宗等新的教派,統稱“新教”。
統治著神圣羅馬帝國的奧地利皇帝在三十年宗教戰爭失敗后,不得不承認新教諸侯的合法性。
至此,新教成為了和天主教、東正教并立的第三大教派。
英國的圣公宗同樣屬于新教的一種流派,受英國國王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圣公宗之中后來又誕生了一批福音派新教徒,他們因在英國本土被迫害而大量移居北美殖民地。
后來在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傾國之力的支持下,這群福音派新教徒擊潰了英國軍隊,建立了一個叫做“美利堅合眾國”的國家。
楊秀清之所以反對去找英國人聯合,還有一個很實際的原因。
給洪秀全啟蒙的那本《勸世良言》,本質上來說是新教的教義。
但洪秀全把《勸世良言》來了一番超級大魔改,自認為是上帝的親弟弟。
再加上楊秀清、蕭朝貴的“天父附體”、“天兄附體”,這些可都是任何其他基督教派都沒有的內容!
硬要說洪秀全的“拜上帝教”屬于基督教的什么教派,都不符合。
從理論的角度來說,可以把他稱為基督教在東方的超級魔改分支版本——拜上帝宗。
問題是,英國人連自家圣公宗之中的福音派清教徒都無法容忍,直接打壓到福音派不得不坐著六月花號跑去美洲避難的地步。
人家又怎么可能承認你這個不倫不類,超級魔改加強版的“拜上帝教”呢?
這時候跑去廣州,結果很可能是英國人一邊大喊異端,一邊和清軍聯手剿滅太平軍了。
退一步說,就算是英國人兩不相幫好了。
廣州可是大清對外貿易最重要的門戶,沒有之一。
同為省府,在這個時代,桂林的重要性遠遠不如廣州。
太平軍連桂林都打不下來,還敢去碰廣州?
這不是純純找死么。
這一次,不僅僅是楊秀清反對,馮云山、韋昌輝、石達開也不覺得前往廣州是一個好主意。
楊秀清提出的,則是另外一個選擇。
湖南!
首先,湖南是魚米之鄉。
“湖廣熟,天下足”這句話,在大清可是確鑿無疑的事實。
太平軍進入湖南,一旦能有所斬獲,一直以來困擾太平軍的后勤問題就能立刻得到解決。
其次,湖南身處內陸,相較于兩廣而言,這里駐守的兵力本身就是比較孱弱的。
在過去的一年時間里,清廷還陸續從湖南抽調了許多兵馬,進入廣西圍剿太平軍。
此時太平軍進入湖南,當地剩余的清軍都是弱雞,很難像在廣西這樣抵擋太平軍的步伐。
楊秀清沉聲道:
“以我之見,攻克長沙的難度,可比攻克桂林要低很多很多!”
洪秀全原本有些不情愿,但聽到這里,不由怦然心動。
桂林打不下來,享受不到廣西的花魁。
那打下長沙,享受享受長沙的花魁也不錯啊。
都說湘妹子非常火辣……
洪秀全終于露出笑容。
“好,那就這么決定了。”
“咱們就前往湖南吧。”
【漢武帝劉徹:坦白說,若不是這一段,朕很難想象太平軍居然和西方有那么密切的聯系。】
【唐太宗李世民:這有什么的,佛教不也是外來教派嗎?你看現在佛教不也被咱們華夏給本土化了嘛。】
【明太祖朱元璋:是這個道理。華夏文化本身是有其先進性在的,任何宗教只要進了華夏,很快就會擁有濃厚的華夏特色,跟之前的原教義產生很大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