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國既然阻止了呂頤浩的盟友朱勝非回朝,那秦檜肯定是要力挺啊。
于是秦檜接連上了三道奏章,力保胡安國。
但秦檜沒想到的是,這三道奏章卻起了反作用。
趙構看著秦檜的奏章,心中陷入嘀咕。
“早就有人彈劾秦檜在朝中結黨營私。”
“本以為胡安國和秦檜沒什么聯系,沒想到竟然也是秦檜的人?”
在趙構想來,秦檜都做到這份上了,要說胡安國不是秦檜的人,誰信?
而且秦檜這段時間借助呂頤浩去了鎮江開府的機會,在朝堂之中瘋狂提拔心腹黨羽,也引起了趙構的警惕。
一方面趕走政敵,一方面扶持黨羽。
你趙構想干嘛?
難不成是想架空朕?
趙構對這方面還是非常敏感的。
秦檜這三道奏章不但沒有挽救胡安國,反而堅定了趙構要罷免胡安國的決心。
第二天趙構就直接下旨,用胡安國不上班的理由興師問罪,直接罷免了胡安國。
這樣一來,等于是趙構在秦檜的臉上重重地扇了一巴掌。
而呂頤浩也抓住了這個機會。
此時的呂頤浩雖然已經回到了鎮江去處理軍務,但卻派人送了一份奏章過來給趙構。
一方面,呂頤浩提議讓黃龜年等心腹提拔為御史、司諫等言官。
另外一方面,呂頤浩直接在奏章中抨擊秦檜這段時間就是在結黨營私,就是想要重現大宋黨爭!
看到這里,趙構徹底坐不住了。
“秦檜想要搞黨爭?”
“好像還真是……”
黨爭對大宋而言,絕對是一個非常禁忌的話題。
從范仲淹變法開始,原本和睦的士大夫階層就產生了分裂。
到了王安石變法時,士大夫正式分裂為新黨和舊黨。
這兩黨利用皇帝、太后等主政者更迭的機會輪流上位,每一次上位必然瘋狂打壓對方那一黨。
伴隨著黨爭越來越激烈,到后來甚至變成了只要任何一黨當政,無論另外一黨的成員是不是好官,做沒做出政績,一律免官、降職甚至流放。
在這黨爭之中,最有名氣的受害者就是宋朝的大詞人蘇軾蘇東坡。
黨爭一直持續到了宋徽宗時期,才因為蔡京等人的崛起而徹底宣告落幕。
但這幾十年的黨爭中,大宋朝堂烏煙瘴氣,國家政策因為兩黨的上位而朝令夕改,內政亂成一團,下面的百姓更是無所適從。
對此,趙構自然記憶猶新,更不想在自己這個皇帝的治下重現這種情況。
但這些其實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秦檜在和談之事上寸功未立!
秦檜自從歸宋之后,一直口口聲聲說什么能搞定和談。
結果一路從禮部尚書、參知政事到現在的右相,官職都已經位極人臣了,但和談呢?
連個水花都沒有。
秦檜總說什么和完顏撻懶那邊有關系,完顏撻懶會幫助趙構在金國朝堂上說話。
但實際情況是,過了這么長時間,金國朝廷沒反應就算了,完顏撻懶也壓根沒有只言片語過來。
這讓趙構懷疑,秦檜其實壓根就和完顏撻懶這個金國重臣沒有關系,只不過是用完顏撻懶來當虎皮扯大旗,蒙騙趙構好給秦檜升官罷了。
這趙構是真不能忍。
讓你上來搞和談你不搞,反而只知道在朝中結黨營私搬弄權術,玩起朕最不希望看到的黨爭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