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痛恨。
漢人自不必說,只要是個漢人就沒有人喜歡趙構。
蒙古大臣也同樣如此。
草原上的雄鷹,佩服的是真正強悍的男子漢。
趙構?
甚至還不如太監呢。
太監起碼是沒了那東西,不算真正的男人了。
趙構明明有那東西,卻……
哦,也不對。
趙構那東西也沒用啊。
這么一想,許多蒙古大臣忍不住笑出了聲。
趙構,一個沒用的皇帝,還是沒用的男人!
只能說,這家伙的確是失敗到一定境界了。
劉秉忠接上了忽必烈的話語。
“其實金國真的不強,主要還是遼國和宋國爛透了。”
忽必烈哈哈地笑了起來。
“也對!
女真崛起的時候,遼國和宋國之間已經維持了上百年的和平。
這其實是一種比較奇怪的現象。
由于燕云十六州的存在,遼國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異族國家,而是一個半漢化的國家。
在地圖上燕云十六州其實都占不到遼國一成的領土面積,但卻是遼國最重要的一塊領土。
這里產出了大量遼國維持統治急需的官吏、糧食,同時還能保證遼國在地理上對宋國的優勢。
在這種情況下,遼國竟然能長久忍耐,不南下對大宋發動統一戰爭,也是很奇怪的。
事實上遼宋之間這種長久和平,就連真正的異族都做不到。
無論匈奴、鮮卑、柔然、突厥還是后世的瓦剌韃靼,哪個不是一有機會就拼命南下?
忽必烈感慨道:
“遼國和宋國,還真是歷史上一對奇葩的南北朝啊!
至于金國,忽必烈倒是沒什么想法。
大蒙古鐵蹄下的弱雞罷了。
忽必烈當年還不是皇帝的時候,就是受大蒙古國皇帝蒙哥汗的委托,統治和攻略原本的金國地區。
歷朝歷代皇帝中,殺金國人最多的就是忽必烈,沒有之一。
忽必烈感慨完畢之后,看向了一旁的大元皇太孫鐵穆耳,正色道:
“鐵穆耳,你要好好看一看!
鐵穆耳是忽必烈長子真金的第三個兒子。
他的父親,曾經的大元帝國太子真金和朱標一樣,都是死在了父皇之前。
雖然是第三個兒子,但由于鐵穆耳兩個哥哥甘麻剌和答剌麻八剌都已經去世,所以鐵穆耳就是正兒八經的嫡長孫。
他的繼承并不是蒙古帝國那種“大忽里勒臺”的選舉制度,而是大元帝國按照華夏“嫡長子繼承制”選出來的皇太孫。
在看完朱允炆篇盤點視頻之后,大元內部就有不少人覺得鐵穆耳這個皇太孫怎么看怎么像朱允炆,這出身和經歷幾乎完全相同。
當然這種話是不可能有人當著忽必烈的面說出來的,純純找死。
鐵穆耳雖然是個蒙古人,但他舉手投足間卻顯得頗為儒雅,有一種儒家文士的風范。
這并不是那種牽強附會附庸風雅的感覺,而是從骨子里散發出來的儒雅。
因為他從小接受的就是當世最為正統的儒家教育。
鐵穆耳聞言,微笑道:
“皇祖放心吧,孫兒雖然自視為華夏文明的一員,但從來也沒有忘記過自己身上流淌的是草原雄鷹的血脈!
“孫兒確實也不喜歡戰爭,可若是誰敢進犯大元……”
“華夏之劍,草原之鷹,亦可殺人如麻!”
忽必烈放聲大笑。
“好,這才是朕的乖孫兒!”
就在此時,御史大夫玉昔帖木兒走了進來,滿臉笑容地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