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劉邦的疑惑,劉恒一時間腦子有些轉不過彎。
但他并未詢問,而是認真思考。
現在的劉恒當然還不是那個超級老油條漢文帝,但一個人基本的思維框架其實在成年的時候就已經定型,后面的一生都是在給這個框架填充經驗。
劉恒迅速就明白了劉邦的意思。
削藩當然是要下旨的。
但問題是,劉啟并沒有得到開國功臣集團的支持!
大漢兩大勢力,諸侯王和軍功集團。
想要對付諸侯王,就必須要得到開國功臣集團的支持,才能事半功倍。
劉恒當然也知道,晁錯已經在不余遺力的打擊開國功臣集團了。
但削藩旨意下達時,劉啟才剛剛登基三年。
三年時間,在有薄太后庇護的情況下,劉啟顯然不可能真正讓功臣集團傷筋動骨。
那么,功臣集團就一定還掌握了西漢朝廷內部相當巨大的一股勢力。
功臣集團是怎么來的?
那是陪著劉邦打天下,用命博出來的。
這意味著,功臣集團在軍隊中會有很強悍的力量和影響力。
沒有功臣集團的支持,后勤能不能充足?軍隊能不能聽話,有沒有戰斗力?
這些,都是要打上大大問號的。
而劉啟,竟然在得不到功臣集團支持下就悍然削藩。
這,簡直太蠢了!
想通了這一點,劉恒頓時啞口無言,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這個劉啟,他爹,咳,我的布置他是一點都不明白啊。”
蕭何陳平對視一眼,都搖了搖頭。
事情涉及到功臣集團,這兩位功臣集團的領袖人物自然也不方便開口說話。
但對劉啟的處理方式,那是非常不以為然。
劉邦怒氣沖沖地開口道:
“劉啟就是個蠢材!”
“他娘的,朕當年打項羽,還要集合全天下的諸侯去打。”
“他自己連臣子都團結不了,就去削藩?”
“這晁錯也是腦子壞掉了,這么點政治頭腦都沒有,還當什么御史大夫!”
“法家的人就沒有一點政治智慧的嗎?”
聽著劉邦的怒罵,劉恒也是不由有一種扶額的沖動。
劉邦瞪了一眼劉恒,怒道:
“回去教一教劉啟,讓他有點腦子!”
劉恒汗了一下,道:
“父皇,兒臣如今這個兒子劉啟,和金幕里的劉啟已經不是同一個人了。”
劉恒現在的嫡長子劉啟,是蕭何的孫女蕭氏所生。
金幕中的漢景帝劉啟,是竇太后竇漪房所生。
母親都不同,只是名字一樣,怎么可能是同一個人?
劉邦聞言,也愣了一下。
過了幾秒鐘,劉邦才哼了一聲,道:
“總之,教好這個臭小子就是了。”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在接到了圣旨之后,吳王劉濞很快打出了“誅晁錯,清君側”的旗號,率領兵馬北上。】
【隨后,楚王劉戊、趙王劉遂、膠西王劉卬、膠東王劉雄渠、濟南王劉辟光、濟北王劉志六人紛紛響應。】
【由于共有七個諸侯國造反,故而稱為“七國之亂”。】
【面對著這種情況,劉啟和晁錯并沒有慌亂。】
【正如晁錯在《削藩疏》中所言,“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這對君臣早就已經意料到了七國造反的情況。】
【事實上,謀反的力量甚至比這對君臣所預想的還要更小一些。】
御書房中,晁錯對著劉啟道:
“陛下,齊王劉將閭秘密派人送來信件,聲明對朝廷的忠誠,希望朝廷能盡快出兵支援齊國,以免齊國被其他叛亂諸侯國攻克、挾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