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經略大人放心吧,下官也是久經沙場多年,理會得的!”
隨后,楊鎬又一一叮囑其他三路主將馬林、李如柏、劉綎。
明軍原本是約定二月二十一日出擊,但由于十九日突然天降大雪,故而不得不臨時將日期改成了四天之后的二月二十五日。
這一天到來,四路明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這一幕,落在了位于不同地方的后金人斥候之中。
此時的東北地區,森林覆蓋率超過了95%!
在這樣的情況下,后金人分散行動的斥候借助森林的掩護,可以說是來去無影。
而且森林中到處都是食物,傻狍子更是俯拾皆是。
除非運氣特別差直接撞到明軍的槍口上,否則后金斥候壓根就死不了。
反過來,情況就不一樣了。
大明不是沒有遼東本地的斥候。
但這些斥候早就被過去那么多年朝廷各種克扣待遇,被女真人的威猛,被上司的腐敗等等各種因素弄得離心離德。
這也就導致,明明擁有同樣的條件,后金人可以探知明軍四路大軍的所有動向,但明軍對后金主力的動向卻是兩眼一抹黑,啥也不知道。
一只海東青從天而降,落在了赫圖阿拉后金“皇宮”的上方。
很快一只手伸了過來,解下了海東青腳上綁著的一個小紙條,并送到了皇宮里努爾哈赤的面前。
努爾哈赤看完之后,臉上露出笑意。
“好了,明軍四路兵馬的所有情報,咱們現在都清楚了!
“你們說,接下來應該怎么辦?”
由于“國情”不同,努爾哈赤建立的后金,商議國家大事制度時是明顯區別于大明的。
后金的國家制度,說白了就是“軍事貴族共和制”。
最高級的軍事貴族,便是八旗的旗主們。
即便貴為后金大汗,努爾哈赤也必須要遵循八旗旗主們共同的決定。
這個八旗旗主會議后來改了一個名稱,叫做“議政王大臣會議”。
當然了,后金畢竟是努爾哈赤建立的,所以努哈爾赤對八旗的控制是非常強的。
地位僅次于努爾哈赤的四大貝勒中,代善、莽古爾泰還有皇太極都是努爾哈赤的兒子,另外一個大貝勒阿敏是努爾哈赤親弟弟努爾哈齊的兒子。
八旗之中,努爾哈赤親領正黃旗、鑲黃旗。
代善領正紅旗,鑲紅旗。
皇太極領正白旗。
杜度(褚英長子,努爾哈赤長孫)領鑲白旗。
莽古爾泰領正藍旗。
阿敏領鑲藍旗。
八旗旗主,不是努爾哈赤的兒子就是長孫,只有一個外人還是親侄子。
這八旗旗主可不是空架子,那是正兒八經領兵打仗的。
這就確保了將來后金的皇位肯定能在努爾哈赤的后代中保留。
聽完努爾哈赤詢問之后,四大貝勒之中資歷最老,三十三歲的代善沉聲道:
“皇阿瑪只管下令,俺們干就完了!”
努爾哈赤聞言,微微皺眉。
努爾哈赤心中當然有主意,他這么問其實是打算考較一下兒子、孫子們,看看從中選誰來當繼承人。
后金已經成立四年,但眼下還沒有太子!
代善這種等于沒有回答的回答,對努爾哈赤來說顯然是很不滿意的。
便在此時,四大貝勒之中的另外一個,二十四歲的皇太極開口了。
“皇阿瑪,兒臣的意思是,十二萬明軍在數量還是要比咱們多四萬的,咱們應該趁他們分兵四路的機會,各個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