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熾嚇了一大跳,趕忙沖上去給朱元璋拍背順氣。
“皇祖,您沒事吧?”
好一會之后,朱元璋才呼出一口濁氣,喘息道:
“朕沒事。”
“朕就是被這些個廢物給氣到了。”
朱高熾遲疑片刻,試探性的開口道:
“要不您先回宮休息一會,明日再繼續觀看視頻?”
朱元璋哼了一聲,搖頭道:
“朕不回去。”
“朕倒要親眼看看,這些個大明的廢物后代究竟還能蠢到什么地步!”
朱高熾大感頭疼。
老小孩老小孩,人越老越固執,還真是拿老朱沒辦法。
朱高熾回到座位上,覺得或許可以幫自家后代說幾句好話。
“皇祖,這件事情主要還是馬士英和東林黨從中作梗。”
“若是朱由崧那小子能得知情況,改弦更張,還是有機會的。”
朱元璋冷笑道:
“都這種時候了,你還幫這小王八蛋說話?”
“國家都危難到這種地步了,朱由崧一心還只想著醉生夢死。”
“呵呵,朱翊鈞當年還是有點腦子的,沒讓朱由崧的廢物老子當上皇帝!”
聽著朱元璋的犀利吐槽,朱高熾只能無奈放棄勸說。
的確,這個朱由崧還是太過于離譜了一點!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史可法作為失敗者出局,馬士英和東林黨兩派的內斗卻并沒有結束。】
馬士英作為擁立朱由崧的首功之臣,出任內閣首輔,在外面又有四鎮大將的支持,可謂權傾朝野。
東林黨則是江南的本土勢力,在弘光朝廷中從高層到基層勢力都盤根錯節。
馬士英的優勢在于頂層,國政大事基本上說一不二。
但具體的施政必須得中層和基層官員來負責執行,東林黨在這方面則占據了絕對上風。
幾名東林黨的領袖固然不敢反對已經是皇帝的朱由崧,可他們心心念念要扳倒馬士英并取而代之的念頭從來都沒有斷過。
【在這種相互爭權奪利的情況下,“阮大鋮案”成為了雙方矛盾的爆發點。】
鏡頭中,睡眼惺忪的弘光皇帝朱由崧極其難得的來到了御書房中,召見了內閣首輔馬士英。
原本朱由崧就是一個大胖子,只是在逃難過程中餓瘦了幾十斤。
登基還沒幾天,朱由崧的體重又肉眼可見的瘋狂上漲回去,臉頰上滿是肥肉跳動。
“馬卿家,最近挑選的秀女質量有點下降,你得注意啊。”
馬士英身體一震,趕忙恭敬開口道:
“是臣忙于國政監督不力,回去立刻就讓下面的人好好安排。”
“陛下也可請司禮監幾位公公幫忙操持此事,他們常在陛下身邊,更能懂陛下的喜好。”
朱由崧露出笑容,點頭道:
“還是馬卿家你更加體貼。對了,今天有什么事情嗎?”
馬士英稟報道:
“北方平安無事,據說闖賊和建奴在山海關爆發了一場大戰,以闖賊敗退告終。”
朱由崧拍掌大笑,幸災樂禍:
“好個闖賊,謀害了朕的皇考,活該他有今天!”
“還有別的事情嗎?”
馬士英忙道:
“不少朝中大臣上奏章,希望能北伐收復京師。”
朱由崧翻看了一下奏章,勃然大怒,道:
“現在闖賊還有兩支兵馬在荊襄地區和山東呢,守都守不過來,北伐什么?”
“這些個東林黨人,就喜歡沒事找事!”
【朱由崧的想法和趙構出奇一致,在沒有確定崇禎皇帝那位太子朱慈烺死訊之前,他完全沒有任何北伐的意圖,只想偏安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