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這句話說出來,眾人的表情都非常微妙。
劉恒摸了摸鼻子,有些無奈地開口道:
“劉徹這小子,在對外打仗時的確是千古難得的明君,可這斂財手段,也確實吃相難看了。”
其他群臣對此,自然也是非常認(rèn)同。
和劉徹朝一樣,在場的許多大臣家里也都經(jīng)營鹽鐵生意呢。
這種生活基礎(chǔ)必需品是人人都離不開的,利潤雖然不高,但勝在穩(wěn)定。
沒錯,正常情況下,鹽鐵的利潤其實并不高!
那為什么桑弘羊會說,鹽鐵官營能帶來豐厚的利潤,能讓那些鹽商和鐵商富甲一方呢?
答案其實還是在于壟斷。
劉徹的時代,市場已經(jīng)經(jīng)過了幾十年的競爭,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壟斷格局。
一個商人能壟斷某個市場,哪怕僅僅是一個郡,甚至是一個縣,他也能肆無忌憚的提高價格,收取足夠豐厚的利潤。
而作為日用必需品,鹽鐵壟斷之后官府就可以隨意定價,收取巨額利潤了。
任何一個微薄利潤的行業(yè),在被壟斷之后都能帶來暴利。
所以官府在壟斷時,只需要選擇那種大部分人都離不開的日用品行業(yè)。
賣出的貨物數(shù)量越多,利潤自然也就越高。
劉恒感慨道:
“據(jù)說秦朝的時候也有鹽鐵官營的跡象,沒想到劉徹這小子居然發(fā)揚(yáng)光大了。”
大秦王朝時期就已經(jīng)有專門的鹽官,來負(fù)責(zé)對鹽池鹽田的管理和生產(chǎn)。
不過大秦并沒有完全禁止民間私自制作鹽巴和販賣。
劉徹的鹽鐵官營政策,是從鹽田生產(chǎn),到運(yùn)輸,再到販賣,整個流程都掌控在國家手里。
商人們當(dāng)然也可以作為分銷商,但也必須要交給國家一筆重稅。
實際上,還是老百姓承擔(dān)了所有。
但這種承擔(dān)和加稅不同,它是比較隱蔽的。
老百姓最多就是覺得鹽巴貴了一些,鐵制品貴了一些。
他們會埋怨那些賣鹽鐵的店,會埋怨當(dāng)?shù)氐墓賳T不顧民生,但絕對不會想到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其實是高高在上的皇帝。
這種對老百姓的吸血方式,在最大程度吸血百姓的同時,還能維持住皇帝的威嚴(yán)和聲望。
不得不說,很毒辣,但又很好用!
劉恒越想,越覺得這個主意挺好的,忍不住看了劉邦一眼。
意思很簡單,咱們大漢現(xiàn)在需不需要鹽鐵官營?
蕭何等人看到這一幕,心都提起來了。
別啊!
大家撈點正路錢不容易。
陛下你別斷了我們的財路啊!
但有金幕的例子在前,大家還真不敢說話。
萬一劉邦惱羞成怒,也搞出一個白鹿幣怎么辦?
劉邦哈哈大笑了起來,擺手道:
“行了行了,現(xiàn)在大漢國庫里的錢多的是,鹽鐵那點錢朕看不上!”
聽到劉邦這句話之后,群臣的心這才放了下去,非常真心實意地開口稱贊。
“陛下圣明!”
劉恒一想,也是。
隨著金幕的出現(xiàn),西漢王朝已經(jīng)開始邁入初級工業(yè)社會。
各種意想不到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各種行業(yè)的飛速崛起。
剛剛拿到《工業(yè)革命》的那幾年,大漢的國庫收入是一年翻一番的驚人速度在增長。
有這么多錢在,的確也沒必要去搞什么鹽鐵官營,讓老百姓的日子輕松一點,挺好。
劉邦說完,又笑著看了金幕中的劉徹一眼,道:
“朕現(xiàn)在倒是明白劉徹為什么會被列為敗家子了,這小子又是窮兵黷武,又是對老百姓敲髓吸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