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聞言,忍不住笑了起來。
“這件事情的答案其實很簡單。”
“同化的前提,是雜居!”
所謂的雜居,就是將這些胡人打散,以一戶或者幾戶家庭散居在漢人村落,城鎮之中。
如此一來,這些胡人們勢單力孤,無論愿意還是不愿意,都一定會逐漸被周圍占據絕大多數的漢人所同化。
就算有冥頑不靈的,來個幾代人,怎么樣也能潛移默化掉了。
但無論是西漢還是東漢,乃至后來三國之中的魏國以及西晉王朝,對胡人的安置方式都是聚居。
胡人大量聚居,意味著他們的生活方式沒有任何變化,大部分人和華夏之間也不會有什么交流溝通,無非就是從草原換到內地居住而已。
“這樣的方式,就算過了幾百一千人,胡人依舊還是胡人,不可能轉變成漢人。”
聽著朱元璋的點評,朱高熾思考了一會,又道:
“但胡人的上層應該是會接受華夏文化傳播的吧?”
“就不能自上而下嗎?”
朱元璋忍不住大笑了起來。
“古往今來的改革,自上而下的什么時候成功過?”
“更何況,那些胡人為什么要自上而下的傳播華夏文化呢?”
按照胡人之前的方式,底層的胡人百姓永遠都是胡人首領們的奴隸。
胡人首領們如果教授給胡人老百姓華夏文化,讓胡人老百姓變得聰明,那不是自掘墳墓?
朱元璋笑呵呵地開口道:
“就比如五胡之中最早建立了前趙的劉淵,他就是匈奴王族,而且飽讀詩書,在整個西晉都是有名的大儒。”
“但這又如何?劉淵在建立前趙之后就立刻全面恢復了匈奴的舊制度,哪里把華夏文明當回事?”
朱高熾表情凝重地開口道:
“孫臣敢問皇祖父,此局何解?”
朱元璋笑道:
“朕剛剛不是說過了嗎?最省事的辦法其實就是直接屠滅全族,就好像之前大明屠滅女真、高句麗那樣。”
朱高熾愣了一下,道:
“女真人是大明死敵,高句麗是華夏公敵,將其屠滅也是理所當然。”
“但天下異族如此之多,又怎么可能將除了華夏之外的所有種族都給屠滅呢?”
朱元璋爽朗地笑了起來。
“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咱們華夏一代代王朝發展下來,也就有了新的方式,就是六個字。”
“大雜居,小聚居。”
所謂大雜居,就是讓大量漢人以駐軍、移民等方式進入到這些被華夏征服的胡人地區,形成胡漢大量雜居的格局。
小聚居,就是允許胡人以幾戶人家,或者村落的方式居住,但規模必須要得到控制,要足夠“小”。
這樣一來,就算是某幾個小聚居區要叛亂,也掀不起什么風浪。
而大雜居的格局,也能保證漢人在任何一個地方都擁有足夠的數量來控制局面。
至少能對當地的胡人形成一定程度的制衡,不會讓局面迅速失控,給朝廷充足的時間來做出反應。
此外,大雜居還有一個隱形的好處,就是相互雜居的過程中一定會出現胡漢通婚。
通婚是文化相互影響融合的最佳方式。
華夏文明作為更高級的文化,一定是能在這種文化融合過程中占據主導的。
潤物細無聲之下,隨著一代代人的相互影響和融合,今后也就不會再有什么胡漢之分,都是華夏子民了。
朱高熾連連點頭,對這種方式極為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