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利滿臉自得,大聲道:
“昧察,本將軍代大漢天子,冊封爾為大宛國王。”
“爾當不忘初心,忠心服侍大漢!
“否則,將來天兵再至,毋寡便是爾的前車之鑒!”
昧察趕忙道:
“小王一定謹記將軍教誨,子子孫孫永遠服侍大漢,永不背叛!”
李廣利滿意一笑,將象征著大宛國最高權力的那頂王冠戴在了昧察的頭上。
從這一天起,曾經是匈奴最忠實狗腿子的大宛國,正式變成了大漢最忠實的狗腿子!
在接受了新大宛王昧察接連數日的盛情款待后,由于西域冬天即將到來,李廣利選擇班師回朝。
回程的路上,李廣利再度經過了輪臺國。
只見一支隊伍已經等待在路邊了。
李廣利眉頭皺起。
“這什么意思,又想開打?”
但很快,一名滿臉賠笑的輪臺國官員就來到了李廣利的面前。
“大將軍,我們輪臺國的新大王聽說了大漢揚威大宛的消息,特地讓我請大將軍入城赴宴。”
“我們大王還愿意派出使者,攜帶國內最貴重的寶物,前往長安朝見大漢天子!
李廣利的眉頭一下子就松開了。
“很好,非常好。”
【李廣利對大宛的征服,震動了整個西域!
在過去的多年時間里,西域諸國當然也聽說了漢軍多次擊敗匈奴,甚至封狼居胥的壯舉。
但正所謂,百聞不如一見!
李廣利此次橫掃大半個西域,攻破大宛,懾服烏孫、康居。
一路上漢軍的精銳和強盛,直接展現在了這些西域諸國統治者的面前。
他們實打實地見識到了大漢的強悍,也終于擺出了臣服大漢的姿態。
一路上,各國不但用比來時更熱情的態度招待李廣利,而且無一例外都派出了使者。
整個西域幾十個大小國家的使者,人數加起來都有兩三千人,各種車馬更是上萬,極為壯觀。
李廣利的心情也是大好,他知道,這下子自己的大功是徹底跑不掉了。
但李廣利沒想到的是,即便都已經在回師凱旋的路上了,竟然還有事情發生。
“大將軍,下面的士兵們死傷很多,已經將近兩成了。”
“什么?”李廣利眼皮子不由跳了一下。
六萬多人,死傷兩成,數量已經過萬了!
“怎么會有這么大的死傷?”李廣利惡狠狠地責問。
大漢對主將的戰功考核,很重要的一個指標就是麾下士兵的死傷。
如果傷亡很慘重的話,即便擊殺了足夠數量的敵軍,賞賜也要打一個很大的折扣,甚至沒有賞賜。
漢承秦制,這其實是繼承了商鞅變法時大秦的軍功爵制度。
商鞅之所以這么規定,就是為了讓要主將們愛惜士卒的性命,免得普通士卒被白白消耗在戰場上。
軍功爵制度里,士兵們戰時為兵,平時務農,是國家非常寶貴的勞動力,必須避免不必要的犧牲。
聽著李廣利的責問,上官桀苦笑道:
“咱們的戰損其實也就五千左右,剩下的,還是那些將官的問題啊!”
情況其實很簡單。
一路過來,西域諸多小國大多都選擇臣服,送上物資糧草。
按照劉徹事先的囑咐,漢軍是不能對這些臣服小國進行劫掠的。
一路打過來,漢軍真正能劫掠的除了幾座無名小城之外,就是輪臺國的都城,以及大宛國的郁成城。
就連大宛國的國都貴山城,因為投降漢軍的緣故,漢軍在這邊也撈不到太多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