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看出劉莊想法,緩緩搖頭。
“朕從來不做那種事情,但耿弇說的也確實沒錯。”
似乎是感覺劉莊心緒不寧,劉秀主動換了一個話題。
“但這些倭寇還是該死,你知道為什么嗎?”
劉莊愣愣搖頭。
劉秀淡淡道:
“因為他們是入侵者。”
一句話,點明主題。
國家的內(nèi)亂,和被外敵入侵,完全是兩碼事。
內(nèi)亂,最多就是新王朝建立。
華夏,還是那個華夏。
但外敵如果成功,就是亡國滅種!
劉莊忍不住道:
“難道這些投降倭國的朝鮮人就想不到這一點嗎?”
劉秀笑了。
“當然也有人想到了,郭趯和李舜臣難道不是嗎?”
“但你要明白,小國和大國不一樣。”
“你不能要求小小的朝鮮,也和華夏一樣,憑借著自己的力量去驅逐外敵。”
“既然沒這個能力,那么他們順從也就可以理解。”
劉莊想來想去,理解不了。
怎么會順從這種肆意殺戮的敵人呢?
但劉莊還是想清楚一件事情。
那就是,一定要讓自己治下的大漢變得更強!
只有這樣,才能讓大漢不承受朝鮮這樣的恥辱。
朝鮮,實在是太慘了。
大唐世界中,李淵的表情很微妙。
“呵呵,當年大唐要是慢一點,恐怕也要和朝鮮一個下場了。”
李淵說的外敵,當然不是倭國。
是突厥!
突厥,這個當年北周拉起來對付北齊盟友柔然的部族。
趁著大隋滅亡,直接成為北方霸主。
當時隋末北方諸侯,哪個都得和突厥搞好關系。
羅藝,梁師都,劉武周。
李淵也不例外!
送了一大堆禮物,得到三千突厥騎兵相助。
最終順利攻克長安。
即便如此,當時的大唐都還是得好聲好氣和突厥說話。
后來是李世民出其不意,一戰(zhàn)平定竇建德和王世充,隨后勸降羅藝,才一舉改變。
突厥人愕然發(fā)現(xiàn),之前還是自己小弟的李淵,一下子,幾年就統(tǒng)一天下了。
頡利可汗就和不聽話的西突厥打了兩仗的功夫,南邊中原的小弟除了梁師都,全沒了。
故而渭水之盟時,頡利可汗還很生氣地質問李世民。
你爹都是我小弟,你狂什么?
李世民也很淡定的回答。
此一時彼一時!
頡利可汗一聽氣壞了。
但看了一眼李世民身后威武雄壯的唐軍,再想想李世民百戰(zhàn)百勝的威名。
算了,打道回府。
如果,大唐再晚兩年統(tǒng)一。
頡利可汗搞定了西突厥的叛亂,就會南下吞并劉武周和梁師都,步步蠶食中原。
到那時,新生的大唐能否打贏突厥?
就是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這就是李淵感慨的原因。
就差一點,沒有統(tǒng)一的大唐或許就和金幕里的朝鮮一樣了。
李世民聞言,笑了笑。
“父皇放心,有兒臣在!”
簡單一句話,信心滿滿。
李淵聞言,也安心了。
對啊,朕有世民在,怕啥?
這一刻,李淵發(fā)自內(nèi)心地覺得,立李世民真的是太對了!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非常淡定。
“倭人雖然弱小,但是在面對更弱小之人,卻更加瘋狂。”
“難怪金幕作者在明里暗里,會如此鄙夷這個種族。”
朱棣一聲冷笑。
“這些倭人,也就只有這點本事了。”
“不過說了也怪啊父皇,咱們大明征服的倭人,非常的聽話。”
藍玉聞言,也是連連點頭。
無論是打韃靼還是女真的時候,都會有人戰(zhàn)敗之后投降大明。
這種失敗后的投降,也算是司空見慣。