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迪斯如此這般,說了一通。
“第一,如今城里的所有人在長期的圍困下都非常緊張,又疲憊又虛弱,您不僅僅需要封鎖,而且還要對他們發起連續不斷地進攻!
“城墻雖然很高大堅固,但城里的建筑大部分都是木制,經不起炮彈的轟擊,你應該不斷地用大炮發射,將所有建筑都摧毀。”
“第二,在對主城堡發動總攻之前,您應該先攻克旁邊山上那座名為烏特利支的城堡。”
“烏特利支是真正的制高點,只要拿下該處,您的大炮就可以肆無忌憚的摧毀城里的所有一切了。”
鄭成功聽完,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拉迪斯,我可以保證,你和你的部下們將會在戰后帶著所有財富和體面回歸巴達維亞,或者在承天府治下當一個體面富裕的地主!
歷朝皇帝看到這里,也是相當感慨。
【秦始皇嬴政:果然,堡壘都是從內部攻破的。】
【明太祖朱元璋:大明因為內部各種亂七八糟的事情失敗也不是第一次了,這回也該大明享受一次別人因為內亂而失敗的福利了!
【宋太祖趙匡胤:大明因為內訌把國內的領土都丟完了,合著回報就是荷蘭人的內訌唄?】
【唐太宗李世民:按照這個理論來推斷,豈不是說大明應該多打這些海外的異族,才能獲取更多的回報?】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看著李世民的這番話,陷入沉思。
他有一種很奇妙的直覺。
李世民的這番話,似乎、大概、或許、可能才是大明最正確的道路。
朱元璋情不自禁地看了一眼朱棣。
在歷史上,朱棣可是搞了一個“鄭和下西洋”。
朱棣注意到了老朱的視線,忙道:
“父皇,兒臣這幾天可什么錯事都沒做啊!
朱元璋習慣性地哼了一聲,淡淡道:
“今后,你負責所有海外事務。”
朱棣愣了一下,一張臉迅速變成了苦瓜。
他可最煩政務了。
朱元璋怒道:
“你裝什么?事情不都是高熾幫你處理的?要不要拿一份太子御批的文書來鑒定一下是你的筆跡還是高熾的?”
朱棣尷尬一笑。
“父皇,兒臣這也是在鍛煉高熾嘛!
“您看他這么肥胖,就是需要多處理政務,才能減肥!”
朱元璋翻了一個白眼,懶得理會這個憊懶的家伙。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鄭成功很快就采納了拉迪斯的建議。
在幾個月的圍困之后,鄭軍開始行動了起來。
“發射!”
大炮的轟鳴聲,響徹耳膜。
諸多已經成為自由身的當地居民聞聲而來,看到炮彈不斷落入城中,發出了興奮的呼喊聲。
“用力轟!”
“轟死這些天上的紅毛番子!”
“把他們趕出去!”
許多之前瘦骨嶙峋的孩子,經過這段時間的調養,臉上也逐漸恢復了血色。
他們興奮地在鄭軍陣地的后方蹦跳著,不少調皮大膽的還拿起了石頭,奮力朝著城堡的方向扔出去。
就好像這些石頭能砸死他們心中那些萬惡的紅毛鬼一樣。
按照拉迪斯的建議,對臺灣城主堡方面,只采用大炮的轟擊。
對山上那座小小的烏特利支城堡,鄭成功調動了麾下最為精銳的部隊,發動了一波又一波的進攻。
烏特利支城堡之中只有大約一百名荷蘭士兵,他們奮力抵抗,不斷發射著火槍和大炮。
但幾個月的圍困早已經消耗了他們的戰斗意志,饑一頓飽一頓的生活更是讓他們的身體難以承受。
主堡內的荷蘭軍隊也嘗試過出兵支援烏特利支城堡。
但早有準備的鄭成功立刻讓馬信率領著一支百人的騎兵出擊。
騎兵呼嘯而至,趁著荷蘭人發射后換子彈的空隙殺入荷蘭人陣中,揮舞著馬刀瘋狂砍殺。
荷蘭士兵頓時抵擋不住,潰逃回了主堡。
再也沒有任何一支援軍從主堡出動了。
在連續三天的進攻后,鄭軍成功地殺入了烏特利支城堡之中。
很快,這座比臺灣城還要更高的小城堡中,冉冉升起了一面大明的旗幟。
看到這一幕,主堡瞭望臺上的荷蘭駐臺灣最高行政長官揆一面如死灰。
他轉過頭來,看著身邊一個個同樣臉色如土的評議會成員,艱難地開口道:
“諸位,我們已經沒有任何希望!
“是時候考慮體面的投降了。”
又是一陣沉默。
【在經歷了六天的內部爭吵后,臺灣城內的評議會最終做出了決定,派人向鄭成功談判投降。】
和之前不同,這一次山窮水盡的荷蘭人無法再像之前那么強硬了。
鏡頭一轉,鄭成功手中拿著一份中、荷雙語的協議。
“本條約經雙方訂定,并經雙方同意,一方為自1661年5月1日至1662年2月1日包圍福摩薩島熱蘭遮城堡的大明國姓殿下,另一方為代表荷蘭政府的熱蘭遮城堡長官費列德瑞克·揆一及其評議會,本條約包括下列十八款!
“一:雙方停止一切敵對行動,從此不記前仇!
“二:荷方應將熱蘭遮城堡、外堡、大炮、剩余的軍用物資、商品、現金以及其他屬于公司的財產全部交與國姓殿下!
……
“六:經檢查后,荷蘭士兵得以在長官指揮下,揚旗、鳴炮、荷槍、擊鼓、列隊上船!
……
“……雙方交換所有戰俘,允許荷蘭人攜帶私人錢財和航行往巴達維亞途中所需的各種生活用品,運走所有檔案。”
鄭成功露出笑容,在條約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并蓋上了印章。
畫面中,雙方開始進行交接儀式。
經過數日的交接完畢后,鄭成功按照約定釋放了所有荷蘭戰俘。
隨后,全部荷蘭人在揆一等人的率領下來到碼頭上船,駛離了這片土地。
看到荷蘭人灰溜溜的離開,岸邊成千上萬的本土高山族、漢族百姓們發出了驚天動地的歡呼聲。
“紅毛番子終于滾了!”
“我們自由了!”
“大明萬歲!”
“國姓爺千歲!”
鄭成功立于臺灣城的最高的城樓之上,臉上帶著由衷的笑意。
一陣海風吹來,鄭成功身上的紅色斗篷揚起。
陽光從天而降,將他的臉龐照耀得熠熠生輝。
【在經歷了整整九個月的戰爭后,鄭成功終于將所有荷蘭殖民者驅逐離開!
【這座自古以來就屬于華夏的寶島,又一次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之中!
畫面的最后,是一首來自于當時見證者沈光文的詩。
鄭王忠勇義旗興,水陸雄師鎮海瀛。
炮壘巍峨橫夕照,東瀛夷丑寂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