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人的等候中,馬車抵達,劉恒走下馬車。
在陳平、周勃兩位大佬的率領下,群臣對著劉恒下跪。
“見過大漢天子,皇帝陛下!”
劉恒正色,束手回禮。
“恒見過諸位公卿。”
周勃站了起來,想要靠近劉恒,卻被一旁的代國中尉宋昌攔下。
周勃忙道:
“宋大人,老夫有機密啟稟陛下,還請容老夫和陛下商談片刻。”
宋昌遲疑了一下,看了一眼劉恒。
劉恒微微搖頭。
宋昌正色道:
“若為公事,請太尉于眾人面前言之,皆無不可。”
“若私事,王者無私。”
周勃愣了一下,隨后從懷中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一樣事物,雙手遞上。
“此為大漢傳國玉璽,特進獻于陛下。”
看到這里,大漢世界中,劉邦再度露出欣賞表情,心中大感滿意。
“恒兒,你做得不錯!”
蕭何也是微微點頭。
周勃這個動作,和劉恒的回應,看似平平無奇,內里卻蘊含深意!
簡單地說,若是劉恒答應給周勃私人空間,那周勃單獨獻上玉璽給劉恒,這大功勞就是周勃的。
反之如視頻那般,周勃當眾獻上玉璽,那么周勃就僅僅是文武百官的代表,功勞是所有文武百官的。
這里面的差別是非常大的。
功勞如果是周勃自己的,周勃就等于有了免死金牌,直通丞相大位。
這樣的話,就在場的右丞相陳平怎么想?文武百官怎么想?
大家一起商量迎立你劉恒當皇帝,你一上來就把天大的功勞給周勃,這對在場其他人公平嗎?
劉恒作為一個在長安毫無根基的諸侯王,還沒當上皇帝就給文武百官這種壞印象,這皇帝還能好好當下去嗎?
劉恒拒絕了周勃的“私事”,以“公事”的身份接受玉璽,意味著文武百官全都是有功之臣,意味著劉恒會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個文武百官。
這就是老祖宗們常說的一個成語——見微知著!
只是這么一個舉動,這么第一次見面的小事,劉恒已經給了所有文武百官一個極好的第一印象。
接下來的事情,也就順理成章了。
【劉恒在位期間,依舊秉持著黃老學派無為而治,與民休養生息的治國思想。】
【他牢牢地把持住了皇權,并沒有被功臣集團架空成傀儡,還對許多想要挑戰帝王權威的功臣、諸侯王進行了教訓和打壓,是一個真正有名有權的皇帝。】
【西漢王朝在他的統治期間,擺脫了因為呂后執政時各種內部斗爭的混亂,政治清明,許多苛刻的法律被廢除,人口、田畝數量和糧食產量都不斷增加,國力迅速恢復。】
【對于歷史來說,劉恒不是那種特別有話題性的皇帝。】
【但對于當時的西漢百姓,或者對歷史上絕大多數時代的王朝百姓來說,劉恒這樣的明君是極為難遇的。】
【劉恒死后,謚號為孝文皇帝,廟號太宗,后人稱其為“漢文帝”。】
【漢文帝劉恒和其子漢景帝劉啟,共同開創了西漢王朝的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劉恒的皇帝生涯印證了一句話——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看到這里,漢初世界之中,劉邦終于露出了笑容。
“好,很好,非常好!”
一連用了三個好字,足見劉邦此刻心中快意。
事實上,讓劉邦最滿意的并不是什么政治清明,國力蒸蒸日上這些。
而是——劉恒牢牢地把持住了權力!
金幕中雖然并未具體提及劉恒的所作所為,但想一想也就能知道。
一個毫無根基的外來戶,被功臣集團挑選出來而不是由父皇傳位的皇帝,劉恒的底子是何等薄弱?
在這種形勢下,劉恒竟然還能牢牢把握住皇帝的權力,這背后必然是無比出色的權術手腕。
但凡權術手腕差一點點,劉恒都會淪為一個傀儡。
再差一點,大漢會直接在劉恒這一代亡國!
忠誠這種東西,永遠都是相對的。
就比如說,劉邦永遠不擔心蕭何、陳平等人不忠于自己。
因為劉邦有這個能力鎮住他們!
劉恒如果沒有這個能力鎮住陳平、周勃等人,縱然陳平周勃一時半刻會聽從劉恒的命令,但天長日久之下,這些人杰又怎么可能會忍受一個草包皇帝坐在皇位上發號施令?
再退一步說,陳平周勃等人當真念在劉邦的情分上會對劉恒效忠一輩子好了,那他們的后代,功臣集團的后起之秀呢?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沒有能力的人,就算是冠冕戴在了腦袋上,也會被其他人毫不客氣地摘下來,取而代之。
劉邦看著面前的劉恒,呵呵笑道:
“恒兒,你起來聽旨。”
這一刻,大殿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劉恒身上。
劉恒自己也預感到了什么,站了起來,聲音因為激動而有些顫抖。
“兒臣,恭聽父皇旨意。”
劉邦咳嗽一聲,正準備說些什么,突然停滯了一下。
“他娘的,那些文縐縐的詞,朕還真是整不來。”
“恒兒,從現在開始,你就是大漢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