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賬!”
大清世界中,康熙皇帝臉色相當難看。
胤禛心中也是頗為不爽,冷聲道:
“這個烏蘭泰,實力是有一點的,就是太過輕敵大意!”
“堂堂旗人,怎么能犯這種毛病!”
康熙哼了一聲,斑白胡須抖動,怒氣沖沖地開口道:
“這些個旗人的后代,馬上就要把朕,把大清列祖列宗打下來的江山敗光了!”
說到生氣,康熙一陣咳嗽。
胤禛趕忙帶著眾人跪下。
“皇阿瑪息怒,保重龍體啊。”
康熙之前可是被氣暈過的。
在這個年紀,恢復相當緩慢。
康熙定了定神,冷冷地開口道:
“朕倒要看看,這些個不肖子孫,究竟是怎么樣把大清的江山送出去的!”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梁山村一戰,清軍烏蘭泰部雖然遭遇重挫,但太平軍內部的氣氛也并不樂觀。】
“一千三百人?”聽到這個戰損數字時,洪秀全的心都忍不住抽搐了一下。
這些可都是他和馮云山麾下的嫡系部隊啊!
誠然,對面的烏蘭泰部是清軍之中最為精銳的一支。
但這樣的戰損,對洪秀全來說也是難以接受的。
其他幾名太平軍高層也都沉默不語。
馮云山深吸一口氣,勉強笑道:
“此乃上帝對我等的磨礪。”
沒人笑得出來。
洪秀全看了一眼楊秀清,發現對方依舊沉默,并沒有任何開口搶班奪權的企圖,心中又安定不少。
洪秀全想了想,道:
“我們先做禱告。”
眾人擺好姿勢,默默對著上帝禱告起來。
禱告結束后,有人端來餐食,眾人開始用餐。
洪秀全化悲憤為食欲,狠狠地撕咬了一會面前的豬蹄。
食物入肚的滿足感讓他內心之中的頹喪減輕不少,道:
“咱們還是要繼續往北。”
“梁山村不行,那就換一條線路。”
再往南其實就是紫荊山根據地了,但洪秀全并不想回去。
根據線報,太平軍起事的“圣地”金田村已經被清軍燒成一片白地。
若是太平軍的士兵們看到這一幕,會非常影響士氣。
必須要向北,想辦法奪取城市。
見眾人都不反對,洪秀全繼續安排下來。
“昌輝,你和朝貴合兵一路,試著從東北方向出擊。”
“若是不行,那就讓秀清和達開從西北進擊。”
“總之,咱們必須要突破封鎖線,絕對不能讓韃子把我們一步步往南壓!”
眾人連連點頭,讓洪秀全的心情又好了不少。
我這個天王還是很有號召力的!
當天晚些時候,蕭朝貴來見到了楊秀清。
“要等到什么時候?”
楊秀清下意識地看了一眼蕭朝貴腰間的短匕,盡量讓語氣顯得溫和。
“朝貴啊,天父已經告訴我們了,該有的磨礪,我們需要忍受,這是每個人來到世間必經的贖罪過程。”
見蕭朝貴伸手向刀,楊秀清忙道:
“接下來就是一個機會!”
“只要咱們能打勝仗,一場大勝仗,那就水到渠成了。”
蕭朝貴呼出一口氣,道:
“最好是這樣。”
在接下來的多個鏡頭里,太平軍發動了多次進攻。
無論是烏蘭泰鎮守的梁山村,又或者是向榮、周天爵負責把守的其他地方,都遭遇了太平軍的猛烈進攻。
“打,把他們都給我打回去!”
烏蘭泰表情猙獰,惡狠狠地對著身旁的部下們怒吼。
“開炮,立刻開炮!”
轟轟轟。
砰砰砰。
炮彈和子彈的響聲此起彼伏。
諸多太平軍不斷前沖,但在清軍密集的火力下接連倒地,無法寸進。
終于,太平軍選擇了退卻。
烏蘭泰哈哈大笑,雙手叉腰。
“流寇們,本將軍之前是一時不察,你們真以為每次都能走狗屎運嗎?”
鏡頭一轉,到了向榮這邊。
被太平軍擊敗過數次的向榮表情沉靜,道:
“擊退他們。”
“任何人不得擅自出擊,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死守戰線,困也要困死他們!”
清軍擁有裝備和射程優勢,同時又處于純粹的防御態勢。
這讓太平軍進攻的難度極大提升。
整整十天時間,太平軍在東北、西北各個方向上左沖右突,卻始終無法突破清軍防線,反而是傷亡與日俱增。
由于傷亡不斷增加,太平軍內部的逃兵情況也逐漸出現,并與日俱增。
洪秀全的精神狀態也從一開始的亢奮、自信滿滿,逐漸變成震驚、自我懷疑。
到現在,洪秀全甚至連平日里最愛吃的豬蹄都沒胃口了。
“接下來該怎么辦?”
石達開的這個問題,竟然讓所有人都沉默下來。
整個太平軍內部的氣氛隨著一次次的失敗,已經變得非常、非常的不對勁了。
那是一種隨時都可能會散伙的感覺。
過了片刻,楊秀清的聲音響起。
“既然象州這邊的確是打不下來,那我們就別在這里打了。”
“是時候轉移目標,尋找韃子的弱小之地攻擊了。”
洪秀全沉默片刻,將口中的豬蹄肉吞入腹中,有氣無力地開口道:
“去哪?”
到了這種地步,洪秀全也顧不上去打壓楊秀清了。
先活下去再說!
楊秀清笑了笑,站起來,走到一旁懸掛的地圖上,伸手指著一座城池。
“我們可以去永安州。”
馮云山皺了皺眉頭,道:
“永安州本來就是我們北上的目標之一啊。”
想去永安州,同樣也得突破清軍在北邊的防線才行!
聽到馮云山的質疑,楊秀清呵呵一笑。
這一刻,眾人突然有一種感覺。
之前那個指揮太平軍接連擊敗清軍的楊秀清,又回歸了。
楊秀清不緊不慢地開口道:
“誰說目標是北邊,就一定要先往北的?”
“從明天開始,我們南下,先去紫荊山!”
貞觀世界。
李世民和李靖同時咦了一聲,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李治敏銳地察覺到了學習軍事知識的機會,趕忙問道:
“父皇為何驚訝?莫非是因為楊秀清?”
李世民點了點頭,笑道:
“楊秀清很不錯,這應該是最好的辦法了。”
李治立刻將目光投向李靖。
李靖摸著白須,笑呵呵地開口道:
“楊秀清這一計其實很簡單,就叫做——以退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