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面前群情激奮的儒生,劉恒也愣住了。
好家伙,這些儒生就這么喜歡公報私仇的嗎?
想想也對,儒家可從來都不是什么遵紀守法,循規蹈矩的群體。
不然,春秋戰國時期為什么沒有任何一個國君愿意給弟子滿天下的儒家一個機會呢?
就是因為儒家思想本身有一個非常大的弊端。
儒家人,想給君主立規矩!
這怎么行?
從來只有君主給臣子立規矩的,哪里有臣子給君主立規矩的道理?
這是君主的核心利益,不可能退讓的地方。
眼下,這些大漢儒生們明顯又找到機會,想要趁機給皇帝立規矩了。
劉邦勃然大怒,直接拍了桌子。
“給朕閉嘴!”
儒生們頓時安靜如雞。
換別的皇帝,說不定就迫于壓力,多多少少有點退讓。
可劉邦不一樣啊。
這位大漢的開國皇帝,說殺人那可就是真的會殺人的。
劉邦心煩意亂,忍不住惡狠狠地吐槽了一句。
“這都是什么破事!”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劉徹酣暢淋漓地將衛青和霍去病罵了一通,隨后吐出一口氣,道:
“行了,朕知道了。”
“都給朕滾出去吧。”
宮殿門口,衛青看了霍去病一眼,忍不住嘆息道:
“去病,你這又是何必?”
霍去病微微一笑,淡然道:
“李敢居然想要謀害舅舅,他罪有應得。”
“舅舅大度,我可不是什么大度的人!”
衛青又嘆息了一聲,道:
“陛下看來不會太過于責罰你,但你要切記,從今往后絕對不能再意氣用事了。”
“明白嗎?”
面對著衛青的嚴厲警告,霍去病并未反駁,而是非常乖巧地點了點頭。
隨后,霍去病拍了拍霍光的肩膀,笑道:
“回去好好當你的侍中,這件事情和你沒關系。”
霍光愣愣地點頭,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劉徹最終選擇了息事寧人,對外宣布李敢是在狩獵的過程中被鹿偶然撞死,給了李敢很高的身后哀榮。】
【至于霍去病本人,則并未受到什么責罰。】
鏡頭一轉,已經是李府靈堂。
在靈堂里,諸多李家人哭成一片。
這一支李家,說起來是真的很有悲情色彩。
早在大秦時期,李廣的曾祖父李信就已經是秦始皇最為器重的年輕一代大將了。
秦始皇給李信二十萬大軍去滅亡楚國,李信卻玩砸了,被楚國老將項燕打得落花流水。
好不容易李家又出了個李廣,明明功勛卓著,卻一輩子不得封侯,還因為迷路失期這種讓人非常無語的原因自殺。
李廣雖死,好歹李敢也是關內侯了,卻不曾想還沒到一年,李敢也死了。
短短一年內接連失去兩任家主,這對李家來說,簡直是致命打擊。
一對父子走進了靈堂之中,表情鄭重地拜祭李敢的靈位。
父子中的兒子年紀大約在十來歲左右,他左顧右盼了一下,走到靈堂最前方那一排,對著中央位置披麻戴孝的同齡少年道:
“少卿兄,節哀順變。”
金幕中,分別打出了這兩人的名字。
【司馬遷,字子長。】
【李陵,字少卿。】
少年李陵抹了抹眼角,露出了咬牙切齒的表情,低聲對著好友司馬遷道:
“遲早有一天,我定會為三叔復仇!”
李廣生了三個兒子,分別是長子李當戶、次子李椒和三子李敢。
李陵,是長子李當戶的遺腹子,也是李家長孫。
少年司馬遷聞言,不由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