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漢軍就浩浩蕩蕩的離開了這處大營,開始往南邊撤退了。
一路撤退到了長城附近。
衛青讓大軍在這里暫時停止了腳步,讓定襄郡方面派人送來補給。
然后就是等待。
長安城中,劉徹也得到了最新的八百里加急軍情。
“分兵六路,斬首和俘虜千余匈奴人,牲畜過萬頭!
“伊稚斜不見蹤影?”
劉徹也驚訝了。
“這個伊稚斜,竟然都不敢和朕的大漢主力正面對抗了嗎?”
這可真是劉徹也沒想到的事情。
足足用了好一會,劉徹才消化了這個事實,忍不住在臉上露出了笑容。
“這么說來,如今匈奴人已經真正害怕了朕的大漢雄師,連正面決戰都不敢了!”
“原來朕的大漢,真的已經有朕想象之中的那么強了!”
劉徹放聲大笑,志得意滿。
笑完之后,劉徹又慎重地考慮起了衛青剛剛的提議。
衛青認為,伊稚斜雖然不在漠南王庭最常見的范圍內出沒,但應該也不會逃往漠北。
為何?
因為單于也是要臉的!
伊稚斜本來就是篡位出身,又剛剛損失了右賢王本部。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伊稚斜一聽到漢朝騎兵大軍前來的消息就立刻逃往漠北,那這個單于的臉面和尊嚴可是真的碎一地了。
草原上講的就是一個弱肉強食,一個軟弱至此的單于,還有什么值得被效忠的必要?
所以說,伊稚斜一定還在漠南,不會往北去。
要么在漠南王庭的東邊,要么就在西邊。
衛青的判斷是,伊稚斜大概率在東邊。
衛青主動南撤,為的是引誘伊稚斜出動主力前來追擊。
不過從眼下的局面來看,伊稚斜似乎并不想,或者說是不敢這么做。
接下來,衛青就打算派出一支精銳前往東邊進行搜索。
如果能在東邊發現匈奴軍隊的行蹤,已經獲得了足夠補給的漢軍主力騎兵便可以傾巢而出,前去尋找伊稚斜決戰。
劉徹思考了半天,批準了這個提議。
三天后,得到了劉徹批復的衛青再度召集了眾將。
“諸位,根據陛下的批復,這一次我將會派出兩萬精騎往東進行搜索!
“趙信、蘇建,你們兩人各自率領本部一萬兵馬組成這支隊伍,一起往東進發!
“若是發現了伊稚斜所率領的匈奴本部騎兵,能監視就監視,被發現了可以先行撤離,實在是撤離不了就盡量拖延時間,派人回來報信!”
六位將軍之中的翕侯趙信和平陵侯蘇建站了起來,凜然受命。
一旁,李廣表情陰郁地看著這一幕。
等眾人散去之后,李廣卻單獨留了下來。
“大將軍,為何不派老夫前往搜索匈奴人的蹤跡,難道是覺得老夫的能力不行嗎?”
李廣是真正的老資格將軍,所以他才敢對衛青說出這樣的話。
當然,這也是因為衛青本質上來說還是一個很好說話的人。
就比如說衛青身后的霍去病,在聽到李廣的這句話之后,右手已經下意識地按在了劍柄上。
這個李老頭,怎么和舅舅說話的?
霍去病目光熾熱地看著衛青。
只要衛青一聲令下,霍去病就能立刻拔劍,砍掉李廣的腦袋!
衛青并未動怒,而是非常耐心地對著李廣解釋。
“李將軍,趙信是匈奴降將,他對草原非常了解,很適合這種搜索行動!
“蘇建對大漢足夠忠誠,也能順便監督趙信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